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孝英 趙青
2016年3月,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心血管外科護士長趙孝英獲得了一項新榮譽:“重慶好護士”。
在全市,獲此榮譽者僅19人。
“如何成為一個好護士?”消息傳出后,有人問。
趙孝英想了想,笑而不答。
這時,有好事的同事插話道:“要成為像趙孝英一樣的好護士,你至少需要四種品質(zhì)?!?/p>
耐心
——“作為一名醫(yī)護人員,面對患者必須始終保持耐心和微笑?!?/p>
2016年3月的一天晚上,墻上的時鐘指向10點,趙孝英正準備休息。
電話鈴響了。
趙孝英拿起電話。
“護士長,有病人家屬為難我,怎么辦?”心外科護士菁菁哽咽的聲音傳來。
“別慌,我就到。”趙孝英掛上電話,立即出了門。
十分鐘后,她來到了心外科病房。
剛到門外,她就聽到一陣嚷嚷聲。
“你們不是解放軍醫(yī)院嗎?軍醫(yī)就這么為老百姓服務……”病房里,病人家屬何雷芳正在大聲地斥責菁菁。
當天下午,何雷芳80歲的老父親因心臟不適住進醫(yī)院。
護士把老人安排進了一間大病房。
因為病房里還有4名患者,加之老人平時睡眠淺,何雷芳擔心休息不好,于是找到值夜班的菁菁,要求換到隔壁小病房里的一張空床位。
因為那是一間女性病房,菁菁婉言拒絕了。
這下不得了,何雷芳不依不饒,扭住菁菁和住院總醫(yī)生劉強“理論”。
見這陣勢,趙孝英也不怯場,微笑著迎上前去。
“病人家屬您好!我是心外科護士長,抱歉來晚了。有什么事情,我們可以慢慢聊?!彼f。
“慢慢聊?說了這么久,你們給我換床位了嗎?我爸80歲了,住女性病房能有什么不合適的?”何雷芳氣沖沖地說。
“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早了,咱們不要影響其他患者休息。來,到我辦公室說嘛?!壁w孝英笑著,抬抬手。
“去就去?!闭f著,何雷芳跟趙孝英來到了護士長室。
一進門,趙孝英就伸手倒了一杯水,遞到何雷芳面前。
隨后,這位護士長張口說了三句話,就平息了何雷芳的怒氣。
第一句是“就算老人家覺得住女性病房沒什么,其他女病人卻不一定會這樣想。我總得一碗水端平吧,不能偏心于任何一個患者”。
第二句是“等以后有空床了,我盡量幫你調(diào)整”。
第三句是“有孝心,誰都尊重,都能理解,但是也請理解其他人”。
三句話句句在理,字字入心,何雷芳表示理解。
這場風波平息后,菁菁拉住趙孝英:“護士長,我們勸了兩三個小時都說不通,你怎么這么厲害,這么快就解決了?”
“這就是我平時跟你們說的患者立場,別忘了!”趙孝英笑道。
細心
——“我們不僅要幫助患者解決困難,也應該學會感知和發(fā)現(xiàn)他們的困難?!?/p>
2016年3月初,大坪醫(yī)院心外科。
一天早晨,趙孝英領著一群護士查房。
“喲,護士長,你又來了——今天逮著不聽話的病人沒?”患者王芮笑著和她開玩笑。
“今天大家都很乖。”她打趣地回應著。
這個月17日,趙孝英再次來到王芮的病房。
這次,王芮卻沒有笑容。
“身體有什么不舒服嗎?”趙孝英問。
王芮一言不發(fā),搖了搖頭。
走出病房,趙孝英滿心不解。
“王芮的心瓣膜手術(shù)很成功,當前各項指標也很正常?!壁w孝英隱約有些擔憂,“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難?”
當天,查房結(jié)束后,趙孝英再次來到王芮的病床旁。
“你遇到什么困難了嗎?如果愿意,可以跟我說?!彼f。
王芮繼續(xù)沉默。
趙孝英沒有繼續(xù)追問。
隨后每隔一個小時,她就會來看一看王芮。
王芮也感覺到了趙孝英的關懷。
“護士長,現(xiàn)在你有時間嗎?我想跟你聊聊天。”當天午休后,王芮主動找到趙孝英。
“當然有時間,十分歡迎?!彼卮?。
“護士長,我做了手術(shù)后,丈夫?qū)ξ业陌荻群孟窠档土??!蓖踯堑纳袂橛行﹤?,說出了煩心事——頭天晚上,他們夫妻倆談到要孩子的事。因為害怕心瓣膜手術(shù)會影響懷寶寶,丈夫的態(tài)度讓王芮感到疏遠。
“我去跟你愛人談一談?!壁w孝英爽快地說。
很快,趙孝英“約見”了王芮的丈夫,告訴他“按照醫(yī)生的話做,你們是可以生育健康寶寶的……”
“昨天,我說話的語氣有點重,不要往心里去?!碑斕焱砩希踯堑恼煞蜻^來送飯,主動跟妻子賠了不是。
王芮出院時,小夫妻特意送了一束鮮花給趙孝英。
看著兩人甜蜜的背影,趙孝英心里也很甜。
堅持
——“有什么事情能比拯救人的生命更重要?沒有!因此就算面對再大的困難,我們也應該堅持,因為那就是‘白衣天使的職責?!?/p>
趙孝英的兒子念小學三年級。
一次,他問過一個讓母親很心酸的問題:“媽媽,我們老師以為我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你總是很忙,這樣的工作能得到高分嗎?”
聞言,趙孝英一陣心酸,卻依舊很冷靜地回答:“媽媽做的工作很有意義,它不能得到高分,卻可以幫助到其他小朋友?!?/p>
兒子沉默了。
盯著兒子的眼睛,趙孝英很認真地說:“這個周末,你來媽媽單位好嗎?去看看那些小朋友?!?/p>
趙孝英所說的“那些小朋友”,是來自西藏自治區(qū)昌都地區(qū)(現(xiàn)昌都市)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
2010年,大坪醫(yī)院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等慈善機構(gòu)攜手,發(fā)起了“愛助童心”公益項目,免費救治貧困先天性心臟病患兒。
趙孝英就是醫(yī)療團隊的骨干之一。
為幫助藏區(qū)先心病患兒,她曾和戰(zhàn)友們兩次進藏。
在海拔4334米的高原山區(qū),她跟著醫(yī)療團隊長途跋涉,將需要做手術(shù)的孩子一個個篩查出來,帶回重慶治療。
“看著這些孩子天真的笑容,想到他們身上的疾病,我心里就有一種沖動——不管再苦再累,都要幫助他們?!壁w孝英說。
而在這個禮拜天,她的兒子也明白了這份堅持的意義。
第一次走進母親工作的地方,小男孩很爽快地和藏族患兒們“打成一片”。
他給藏族小朋友繪聲繪色地講故事,贈送最心愛的玩具給他們,感受他們不能奔跑的痛苦,了解他們渴望上一堂體育課的夢想……看著媽媽跟藏族小朋友的親熱模樣,兒子朦朦朧朧地理解到了“堅持”的意義。
兒子一天一天地長大,對“堅持”的意義也越來越理解。
2014年10月3日,趙孝英接到上級通知——奔赴非洲國家利比里亞,協(xié)助當?shù)乜箵簟鞍2├薄?/p>
聽到消息,兒子沒有阻止母親。
相反,他還對母親說:“媽媽,我希望您平安,更希望您與您的戰(zhàn)友們能救治更多的非洲小朋友,還他們一片藍天,讓他們的生活與我們一樣幸福?!?/p>
聞言,趙孝英忽然產(chǎn)生了一個感覺,自己面前年僅十歲的兒子,瞬間長成了一個男子漢。
勇氣
——“面對病魔、戰(zhàn)爭、自然災害,我們都不能退縮,因為我們既是醫(yī)護人員,也是軍人!”
2015年1月,利比里亞。
在這個飽受貧困摧殘的國家,“埃博拉”病魔正在肆虐。
而來自中國的“白衣天使”,正和病魔進行殊死地搏殺。
當月的一天,中國醫(yī)療隊基地。
作為第一批援助利比里亞的中國醫(yī)務工作者,趙孝英和戰(zhàn)友們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戰(zhàn)斗任務,準備第二天就乘機回國。
就在這一天,基地半污染區(qū)的門窗和水管壞了。
因為第二批醫(yī)療隊員剛剛到達,對病區(qū)環(huán)境尚不熟悉。
為降低病毒感染幾率,趙孝英主動請纓,帶著工人再一次進入半污染區(qū)開展維修作業(yè)。
維修隊一到半污染區(qū),一陣陣刺鼻的味道撲面而來。
原來,水管爆裂引起了氯氣泄漏。
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氣體,維修工人被嗆得無法說話。
給總控室報告后,趙孝英協(xié)助維修工人脫掉防護衣,然后把他們通通都“轟”了出去。
趙孝英獨自一人留了下來,開始整理物資。
通過監(jiān)控系統(tǒng),防疫專家和戰(zhàn)友們發(fā)現(xiàn)了趙孝英的舉動。
“趙孝英,你瘋了嗎?不要強行堅持,撤回來!”戰(zhàn)友們對著對講機大喊。
趙孝英卻不為所動。
原來,中國醫(yī)療隊基地分為三個區(qū)域——“埃博拉”感染者住“紅區(qū)”,醫(yī)務人員住經(jīng)過消毒的“綠區(qū)”,半污染區(qū)就位于兩者之間。
平日,醫(yī)療隊進出“紅區(qū)”,都會在半污染區(qū)換脫防護衣。
防護衣有13層,包裹嚴密、不透氣,需要一層一層地穿脫,每次穿脫至少1小時以上。
而此時,身處“紅區(qū)”的醫(yī)療人員作業(yè)已經(jīng)近1小時,即將達到規(guī)定操作時限——如果不及時清理堵塞在半污染區(qū)的物資,他們將無法撤出“紅區(qū)”。
為讓戰(zhàn)友安全撤出,趙孝英決定以一己之力掃清道路。
她成功了。
“我覺得能夠忍受,只要沒達到極限,就必須做完?!睆陌胛廴緟^(qū)出來后,趙孝英久久不能緩過氣來。
“趙孝英就是這樣,固執(zhí)地堅守崗位,固執(zhí)地對病人好,既有醫(yī)者的溫柔似水,又有軍人的鐵骨錚錚。”2015年1月20日,在利比里亞中國ETU監(jiān)控室里,督導員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