李玖菊 劉華清
A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發(fā)現(xiàn)有一些人,他們沒有任何心理學的知識,更沒有什么專業(yè)方面的訓練,但他們有著吸引人的魅力,樂于傾聽,能設身處地替他人考慮,替他人著想,能提出中肯而妥帖的建議與意見,故他們有著眾多的傾訴者,愿意向他們傾訴自己情感生活中的苦惱、人際關系中的矛盾與糾紛等難言之隱。這些人可以被稱為“天生的心理咨詢師”,在經(jīng)過精心雕琢與反復鍛造后,有可能成為這一行業(yè)中的佼佼者。
但是,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心理咨詢師,不能只專注于專業(yè)成長,其人格的完善也不可忽略。甚至可以說,人格成長是心理咨詢師助人自助的必要前提。那么,心理咨詢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性格和人格特質(zhì)呢?
事實上,如果不談技術訓練,僅從咨詢師的性格特點來看,以下三方面最重要:真誠、開放與愛。如果一位咨詢師具備了這三個比較重要的人格要素,那所謂的傾聽、共情以及積極關注等基本的心理咨詢技術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件自然流露的事情。
1真誠。就是咨詢師要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對待來訪者、對待咨訪關系,不虛偽、不矯揉造作,不虛構自己高大全的形象并沉迷其中。我們要敢于承認自己的弱點,敢于承認自己能力的局限,對來訪者我們不隱瞞、不欺騙。
記得曾經(jīng)遇到一位來訪者,每周一次的咨詢,當時她走進咨詢室的時候,有助理送來上一個來訪者的案歷,恰在這時,我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杯子弄倒了,杯子里的水流到電腦旁邊的發(fā)電機上,我只顧得拿紙巾擦水,沒有顧及到來訪者的感受。她突然歇斯底里地大喊:“這是我的時間,你能更關注我一下嗎?請不要在我的時間里做其他的事情!”然后把椅子狠狠地推倒在地,又把一個玻璃杯子摔在地上,之后又開始捶打自己的頭。我當時被她的舉動嚇到了,擔心她會拿玻璃瓶的碎渣子傷害自己,就趕緊把碎玻璃收拾了起來。
等來訪者稍微平靜下來,我才輕輕地把椅子扶起來,邀請她坐下。這時來訪者問我:我是不是嚇到你啦?一位真誠的咨詢師,會把自己真實的感受告訴來訪者,表達出自己的害怕和擔心,但同時傳遞出“雖然我害怕,但依然愿意幫助你”的信息。如果這個時候咨詢師不能夠面對自己的情感,往往會回避自己的恐懼情緒,然后告訴來訪者“沒有呀,好多來訪者都這樣,我沒事,我理解你”,等等,其實來訪者是最敏感的,她能夠感覺到咨詢師是不是真誠的,有沒有在撒謊。
2開放。對待錯誤要保持開放的價值判斷,不要輕易下結論,不用自己的世界觀去框定一切。同時咨詢師自己是低防御的,我們內(nèi)心是純凈的,我們可以接納來訪者投射給我們的情感。對于這種情感我們清晰地覺察到,并運用到咨詢中。這部分是咨訪關系比較重要的一部分,是需要咨詢師做個人體驗和長期的案例督導的。
我有一個來訪者,他喜歡偷拿女人的內(nèi)衣穿在自己身上自慰,夏天的深夜總是赤裸著身子走在小巷子里。在與他的治療里,總是能感覺到他的扭捏和低級的性變化。我當時在治療室里的感覺是深深的惡心和嫌棄,每次治療結束的時候還需要調(diào)整一下自己的胃腸道反應。
在案例督導的時候,我才明白,是治療師本身對低級性欲的防御,從而導致其不能很好地理解來訪者的情感需求,治療師把來訪者扭捏的踢踢垃圾桶理解為性的暗示,從而產(chǎn)生一系列的惡心反應。其實在后來的治療里來訪者表示,只是想通過踢踢垃圾桶來調(diào)皮一下,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人允許他調(diào)皮過。如果治療師當時意識到自己的防御,就會持一個開放的態(tài)度,可能就會給來訪者一個調(diào)皮的機會。所幸的是,治療師在后期的督導里意識到這個問題,接下來就是等待著下次這樣的機會出現(xiàn),從而給來訪者一個修通的機會。
3愛。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是傾聽和共情的前提,是設身處地的理解和關懷。愛是放下自己,真正地關注對方的需求,理解對方的內(nèi)心情感。
拿父母愛孩子舉個例子,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是蹲下來聽聽孩子的想法,是孩子自己做事哪怕做不好的時候,依然會對孩子表達欣賞,欣賞孩子能主動做事的精神;是父母不管多忙,都能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陪伴孩子,聽聽他的內(nèi)心需求……
換言之,真正的愛就是無條件的尊重和接納,而具體到心理咨詢上,就是我們要真正地傾聽來訪者的心理,理解他/她的情感需求。
其實,說到底,成為優(yōu)秀心理咨詢師的原則,和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的原則是一致的。
b總是有人會問,心理咨詢師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自己有困惑的人也能當咨詢師嗎?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惑,這不是問題。自身的困惑有時候會是一個很有用的資源,尤其是那些曾讓你深陷其中,但你最終走出來的困惑。當你遇到有相似困惑的來訪者時,這段經(jīng)歷會提示你,來訪者卡在了哪里,而路又在何方。它讓你能夠真正理解來訪者,并提供切實的幫助。但自身的困惑有時候也會是一個問題,當你深陷在自身的困惑中難以自拔的時候,它可能影響你對來訪者問題的判斷,影響你給他提供幫助。舉個例子,一個因為丈夫出軌而深受傷害的女咨詢師,就可能因為無法釋懷而影響對來訪者戀愛或情感問題的判斷。她沒選擇原諒,就很難理解原諒和和解意味著什么,雖然這可能對來訪者更有幫助。
咨詢師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也有難解的困惑,這是他的軟肋。但這并不是說,有這樣軟肋的人就不能當咨詢師。重要的,是我們對自己的困惑、對困惑可能對咨詢的影響,保持一份清醒的覺知。
c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咨詢師,不僅要具備上面提到的那些“軟實力”,也要接受該專業(yè)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的培訓,并接受系統(tǒng)的咨詢、治療或分析的訓練。所謂專業(yè)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一方面包括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本身的理論與技術,要選擇一個流派的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另一方面還應包括精神病學的理論與診斷技術。
最重要的是要接受系統(tǒng)的專業(yè)案例督導,它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案例督導的過程中,能夠更清醒地用“第三只眼”觀察治療,覺察治療中存在的問題,更深入地理解來訪者。
談到個人體驗,如果要成為一名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詢師需要接受較長時間的心理分析,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頻率持續(xù)兩到三年的體驗,咨詢師要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理解移情與阻抗的意義與作用,還要將自己的體驗與理論講述加以對照,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咨詢師至少需要十年的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