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鎮(zhèn) 金自然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種耐干洗拼接互染色牢度的測試方法,對拼接互染色牢度的評級方法進行了分析,認為拼接互染評級采用變色用灰色樣卡更合理,分析多個樣品的測試結(jié)果,建議拼接互染的適用范圍應(yīng)包括深色與深色、深色與淺色拼接的紡織品。
關(guān)鍵詞:紡織品;拼接互染;耐干洗;色牢度;評級
對于走在時尚前端的人而言,拼接款式更能凸顯個性。因此,拼接的西服、風衣、羊毛絨大衣、撞色針織毛衫等在市面上廣泛銷售,而這些紡織品有很多需要進行干洗清潔,比如西服、領(lǐng)帶、羊毛衫等,由于“撞色”服裝的拼接色差、染色試劑、染色方法、纖維成分等不同,因此很可能造成在衣服干洗過程中顏色遷移、深色互染、淺色沾色等情況的發(fā)生,而目前我國的服裝標準中并沒有規(guī)定耐干洗拼接互染色牢度的測試方法。
本文將GB/T 31127—2014《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拼接互染色牢度》[1]中的普通拼接互染中制備試樣方法與GB/T 5711—2015《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四氯乙烯干洗色牢度》[2]耐干洗方法結(jié)合起來,提出全新的耐干洗拼接互染色牢度的測試方法,對不同面料在不同干洗劑條件下進行了拼接互染測試,為建立紡織品耐干洗拼接互染色牢度測試標準提供參考。
1 耐干洗拼接互染試驗方法
1.1 儀器與試劑
水洗牢度試驗機[轉(zhuǎn)速(40±2)r/min,溫度(30±2)℃];不銹鋼容器[高度(125±10)mm,容量(550±50)mL];通風櫥;變色用灰色樣卡(符合GB/T 250);變色用灰色樣卡(符合GB/T 250);四氯乙烯(化學純)。
1.2 試驗方法[2]
1.2.1 試樣制備
在兩塊需要拼接在一起的織物樣品上,分別剪取(100±2)mm×(40±2)mm的試樣各一塊,將兩塊試樣的正面貼合在一起,沿一短邊縫合,形成一個組合試樣。
1.2.2 試驗步驟
試驗準備:將水洗牢度試驗機中水浴鍋的水溫升至(30±2)℃;檢查不銹鋼容器內(nèi)部、蓋子和密封圈是否干燥,可用干棉布擦拭達到干燥的要求;制備三邊縫合的兩塊未染色的正方形棉斜紋(10cm×10cm)的布袋。
試驗過程:將已制備好的試樣和12片不銹鋼圓片放入布袋中,縫合后放入不銹鋼容器內(nèi),在通風櫥中向不銹鋼容器中加入200mL的四氯乙烯或其他干洗溶劑,蓋上蓋子密封,將不銹鋼容器放入耐水洗色牢度試驗機中,所有容器放置完畢后,啟動運轉(zhuǎn),在(30±2)℃水浴中處理30min。取出試樣在通風櫥晾干待評級。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耐干洗拼接互染適用范圍分析
將不同樣品在相同條件下進行耐干洗拼接互染試驗后分別利用沾色用灰色樣卡和變色用灰色樣卡評定結(jié)果[3]。表1是經(jīng)大量干洗拼接互染試驗后,取試驗結(jié)果較明顯、復(fù)現(xiàn)性較好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反映出實際大部分適用干洗洗滌方式衣服種類的棉質(zhì)風衣、多種纖維混紡的呢料西服、羊絨混紡針織衫、錦綸羽絨服、棉混紡襯衫等樣品的耐干洗拼接互染試驗結(jié)果。
從表1中可以看出,對較深的兩個顏色拼接的樣品,交叉互染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說兩個顏色都有可能被對方“染色”,耐干洗拼接互染應(yīng)對顏色較深且顏色相當?shù)钠唇蛹徔椘诽岢鰷y試要求。標準GB/T 31127—2014的適用范圍是由深色與淺色織物拼接而成的各類紡織品。但是對于適用耐干洗拼接互染測試的紡織品來說,秋冬裝比較多,顏色較深、較亮的衣服種類多,因此,建議耐干洗拼接互染的適用范圍還應(yīng)該包括深色與深色拼接的紡織品,或按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拼接互染測試。
2.2 耐干洗拼接互染評級要求
標準GB/T 31127—2014規(guī)定紡織品洗滌法拼接互染,采用沾色用灰色樣卡進行評定,并僅對淺色試樣進行評定。但是在大量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管是對淺色樣品還是對深色樣品進行拼接互染沾色評定都有其不合理之處。首先,沾色用灰色樣卡的對比顏色是白色,而進行拼接互染試驗的樣品(除了白色樣品)本身帶有顏色,比如紅色與綠色拼接,如果將原來的樣品與試驗后樣品進行比較,進行沾色評定,對比色(未試驗過的樣品)是有一定灰度的,給沾色評定帶來困難,難以把握等級。其次,標準規(guī)定僅對淺色樣品進行評定,這里的淺色是相對拼接的兩個顏色而言較淺的顏色,但是現(xiàn)實中存在兩個顏色相當?shù)那闆r,如圖1,當它們交叉互染時,很難抉擇深淺色,按實際情況,選變色嚴重的作為測試結(jié)果更合理。
表1中沾色評級與變色評級存在少許差異,對與顏色較深(根據(jù)1/12染料染色標準深度色卡評定)的樣品試驗后,沾色評級往往很難將色差比較出來,反而利用變色用灰色樣卡評級會順利很多。事實上,沾色定義為:紗、線或織物上的顏色經(jīng)某種濕處理(水洗、皂洗、汗?jié)n等)后轉(zhuǎn)移到相鄰的貼襯織物上的情況。變色定義為:經(jīng)一定的處理后,在紗、線或織物上的顏色在色光、深度或艷度方向所出現(xiàn)的綜合性變化。明顯沾色是對白色的貼襯織物而言,而變色是對織物本身而言。對于具有一定灰度的有顏色(除白色)的樣品來說,利用變色用灰色樣卡對拼接互染色牢度進行最終評級更貼合實際,也更容易評級(見圖2和圖3)。
3 結(jié)論
本文提出的耐干洗拼接互染測試方法,結(jié)合了耐干洗與洗滌法拼接互染測試方法,能夠評價紡織品色牢度的最新檢測方法。該方法的適用范圍應(yīng)包括深色與深色、深色與淺色(根據(jù)1/12染料染色標準深度色卡評定)拼接的紡織品,或按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拼接互染測試。評級要求采用變色用灰色樣卡評定測試樣的變色等級,對拼接的兩種顏色進行評價,必要時可取其變色嚴重的作為最終檢測結(jié)果。
參考文獻:
[1] GB/T 31127—2014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拼接互染色牢度[S].
[2] GB/T 5711—2015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zāi)退穆纫蚁└上瓷味萚S].
[3] GB/T 4841.3—2006染料染色標準深度色卡[S].
(作者單位:溫州市質(zhì)量技術(shù)監(jiān)督檢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