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連明
摘 要:語文作為一切學科的基礎科目,可以說它的重要性是非常明顯的,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易激發(fā)想象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學科。
關鍵詞:創(chuàng)新思維;學習興趣;主體地位
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作為一切學科的基礎科目,可以說它的重要性是非常明顯的。語文——一門實用性和工具性都相對較強的科目,而小學語文教學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熟練地學會使用文字和語言,做好聽說讀寫的語文最基本的要求,這也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所以語文教學,尤其是小學語文在其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實行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因為受到年齡的限制,所以對知識的理解必然是不完善的,如果只是通過強制性的死記硬背,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僅僅是暫時的記憶,也許沒有多久就會遺忘,這不是我們所想要的結果;同時,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也是非常不利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方法是極為重要的,如何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的教學方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這也是教師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應該得到教師的重視。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在這樣的氣氛中,每個學生都能積極開動腦筋,大膽地去思考,從而使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啟發(fā)和培養(yǎng)。其次,我們應該注意的就是激發(fā)學生興趣。
一、采取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豐富,語言博大精深,學生的興趣對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有了興趣,學習就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興趣是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
1.精心設計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采用新穎的形式導入新課,如巧用故事、音樂、懸念、圖片等,引領學生積極地投入課堂學習中。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2.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小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比較熟悉、感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符合教材內(nèi)容的生活情境,有效地、直觀地給學生傳授所要教授的知識,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
3.引入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小學生年齡較小、好勝心強的這一特點,組織一些競賽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激起學生的好勝心,并在活動結束后評比結果,從而使其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提高學習興趣。
4.巧設課堂提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課堂提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其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二、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要求廣大教師采用新型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打破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轉變教育觀念,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F(xiàn)代社會特別是新時期的教師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教師只是引導者。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必須服務于學生,以生為主。
練習是學習和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這絕不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加深學生印象的唯一途徑。練習的方式多種多樣,不僅僅是布置作業(yè)這種單一的方式,閱讀、思考、交流等都可以是進行練習的形式。
總之,課堂教學具有極強的藝術性,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有很多,在教學中需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質量,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語文教學應回歸生活,與實際相聯(lián)系
美國教育家華特指出:“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蔽覀冎挥凶尳虒W活動貼近生活,加強課堂與生活的溝通,聯(lián)系實際,以課堂為起點來實施生活化的教學,才能幫助學生真正受到啟迪,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才能更好地揭示課文全新的潛在意義,賦予課文以生命和活力;才能引導學生做生活的強者,做生活的智者,做生活的主人,更好地懂得生活、學會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課本中并不是每一篇課文都貼近學生實際,部分課文中的人和事與學生存在著時空距離,所以在學習中學生常常對課文內(nèi)容認識不全面。但部分課文內(nèi)容是學生常見和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但往往又是他們熟視無睹或知之甚少的,因此,教學時教師應指導學生擴大自己的視野,從而促進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提高觀察和理解能力,強化語言文字的訓練。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優(yōu)化教學過程,還克服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只重語言智能的弊端,使以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教師在教學中應針對不同教材,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點,以靈活的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從而讓學生主動學習。語文教學只有扎根于生活這一片沃土,才能發(fā)芽、開花、結果。
總之,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币陨蠋追矫鎯H是我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來的一些教學經(jīng)驗。當然,廣大語文教師只要積極探索更多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與教訓,并將其大膽地予以實踐,就一定能夠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實現(xiàn)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劉金聯(lián).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教學研究,2015(3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