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春雨
摘要:本文從質的觀點出發(fā)對培養(yǎng)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教育實踐能力進行了深度的探索,并訪談了部分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發(fā)現(xiàn)當前在培養(yǎng)學生教育實踐能力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對今后培養(yǎng)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生的教育實踐能力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學前教育;本科生;教育實踐能力;質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B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1-0236-02
質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定性研究,是在相對比較自然的環(huán)境中,通過個案研究法、文獻法、觀察法、訪談法、調查法等方法對研究對象長期進行深入而細致的研究。質的研究的主要分析手段是歸納法,當在自然環(huán)境中獲取了一手資料之后,就會從被研究者的角度出發(fā),理解他們對待事物的觀點和看法,解釋他們?yōu)槭裁磿鲞@些行為,然后結合相關理論,建立相關假設,再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手段來驗證假設。[1]
隨著師范教育的不斷改革,學前教育從培養(yǎng)中等學校教師轉變?yōu)榕囵B(yǎng)幼兒園教師,這就要求學校教育專業(yè)的本科生也要適應這種改革,不斷更新自己的素質構成。當前我國很多院校學前專業(yè)的學生都沒有較強的實踐能力,當走上工作崗位之后,不能快速地適應幼兒園的教學環(huán)境。[2]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師,應重視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本科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的教育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前教育本學生的就業(yè)和發(fā)展。
一、 研究設計
(一) 研究對象
本文在選擇研究對象的時候,采用的是目的性抽樣,選擇吉林省A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yè)的三名學生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之所以選擇這三位學生,是因為質的研究不能選擇太多的研究對象,而且他們平時在學習過程中非常投入,對于學前專業(yè)的課程和實習情況都比較了解,便于全面掌握研究需要的材料。
(二) 資料收集
這三位學生都是住校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都比較熱情,我主要是通過與他們進行交流來獲取相關信息。當他們答應我的調查之后,我聽了幾次他們的講課,為了防止漏掉有用的信息,進行了錄音和記錄,從而完成了資料的收集過程。
(三) 資料分析
對于觀察、訪談得到的資料,本文主要采用了歸納法進行了分析,主要得到了四點結論。第一,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專業(yè)理論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第二,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技能課程基本都是以實踐練習為主;第三,基礎理論課程中實踐活動比較少,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沒有太大的影響;第四,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本科生都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實習機會,從而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二、研究結論
(一)學前教育專業(yè)“專業(yè)理論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本科生的教育實踐能力
通過整理分析收集到的資料可以發(fā)現(xiàn),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課后的實踐作業(yè)、課堂實踐活動以及教師的講課都可以在一定上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xiàn):
首先,教師講授知識是專業(yè)理論課程的主要教學方式。通過平時與學生的交流和本次的訪談都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理論課程比較枯燥,但是教師講解的知識和理論卻是他們必須掌握的,是今后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所必需的。部分教師在上理論課的時候,也不是單單按照教材進行講解,而是結合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實際情況列舉了很多實例,在本次調查和訪談中,學生反映在專業(yè)理論課上,學生討論和教師講課的比例為1:2,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專業(yè)理論課程,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比較少,也很少給學生舉例子。
其次,在專業(yè)理論的教學課堂中,教師給學生設置了一些教育實踐活動。三名學生在接受訪談的過程中,都認為他們非常認可而且需要理論課上的實踐活動,他們都認為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的教育實踐能力,并且表示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多采取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講解完理論知識之后,給學生設計相應的實踐活動,而且希望實踐活動能夠通過多種方式來開展,模擬幼兒園的實際教學情境,這樣可以讓他們掌握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次,專業(y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會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作業(yè),這些作業(yè)都是實踐性質的作業(yè)。學生在回想完成這些作業(yè)的時候,依然覺得比較痛苦,但是當敘述完之后,臉上露出了非常欣慰的表情,認為這些實踐作業(yè)給他們帶來了非常大的收獲。不同的理論課程、不同的教師,會給學生留不同的實踐性作業(yè)。
最后,部分理論課程教師會帶領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本科生去幼兒園進行實地考察,比如:教法課、游戲課程,而且并不是只去一個幼兒園,幼兒園和他們當前學習的課程是統(tǒng)一的,都是比較有特色的幼兒園。有的時候,本科生去幼兒園觀察之后,還會選出幾名比較優(yōu)秀的本科生去幼兒園見習,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真正進入班級見習,只是能聽幼兒園教師講“示范課”或者“公開課”,如果學生能夠真正進入班級見習,相信這會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
(二)技能類課程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
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師把技能類課程設計為實際練習課,這樣的課程具有很明顯的實踐性。比如:普通話課程,教師為了訓練學生實際運用普通話技能的能力,讓學生去操場或者學校的某個地方,與學生進行交流,說服他們教自己打球或者和自己一起做某一件事情,總之就是讓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本科生試圖用語言說服別的學生,從而提高他們運用普通話的能力。鋼琴課,教師一般都是先給學生進行理論指導,然后再進行實際操作示范,當學生都看明白之后,讓學生自己練習,課后給學生留作業(yè),讓學生回去練習一首與本堂課相關的曲子,下次上課如果都彈奏得不錯,再開始學習新的內容。通過這種實際練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和提高本科生的實踐能力,一方面他們可以把理論真正與實際結合起來,另一方面,可以觀察教師的教學方式,當自己今后走上工作崗位之后,遇到類似問題時,可參考和借鑒。
(三)基礎理論課程對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生的教育實踐能力沒有顯著影響
學前教育專業(yè)的“中外教育史、學前教育學、心理學以及行為觀察指導”等課程,基本沒有安排實踐課程,也沒有帶領學生下幼兒園參觀、見習,學生只是聽完教師講解理論知識,但是當這門課程結束的時候,學生腦中并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基本都忘記了,更加不懂得如何去運用所學的知識。本次訪談中,三名學生都表示,這些基礎理論課程并沒有給他們的教育實踐能力帶來直接的幫助。
(四) 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生希望得到更多的教育實踐機會
雖然從本次的訪談和觀察中,發(fā)現(xiàn)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本科生具有較多的實習機會,但是從平時的觀察和與學生的交流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依然還有一部分學生的實習機會比較少,平時的實踐活動也沒有真正用心參與,收獲也比較少。因此,很多學生都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參加實踐活動,從而滿足今后自己從事幼兒教學和保育工作的需要。
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生都認為通過實踐活動,可以幫助他們進行反思,但是通過與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他們內心渴望進入幼兒班班級見習,而不是只是看幼兒園兒童的活動,更不是僅僅聽幼兒園教師講課,本科生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技能課,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藝術技能、設計游戲技能、幼兒一日生活的設計技能等,還無法滿足今后從事幼兒園工作的實際需求。
三、 研究不足與展望
(一)不足
首先,針對本次研究收集到的信息,有的時候并沒有及時地進行整理的分析;其次,對于第一次與學生訪談之后,發(fā)現(xiàn)的不足地方卻沒有得到及時解決,在與學生進行第二次交談的時候,并沒有很好地解決上一次遺留的問題;最后,對于獲取的信息,由于各方面的問題,沒有對相關信息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
(二)展望
希望通過本文的調查和研究,能為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提供一點借鑒,雖然本文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由于本次調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調查結果依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希望今后教師不管在理論課程還是實踐課程的教學中,都能重視培養(yǎng)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生的教育實踐能力,真正讓學生走出校門之后,能夠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在幼兒教育工作中也能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和幼兒保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劉春梅.學前教育本科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質的研究[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J].2015(07):65-69.
[2]吳波,柳和生.地方高校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2(01):12-15.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