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鳥兒死去了
花園里 一只學(xué)飛的小鳥
在低矮的空中 跌跌撞撞
我很容易地 捉住了它
就為了給寶貝兒子 看一眼
鳥兒只有兒子的小手大
兒子驚喜地捧著它 那眼神
像我疼愛他的目光
回家 讓它在房間里飛翔
兒子央求我 要把它養(yǎng)大
可鳥兒不聽話
在有水有食的溫暖里掙扎
向有光明無前途的窗戶上沖撞
然后跌落 顫抖 死亡
兒子驚懼 不解 大哭
淚珠閃閃亮
落在小小的鳥兒身上
我也哭了 淚水
落在小小的兒子身上
靈肉之戰(zhàn)
聽說進入夢鄉(xiāng)還需要一些技巧,
才驀然發(fā)現(xiàn),
很多時候、很多人,
連睡眠的本能,也喪失了。
于是懷念意識不健全的幼年——
那時的身體是自由的,
意識也是自由的,
那時的世界,
無論清醒與入眠,都是天堂。
從什么時候起,
肉體和靈魂發(fā)生了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
肉體,不愿意再做靈魂的工具,
它想要徹底休息;
越來越不安分的靈魂也想,
擺脫這日漸笨重而丑陋的肉體。
夜深、深夜,
濃黑的空間是欲望的沼澤。
拉扯、撕裂,
一個,要向泥土更深處沉淪,
一個,欲突破逃離粘稠的幻想。
愉悅,痛苦,或者開悟。
直到月亮被熬得蒼白消失,
直到太陽被氣得憤怒通紅。
所有的不可能忍氣吞聲地隱匿,
所有的可能理直氣壯地開始。
世界恢復(fù)光芒萬丈,恍若天堂。
夏夜的傳說
地球內(nèi)核般的燥熱
太陽風(fēng)呼嘯著滾燙的不安
在這刺眼的白熱化的仲夏
我渴望極夜般持續(xù)的黑暗
黑暗里是兒時的村莊
茅屋上掛著永不沉沒的月亮
清輝下的麥田
蕩漾著墨綠色的海浪
那時候我以為
世界永遠會這樣
幸福就是 剝開一顆水果糖
而月光下的捉迷藏 也從不會結(jié)束
童年 是沉睡在黑暗混沌里的盤古
實際上他何曾歡喜
亙古的酣睡被滾滾而來的陽光終結(jié)
將那還未完成育兒任務(wù)的子宮 曝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