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過去幾十年,在應試教育體制下,英語課本的編寫過于將重心放在單詞的識記以及閱讀理解的訓練上,從而導致了在聽說讀寫中,讀的能力較好,寫次之,聽與說的能力尤其薄弱,本文通過分析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英語課本,總結其新穎獨特之處,從而提高師生學習探究合作技能以及學生在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能力。
關鍵詞:英語; 新課程標準;中學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003-0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對于中學生來說,英語不僅是一種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交流工具而被教師和學生所重視[1]。本文基于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語必修模塊1》 (該書為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課本里面第一單元Life Styles里面第一課A Perfect Day?一文,作者著重分析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英語教材的優(yōu)越之處。
首先第一單元的主題為Life Styles,在這一單元起始位置,書本明確了本單元的重點單詞(key words)、聽說讀寫以及語法知識點的要求,反應了知識教學的全面性以及運用的綜合性[2]。
第一單元的第一課A Perfect Day?閱讀部分的內容有486個單詞,符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課本的要求。文章的標題A Couch Potato & A Workaholic 反映了通過對比的方法使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題,并且題目中出現(xiàn)的用 Couch Potato 來比喻"懶懶地整天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的人",隱喻的修辭手法能夠引導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并且吸引學生的注意。教材里面設計有Reading、Vocabulary、Grammar和Language in Use四個部分[3]。閱讀(reading)分為三個小部分,即:閱讀前(Before you start)、讀中學(Read to learn)和講觀點(Voice your opinion),這些活動的設立符合任務型教學中Jane Willis提出的任務性語言教學操作模式的三個階段(phase),即任務前(pre-task)階段、任務鏈(task-cycle)階段和語言分析(language analysis)階段[4]。
1.對于閱讀(reading)的分析
閱讀能力是當前高中英語教學大綱要求的基本技能之一[5],學生在學會語言知識,獲取文章信息的同時,更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因此,縱觀高中英語教材,課本的編寫仍然以閱讀為主。
1.1Before you start。本部分的活動在設計的時候涉及到文中出現(xiàn)的關鍵詞,這就意味著課程的設計者更希望讀者在練習口語的過程中學習文中的重點詞匯,如:What are your favorite kinds of TV programme? Tell the class. Use the Key Words to help you。這一點體現(xiàn)了口語和閱讀技能的綜合運用,符合新課程標準對于學生技能的全面發(fā)展的要求。
1.2Read to learn。從課本中的活動安排可以看到,這一過程含有兩個活動,即泛讀(Read the two texts quickly and answer these questions)和精讀(Read the two texts again and answer these questions),有助于學生使用學習策略以及達到培養(yǎng)學生在以后的閱讀中選擇恰當?shù)拈喿x方法的目的。
1.3Voice your opinion。如果前兩個閱讀活動都是輸入的過程,那么這一階段的活動就是輸出的過程。這一過程所涉及的活動主要是通過小組活動的方式,探討學生自身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這一教學活動的安排有助于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并且發(fā)展學生的交際合作意識,有助于情感態(tài)度目標的達成以及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2.詞組學習(Phrasal Verbs)
本文的活動設計在最初就出現(xiàn)了核心詞匯,來助力于學生的閱讀,此處學習的重點放在了動詞詞組上面,目的在于增加學生易混淆詞組的識別能力,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設計并非讓學生死記硬背詞組的意思,而是通過上下文背景知識的使用,運用語境來幫助學生更好的識別短語使用的范圍。
3.語法學習(Grammar)
在本課語法的學習中,涉及的知識點為Present Simple and Present Continuous(Review)。由于這篇課文是高中一年級第一單元的第一課,因此,為了使語法與初中英語語法銜接并且啟發(fā)后續(xù)語法的學習,教材編寫者特地指明是語法的復習。這一點說明了本教材注重學生學習的連貫性以及系統(tǒng)性。
4.語言的應用(Language in Use)
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高中英語課程的教材編寫反映出新的特點:即課程內容的編排體現(xiàn)了循序漸進的特點,較好地處理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促進能力均衡發(fā)展[6],使課本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課下實踐相結合。
5.語言能力(Language Power)
在課本的最后,有五個部分:
5.1language power。目的在于通過引導學生通過練習的方式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識記。在本課的練習部分,主要部分為語法練習。突出了語法在高中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主要有一些練習題,如 " Present Simple or Present Continuous",并通過圖文并存的情境練習加深學生的理解。
5.2writing help。這一部分在于引導學生如何進行日常交流中的英文寫作表達,如:A Story 在每一個活動中,并且里面都有相應的寫作指導,如:useful vocabulary。
5.3Grammar Summary。在這一部分,編者總結了全書的語法知識點。通過系統(tǒng)的總結,學生可以系統(tǒng)而全面的學習語法,主要包括的語法點為Present Simple and Present Continuous。
5.4Notes to the Texts。這一部分以單元為結構,里面包含了每一單元的重點句子及詞組的分析,以及對于一些日常詞語和新詞的重點解釋,這樣的安排有助于學生課下自主學習以及知識的拓展。
5.5Vocabulary in Each Unit。里面是每個單元的重點單詞,包括單詞的音標標注,詞性標注,意思標注和部分重點詞組。這里除了課程標準詞外,還列舉了部分非課程標準詞,目的是學生在掌握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詞匯以外,可以拓展掌握非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詞匯,體現(xiàn)了對學生發(fā)展性的要求。
總結:通過研究新課程標準,作者對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高中英語教學的方式方法、高中英語課程的模塊、知識與技能的教學、目標級別的問題、詞匯教學和詞匯量的分析以及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教材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在此基礎上分析新課標高中英語教材有助于教師在教科過程中更有效地靈活利用課本,把英語課本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能力并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自主把握課堂,通過預習,探究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地不斷建構新知識,同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真正讓學生動起來,達到在樂中學的效果并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覺性,擴大知識面,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英語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巫漪云. 談談上海新編的發(fā)達地區(qū)中學英語教材[J]. 上海:外語界.1994 ,(01).
[2]徐小雁. 基于整合框架視閾下的大學英語教材發(fā)展微探[J]. 廣西:出版廣角. 2015 ,(12).
[3]楊姍姍,王琦. 高中英語必修模塊1[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09年第7頁到17頁.
[4]Cunningsworth, A. Choosing Your Coursebook. Oxford[M]. Macmillan Heinemann,1995.47.
[5]教育部. 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研修手冊——英語課程標準研修[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135頁.
[6]王薔, 程曉堂, 孫曉慧. 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第11頁.
作者簡介:
陳靜,1991年2月出生,性別女,漢族,籍貫洛陽市,現(xiàn)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學科教學英語專業(yè),學歷: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