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玲瓏
早期的閩南嫁妝是很有講究的。不但有吃的、穿的、日常用的,還有祭拜祖先和神明的貢品。因為名目繁多,閩南人通常把嫁妝分成好幾擔(dān),且每一擔(dān)嫁妝都有其特殊的寓意。
話說三十幾年前,俺家哥哥把嫂子迎娶進門的那一刻,她那陪嫁的一箱箱嫁妝讓我們格外好奇??紤]到雙方經(jīng)濟都不寬裕,本來說好的婚禮一切從簡,所有禮節(jié)習(xí)俗能免則免??缮┳幽锛胰司褪侨涡?,這么周密的準備著實讓我們措手不及。
那天晚上,嫂子把我叫進她的新房,打開她陪嫁的一個紅色皮箱,從箱底取出一個裹得嚴嚴實實的包裹,略帶神秘地告訴我:這包東西不能打開,但是必須在父親不在家的時候把這包東西藏在衣柜看不見的角落。走出門的那一刻,我心里一直揣摩著,這包裹里究竟是什么東西搞得這么神秘?既不能讓父親看見,又只能壓箱底?
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的關(guān)上房門。一心想要看個究竟的我哪里顧得上嫂子那句“不許打開”的交代。打開包裹的那一刻,我震驚了。這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神秘物件竟然是一條紅白相間的“絲綢蓋被”,這可是閩南人用于覆蓋在逝者身上的一種“披面物”啊!那一刻我心里只有憤怒。我在想,莫非嫂子剛進門就想詛咒我的父親,只是在她大喜的日子準備這樣的“嫁妝”究竟居心何在?我百思不得其解。那時電話還沒普及,只好騎上自行車大老遠的跑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阿婆家里,向她了解關(guān)于這份“特殊嫁妝”的具體含義。聽完我的述說,阿婆出乎意料的格外平靜。她告訴我,嫂子這樣備嫁妝是因為她娘家人比較“世家底”。按老規(guī)矩,比較“世家底”的閩南人給女兒備嫁妝是有這樣安排的,給健在的父母準備百年后“壽衣”象征著一輩子到老都衣食無憂。我為自己錯怪嫂子而臉紅。也怪自己無知,因為母親的早逝,這些世俗禮節(jié)我們都無從獲取。
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但是這包東西如何安置卻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嫂子是再三交代這東西只能放在父親的衣箱里,可我深怕哪天被父親發(fā)現(xiàn),會不會也像當(dāng)初我的錯誤想法那樣,以為我們這群不肖之子這么早就急著為他張羅后事?掀衣?lián)v柜后還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地方。為了做到萬無一失,我的最終決定是:放在自己衣柜的最底層。
當(dāng)我覺得為這包裹找到一個最為安全的位置時,卻又在自己的心頭蒙上一層陰影。每當(dāng)整理衣柜,無意中的目光停留都會在我心里打個冷顫。后來,我狠下心,把這包裹扔進了垃圾筒,從此蒙在我心頭的那道陰影終于云消霧散……
幾十年后,父親駕鶴歸西。準備后事時,嫂子記起她陪嫁時給父親準備的那條“絲綢蓋被”。我頓時語塞,仿佛是個做錯事的孩子。我說,這么多年,都記不清藏哪兒了,我再去買一條吧。只有在這樣的時刻,我才深切的體會到,這些富有深刻“內(nèi)涵”的“特殊嫁妝”,這些神奇的閩南習(xí)俗怎一個周密細致可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