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平
摘 要:中職教育是中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優(yōu)化中職音樂教學模式,將流行音樂與傳統(tǒng)音樂相融合,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學生排斥傳統(tǒng)音樂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流行音樂融入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職音樂教學;流行音樂;融合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音樂在我國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F在我國的音樂主要以流行音樂、民族音樂和古典音樂為主。流行音樂以其通俗易懂的特點廣受人們喜愛,特別是年輕人。流行音樂歌詞通俗易懂,曲調豐富,能夠真實地反映人們的失落、喜悅等各種情緒,受人矚目。因此,在中職教育中,可以擯棄只教授傳統(tǒng)音樂的方法,將流行音樂融入現代音樂教學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傳統(tǒng)音樂的教學現狀
現在,中職音樂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使得教學質量低下,學生對音樂課沒有興趣。
1.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
通常,中職教育中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填鴨式”的教育。教師一味地灌輸知識給學生,忽略了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另外,當代學生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的基礎比較薄弱,對教師的授課內容并不能完全理解,很難保持學習興趣。再加上古典音樂難度較大,使得一部分學生對學習音樂產生了恐懼心理。
2.教學內容形式化
中職教育的另一個方面就是教學內容過于形式化。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大部分內容節(jié)選自課本,使得教學流于形式,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中職音樂教育選擇的內容,側重于理論,很多都是枯燥乏味的內容,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教師選擇教學內容時,偏重于古典音樂,學生對古典音樂認識不多,古今生活背景相差甚遠,更加深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所以,現今中職的音樂教育幾乎就是一個空架子,只有形式,沒有內容。
二、中職音樂教學與流行音樂相融合的意義
接受中職教育的大多都是90后,這些孩子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對很多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流行音樂正好契合了他們青春洋溢,對事物充滿好奇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大多數90后學生都對流行音樂充滿了了解的欲望。將中職音樂教育與流行音樂相結合,在課堂上,學生可以接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無疑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中職音樂教學與流行音樂相融合的思路
音樂教師是音樂知識的傳播者,同時也是音樂知識的監(jiān)督者。因此,教師在音樂知識的傳播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音樂教師要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yǎng),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
1.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
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摒棄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可以與學生積極地就流行音樂話題進行討論。流行音樂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經有了比較深厚的積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調整自己對流行音樂的看法,做到與時俱進,提高學生音樂欣賞水平,拓寬音樂欣賞種類。
2.慎選教材,將流行音樂注入教學內容之中
相對于古典音樂,學生對流行音樂更為熟悉,將流行音樂巧妙地融入教學內容當中,這樣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效率。相反,如果教師不加甄別地隨意選取教材,不但糟蹋了流行音樂,還容易讓學生產生誤解;不僅影響了正常的教學,還誤導了學生。所以選材要慎重,并且對待教學內容與流行音樂的融合要謹慎。只有這樣才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促進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3.深入發(fā)掘流行音樂的內涵,不要讓教學流于形式
學生喜歡流行音樂可能只是因為其通俗易懂或是語調輕快。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喜歡也可能僅僅限于會哼唱,并不能就其內涵進行深入的研究。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入地研究和學習流行音樂的原理和精華,把流行音樂朗朗上口的旋律、直白平易的歌詞等特點引入傳統(tǒng)音樂的教學中來,探索傳統(tǒng)音樂的學習與傳播的新路子。
四、總結
流行音樂的出現及其長久以來的發(fā)展、成就說明了時代的進步和人們思想的變化,逆流而行,不如順應時代的潮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導學生辯證地學習有關流行音樂的知識。教師同時要不忘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選擇適合當代學生的傳統(tǒng)音樂作品來弘揚和發(fā)展我國的古典音樂。教師要試圖將流行音樂融入教學之中,在傳統(tǒng)音樂藝術與流行音樂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為現代化的音樂教學尋求一個切入點。
參考文獻:
張曉航.探析中職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J].音樂大觀,2013(23):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