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摘 要:改革開放與對外交流的頻繁與廣拓,使國人與外界直接的交際加深,也使得英語口語教學日益重要。為了適應(yīng)社會的需求與發(fā)展,教師應(yīng)因勢利導(dǎo)和循序漸進,充分使用各種手段和先進設(shè)備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
關(guān)鍵詞: 語言環(huán)境;口語訓練;交際能力;自覺性;積極性
隨著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對外開放,經(jīng)濟全球化,工業(yè)、農(nóng)業(yè)、文化、教育、衛(wèi)生、體育以及其他各行各業(yè)也將不同程度地加入國際化進程,更是“有話非說不可”。把英語口語教學提到了另一個更重要的地位。為了適應(yīng)社會的需求與發(fā)展,我們對學生口語教學應(yīng)予以高度重視。作為一名職業(yè)學校的英語教師,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應(yīng)做到因勢利導(dǎo)和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位學生都有不同層次的提高,最終達到應(yīng)有的水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提供真實的情境,進行有意義的、交際性的聽說能力的訓練。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引導(dǎo)者,在教學中應(yīng)該始終保持飽滿的情緒,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獲得一種身心的享受,以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交際能力。
下面談?wù)劚救嗽谶@些方面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 ,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性
中學生所學知識有限,又少有口語表達的機會。因此,養(yǎng)成了一種會寫不會說的通病,懼怕開口。其實口語就是要大膽地開口說話,不怕說錯,只有經(jīng)常地開口,動口多說,才會有進步和提高。因此,作為教師應(yīng)積極引導(dǎo)學生開口,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性。首先,我認為很有必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他們從思想上認識到英語口語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從被迫開口說英語變?yōu)橹鲃娱_口說英語。所以在課堂上,我會經(jīng)常地結(jié)合一些社會現(xiàn)實,向他們灌輸一種必須努力學好英語、開口說英語的思想。比如,我會告訴學生,在這個國際化網(wǎng)絡(luò)信息時代,以后不管是自己創(chuàng)業(yè)還是受聘于某公司,經(jīng)常要與外商打交道,還有出國旅游或因公出國出差,這些都不再是什么新鮮事了,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很有可能會遇上, 那么,說英語就是必須掌握的事情了。至少,會說英語會為自己以后的生活或事業(yè)帶來很大的優(yōu)勢。尤其是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我的影響下,絕大部分同學對英語的認識有了轉(zhuǎn)變,他們慢慢地由拒絕開口說英語變成了積極開口說英語。突破了心理上的障礙,學生就真正能自覺地開口說英語了。 在課堂上,我在教完新單詞、新課文之后,學生會爭先恐后地站起來讀單詞、課文。同時,我還鼓勵學生們平時盡量用英語代替中文來進行交流。這樣,班級形成了一種很好的學習氛圍,也為學生們口語能力的提高構(gòu)建了一個很好的基礎(chǔ)。
二、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 ,優(yōu)化交際氣氛 ,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中學英語學習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口語教學重視不夠,只依據(jù)教材做出一些必需的口語訓練,使大部分學生口語運用掌握不夠。其實,口語訓練重在有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把學生經(jīng)常性地引入到英語的氛圍中去,我們可以讓學生多上口語課,多進語音室。首先,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都應(yīng)該盡量使用英語。
例如:在組織教學時可用:“Now, class begins. Good morning, class.” “Please sit down. Toady we are going to study a new lesson.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其他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同樣應(yīng)該使用英語,如:“Do you understand?”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 board and read the new words.” “Read after me, please.” “Do you think so?” “Why do you think he is wrong?” “Todays homework is …” “So much for today.”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sk me after class.”“Any question?”...教師經(jīng)常使用這些課堂用語,一段時間后,學生就會聽懂這些課堂用語并作出相應(yīng)的反應(yīng),這樣,學生的聽說能力也逐步上升,學生就可以逐漸地跟教師進行對話。同時,我還會經(jīng)常地采用一些身邊的具體事例來提高學生興趣,比如在上課前幾分鐘,讓學生就天氣情況、日期、出勤情況等作互相對話。這樣,能在無意識的互相問答情況下掌握一些日常用語,培養(yǎng)了學習興趣。比如在12月25號,圣誕節(jié)則用Merry Christmas代替平常的Good morning 向?qū)W生問好。元旦則用Happy New Years Day 向他們問好。又比如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利用周圍環(huán)境與學生進行對話。
例如:
Whos on duty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os absent?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our classroom?
Whats that on your desk?
這樣,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又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種語言活躍的學習氣氛,學生的口語水平也得到了相應(yīng)的提高。教師還可以開展語言游戲,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角、英語話劇表演等交際活動,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提高。
三、適當進行口語訓練 ,提高學生的交際水平
在各階段都應(yīng)強調(diào)在對話中使用語言,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學習才能聯(lián)系生活。采用對話有助于學生充分地參與活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對話“Asking the may”。我是這樣做的:先聽兩遍錄音,了解對話的大意。然后,教師根據(jù)對話內(nèi)容設(shè)置這樣的情景:叫A、B兩個學生扮作行人在路上面對面行走,相遇時,A同學與B同學根據(jù)剛才所聽到的,模仿組織英語對話:
T: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where the NO.1Middle school is?
S: Yes. Go straight till you reach a crossroads. Then turn right and walk till you see a 6-story building. Thats the school.
T: Thank you . How far is it from here?
S: Not too far. About a ten-minute walk.
T: Can I talk a bus there?
S: Yes, you can take the NO.2 bus there.
T: Thanks a lot.
S: Not at all.
讓學生在模仿中慢慢掌握用英語問路的方式及其回答,然后分組表演或男女同學對話進行替換練習,還可以進行小組比賽。學生一方面會覺得很有趣,盡可能地表演出色,另一方面又掌握了會話語言,訓練了口語。這種逼真的語言交際活動,對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很有幫助。在每段對話的教學過程中,可設(shè)計成一個主動交流信息的過程。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在備課時應(yīng)該認真考慮這一堂課要向?qū)W生傳遞什么信息,怎樣設(shè)計情境,使學生有效地獲得更多的信息。
四、重視詞匯教學,增加學生詞匯量,促進學生交際能力
詞匯是語言的基礎(chǔ)。沒有詞匯的構(gòu)建,語言的交際就是空中閣樓,學生的口頭交際要順利發(fā)展,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詞匯量,而詞匯的記憶,又是英語學習中最大的障礙。很多學生英語學不好就是苦于記單詞,所以作為英語教師,就應(yīng)該積極地想辦法幫助學生記單詞,死記硬背固然重要,但想出一些靈活的點子,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記詞匯。我會介紹拼讀記憶法、生活記憶法、分類記憶法、音形義記憶法、卡片記憶法、聯(lián)想記憶法等各種方法,幫助學生記單詞。例如,教單詞“slow”時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1)要求學生正確念出單詞,注意“ow”字母組合的發(fā)音。
(2)要求學生變換slow的前面的兩個輔音字母,保留其元音【ou】,組成新詞:grow, show, snow。這不僅幫助學生積極動腦筋思考,也是一種串聯(lián)聯(lián)想的記憶實踐。
(3)教師在黑板上寫出now、town、how、cow,問學生單詞劃線部分的讀音與“slow”中的劃線部分是否相同,并拼出單詞。
(4)slow作形容詞使用時,它的副詞形式是slowly,名詞形式是slowness; slow作副詞用時,意為“低速地,緩慢地?!眘low作動詞用時,意為“(使)緩行,(使)減速”。接著可要求學生辨別下列句子中slow的詞性:
We are making slow progress.
Tell the driver to go slower.
She slowed the car down and stopped.
這些問題促使學生在學新知識的同時復(fù)習了舊知識,同時,學生的視覺、聽覺、動覺等器官綜合開展活動,也有助于記憶單詞。
五、注意中西語言文化差異,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學生要學好口語,絕非大膽開口說那么簡單,除了要語言純正之外,還有必要了解中西文化和社會背景。注意中國人與外國人在日常生活用語中習慣上的不同,否則,會鬧出笑話。有些學生的語言功底不錯,但到了用英語交談的時候卻又覺得使不上勁。這主要是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實際運用英語的經(jīng)驗。有一位英語相當不錯的中國學生在一次和外賓交談時,外賓對他說:“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他竟不知如何回答,外賓覺得很奇怪,又問:“Why, you dont think so?”那位同學急忙中脫口而出:“NO, I dont.” 外賓聽了很不高興地走了。 英國人對別人的夸獎常用的答語是:Thank you. 或It i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而按中國人的習慣回答:“NO” 或“Where”等表謙遜之話,這就會給外國人產(chǎn)生一種虛偽的感覺。可見他把中國人隨處可見的“謙遜本色”混淆到了中西文化的差異之中,使外賓誤解了。一句合乎語法的話,用于不恰當?shù)膱龊?,或違反了當時當?shù)氐纳鐣L俗習慣,就達不到交際的目的,有時還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在我國,很熟悉的人之間往往會無所顧忌地說:“啊呀,你又瘦了,要注意身體哦?!钡绻⒚廊寺犃耍词贡舜撕苁煜?,也會感到尷尬和難以回答。如果用我們中國人常用的招呼語去問英美人:“Have you had your meal?”他們會以為你想請他們一起用餐呢。因此,我們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不能忽視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學習外語和外語交際活動必須依照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習慣去恰當?shù)乇磉_思想,脫離文化背景和當?shù)厣鐣Y節(jié)去學習外語,就難以實現(xiàn)交際的目的。所以,我們應(yīng)該從培養(yǎng)交際能力角度出發(fā),進行口語教學。
綜上所述,英語口語教學應(yīng)成為我們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yīng)在教學中根據(jù)我們學生的具體特點,設(shè)計最優(yōu)化的教學文案,讓學生真正學會說英語,使每位學生都成為既會寫英語又會講英語的交際型英語人才。我們也要自覺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科學地改進教學方法,更有效地進行口語教學,切實地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來滿足社會對學生們英語交際能力的要求。
(作者單位:湖南省汨羅市職業(yè)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