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光輝
【摘要】閱讀自始至終貫穿在語文學習中。眾所周知,閱讀給學生奠定了寫作的基礎。
任何一堂語文課,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都離不開閱讀。閱讀自始至終貫穿在語文學習中。眾所周知,閱讀給學生奠定了寫作的基礎。點燃了創(chuàng)作的火花,閱讀教會學生怎樣與人溝通交流,閱讀教會了學生如何說話,做人、做事。閱讀開拓了學生的眼界。閱讀讓我們的人生變得豐富多彩。由此可見,閱讀好像是學生學習、成長道路上的一個不滅的火炬,他照亮了學生通往知識殿堂的路,引領學生勇往直前,去探尋知識的寶藏。
所以語文教學不得不關注學生的閱讀。
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閱讀呢?
首先,教師要做 的事,是使學生對閱讀感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自覺的去讀書,去領略書中的風景。既然興趣這么重要,那么老師怎樣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呢?
我是這么做的,先給學生講一些古今中外名人、偉人從小刻苦讀書,立志成才的故事。如《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等古人用功讀書的故事;現(xiàn)代的:如《少年周恩來》的故事、《文天祥少年正氣》等。
通過學習偉人、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激勵他們,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堅定他們讀書的信念。
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是閱讀方法的指導,首先,對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指示不同的閱讀方法。
例如:先給出一則閱讀材料、要求讀懂的問題。 情誼
昨夜,一場無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燒成灰燼。早晨媽媽催我去上學。書沒了,書包也沒了······叫我怎么去上學呢?我?guī)е瘋推?,慢慢的朝學校走去。
教室里,同學們都在讀書,我低著頭走進教室。不只是誰小聲說了句:“玲玲來了。”同學們不約而同的放下課本,抬起頭用同情的目光看著我,大家雖然都沒有說話,但看得出大家都想說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靜,好像沒有人一樣。
這時,中隊長方萍手拿一個大紙包走過來,對我說:“別難過!這些都是同學們送給你的學習用品。我送你一條紅領巾和一塊中隊委員的標志,來,我給你戴上?!?/p>
“玲玲,這是我爸爸給我買的精致的彩色筆,我把它送給你。”
“玲玲,這個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給我的生日禮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玲玲······”
看著桌上的學習和生活用品,聽著一句句感人的話語,我真想大哭一場。我用力咬著嘴唇,極力控制自己??墒牵恢獮槭裁?,眼淚還是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一、本文是按怎樣的順序?qū)懙模?/p>
二、把文章分成兩層,并寫出第二層的層意。
三、“我”為什么流淚?
于是學生帶著這三個問題,開始自讀材料,讓學生對材料內(nèi)容有一個整體感知,在閱讀的基礎上,學生開始有自己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看法,就想用自己的話來,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時小組討論、分析、評論,經(jīng)過激烈討論后,意見達成一致。閱讀問題自然而然就得到解決。最后,推出代表上臺給大家講解閱讀問題答案。教師給予肯定與否定的糾正。
實踐證明這是一種指導閱讀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