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經(jīng)久不衰,備受青睞。唐代在中國歷史上是經(jīng)濟、藝術(shù)等發(fā)展的全盛時期,此時期書法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楷書。褚遂良作為唐之廣大教化,對初唐楷法的構(gòu)建起了關(guān)鍵性作用,因此取褚遂良在初唐楷書地位的變化做研究對象,探究初唐時代書風及書法發(fā)展的脈絡(luò)。
關(guān)鍵詞:褚遂良;楷書;時代書風;褚體
作者簡介:張金玲,女,漢族,1989年8月出生,山東青島人,為曲阜師范大學美術(shù)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書法理論與創(chuàng)作研究。
[中圖分類號]:J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1--01
一、褚遂良所在的初唐時期的時代書風
所謂時代書風,是指不同書家受到他們所處的某一時期的社會各項因素的共同作用,使這一歷史時期內(nèi)書家的書法風格或多或少的打上時代的烙印。從古至今,便有很多與之相契合的理論,如元代趙孟頫曾說過“結(jié)字因時相傳”;中國現(xiàn)代美學大師宗白華也曾說過:“書法自殷代以來,風格的變遷很顯著,可以代替建筑等在西方美術(shù)中史的地位,憑借他來窺探各時代藝術(shù)風格的特征?!鄙鲜龆甲C明了書法具有時代風格差異化的表現(xiàn)。
褚遂良,字登善, 出生于杭州錢塘。青年時期的褚遂良生長在初唐,這一時期,碑刻興盛、南北書風融合、新的科舉制度出現(xiàn)。初唐太宗崇尚王羲之書法,上行下效,晉人書法被廣泛推崇,歐、虞成為書壇領(lǐng)軍者。歐陽詢用筆方厚,內(nèi)收外放,受北方書風影響明顯。而虞世南師從二王一派,形成遒麗矯健,結(jié)體開合有致,端雅靈動的書風。他們的書風特色在他們的作品《九成宮醴泉銘》和《孔子廟堂碑》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褚遂良的父親褚亮和當時的書名顯赫的歐陽詢和虞世南同朝為官,頗具交情,由此可推斷褚遂良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受到名家的書風影響。
褚遂良楷書風格在武德、貞觀期間形成,在永徽年間(初唐的中前期)達到成熟。唐初書法集魏晉南北朝書風之大成,不斷發(fā)展變化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面貌,成為古今書法風格衍變的分水嶺。褚遂良是繼歐陽詢、虞世南之后的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guān)鍵性人物,他的楷書風格的影響從貞觀十六年所書的《孟法師碑》前后已經(jīng)產(chǎn)生,并成為一代書風的引領(lǐng)者及初唐碑刻中的鮮明標志。
二、初唐中前期碑刻風格向褚體的階段性過渡
2.1褚遂良異軍突起,形成歐、虞、褚三足鼎立的局面
唐太宗貞觀十六年前,被書法史學者公認的經(jīng)典作品大都是歐陽詢和虞世南的作品,如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等頗負盛名。與此同時,新興楷書大師褚遂良的《伊闕佛龕碑》及《孟法師碑》也名聲大噪,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根據(jù)對《隋唐五代墓志匯編》等文獻資料的查閱以及對字體風格分析的對比,發(fā)現(xiàn)從唐初高祖武德元年至太宗貞觀十六年的二十五年間,共計有一百四十七方墓志,其中有隸書和隸楷書作品二十三件,楷書作品一百二十二件。而在這一百多件楷書作品中,有八十一件、大約三分之二的魏碑風格作品,有十八件歐體作品,其余二十三件為處于魏碑和歐體風格過渡階段。由此,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盡管唐太宗崇尚王羲之書法,并敕歐陽詢和虞世南二人在弘文館教示楷法,但這些并未從根本上撼動當時的書法風尚,這期間,宮廷及民間碑刻都延續(xù)六朝古風,并逐步向歐體新書風轉(zhuǎn)變。其中也不乏向褚體新書風轉(zhuǎn)變的作品,如與褚體寬博瘦硬風格類似的《李繼叔墓志》等。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伊闕佛龕碑》同年的七方具有過渡風格的墓志中,有五方趨向褚體風格,說明褚遂良楷書風格與時代書風是一致的。同時,因其融匯歐、虞走在了時代風尚的前端。
2.2歐、虞相繼謝世,褚遂良獨領(lǐng)風騷
自從歐、虞相繼離世,在其《孟法師碑》至永徽三年《房玄齡碑》十年期間,楷書作品僅有兩個碑刻為虞世南風格,其余都是介乎歐、褚之間,由此可以看出,初唐貞觀晚期書壇,褚遂良幾乎已經(jīng)獨領(lǐng)風騷,成為影響本時代的成熟大家。
此時期共有唐代墓志一百九十二方,其中魏碑風格的有三十九件,歐體和褚體分別有十一和二十四件,由此可以明顯看出歐體在此時逐漸處于下風,這也說明此時期的墓志逐漸由魏碑及歐體的過渡轉(zhuǎn)變?yōu)橄蝰殷w的過渡,褚體書風在此時蔚然成風,勢不可擋。
2.3褚遂良楷書風格風靡天下
永徽四年,《雁塔圣教序》的刻立,標志著褚遂良楷書新法的完成,也是初唐新楷法的里程碑,褚體在這一時期風靡天下。僅以永徽四年及之后兩年為例,這三年期間,共有墓志一百一十二方,都是楷書。其中魏碑風格僅有九件,而褚體風格的有二十二件;處于過渡書風的八十一方墓志中有八十方與褚體風格類似。從此之后,褚體風格風靡天下,成就新一代的時代書風。
三、初唐后期褚遂良楷書風格的流行
從高宗到玄宗經(jīng)歷了五朝,這期間唐代尚法書風已經(jīng)成型,書法的法度意識加強,開啟了多姿多彩的新篇章。顏真卿在此時尚未產(chǎn)生明顯的影響,其他著名書家如于立政、王行滿等人幾乎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褚遂良楷書的影響,薛稷的楷書,更是被稱為褚遂良楷書風格的再現(xiàn)。
四、結(jié)論
褚遂良書法最大的特色是變化,其之前與之后的書家也在力求變化。正是因為褚遂良的出現(xiàn),才使得初唐在楷書發(fā)展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楷書也完成了它發(fā)展成熟的歷史使命。從其不同的作品,我們看到了褚遂良的不同時期的面貌和風格,也看到了其風格在不同時代的影響,他是當之無愧的唐之廣大教化主。
參考文獻:
[1]熊壽昌,簡論褚遂良的楷書在唐代書法中的過渡作用[J].鄂州大學學報,2001
[2]陳長安 編,隋唐五代墓志匯編[J].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