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 劉湘琳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核磁共振室,黑龍江佳木斯 154002
?
50例兒童行核磁共振檢查的綜合護理干預
王秀梅劉湘琳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核磁共振室,黑龍江佳木斯154002
[摘要]目的對行核磁共振檢查的患兒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效果進行評價。方法選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核磁共振檢查的10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護理方法不同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對癥護理干預,干預組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包括心理護理、用藥護理、噪音護理及檢查前及檢查中、后的護理),比較兩組患兒檢查的圖像滿意率、輕度運動偽影發(fā)生率、未完成檢查率。結果干預組的圖像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86.0%vs 60.0%,P<0.05),干預組輕度運動偽影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12.0%vs 30.0%,P<0.05),干預組檢查未完成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2.0%vs 10.0%,P<0.05)。結論對行核磁共振檢查的患兒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可以使患兒能積極主動配合檢查,獲得滿意的檢查圖像,從而提高檢查質量。
[關鍵詞]磁共振檢查;綜合性護理干預;偽影;圖像滿意率
目前隨著醫(yī)學技術飛速發(fā)展,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術已經較為成熟的運用到醫(yī)學領域,核磁共振掃描檢查是一種安全、先進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具有鮮明的軟組織對比、多參數(shù)、多方位成像的優(yōu)勢,且無痛苦、無輻射、診斷率高,對于小兒患者特別是小兒中樞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檢查方法[1-2]。但兒童行核磁共振檢查時由于對周圍環(huán)境、室內設施等較敏感和陌生,特別是見到穿白大衣的醫(yī)護人員和較大體積超噪音的高場強的核磁共振機會產生恐懼感,表現(xiàn)為不配合檢查,哭鬧使掃描出來的照片質量不佳,偽影太多,從而影響臨床的診治結果,因此,對兒童行核磁共振檢查中進行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核磁共振檢查的10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3~12歲,平均(8.9±1.5)歲。本研究患兒家屬均知情同意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jù)護理方法不同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兩組的性別、年齡及掃描部位等臨床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護理干預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美國GEsignaHDX3.0T超導核磁共振成像掃描儀進行掃描。檢查時間根據(jù)受檢部位而定,一般15~30 min。對照組行常規(guī)對癥護理干預,干預組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對患兒的心理護理因患兒及家屬對磁共振檢查的相關知識了解較少,患兒在進行檢查時需要離開家長獨自平躺在封閉的機器里,會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心理,因此護理人員在給患兒檢查前應向患兒家長交待核磁共振檢查的注意事項,向家長了解患兒的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與患兒交流。掃描時有必要讓家長陪同進入,利用語言和動作安慰患兒,使患兒能夠積極配合完成檢查過程。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2對患兒的用藥護理對于哭鬧、逃避的不配合的患兒,需要應用鎮(zhèn)靜催眠藥物,要嚴格根據(jù)患兒的身高、體重計算藥物的用量,以防過量。讓患兒入睡后進行檢查。在患兒檢查完畢后,到留觀室觀察,要仔細觀察生命體征,密切觀察患兒的呼吸、心率變化,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上報醫(yī)生進行處理,待患兒清醒后,讓其離開。對4歲以上患兒盡量不用鎮(zhèn)靜劑,對于4歲及以上的患兒常規(guī)給10%水合氯醛溶液口服或灌腸,用量為0.4~0.6 mL/kg,多數(shù)患兒在半小時入睡,少數(shù)對水合氯醛不敏感,常需給魯米那鈉肌內注射,用量為3~5 mg/kg[3]。
1.2.3噪音護理檢查中的噪聲較大,應注意噪音對患兒的呼吸、心率、血壓甚至聽力的影響,因此對非顱腦檢查者可在檢查中使用棉球做為耳塞,并為患兒配戴耳機。
1.2.4掃描前的護理囑患兒及家屬取下金屬、磁性等物質,排空大便、小便,患兒掃描前進入機房適應環(huán)境或在其他年齡較大患兒作檢查時讓其在旁觀看,去除緊張心理。由于磁共振機房溫度較低,年齡小的幼兒予以必要的保暖措施。
1.2.5檢查中的護理協(xié)助患兒取舒適體位,通過撫摸患兒肢體,使其有安全感。同時,可播放一些節(jié)奏舒緩、旋律優(yōu)美的輕音樂,緩解患兒緊張、焦慮心理。使用約束帶固定患兒,防止患兒移位和墜床[4]。約束帶宜松緊適宜,避免過緊影響血液循環(huán),過松失去約束保護作用。
1.2.6檢查后的護理患兒檢查完后,囑其在候診室靜坐10~20 min,同時觀察脈搏、呼吸、面色以及對各種藥物有無不良反應。對于焦慮不安者讓家長給予安慰,耐心回答患兒家屬提出的疑問,同時告之患兒家長取報告的時間和地點。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檢查的圖像滿意率[5]、輕度運動偽影發(fā)生率[6]、未完成檢查率。
1.4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入選病例檢查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圖像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86.0%vs 60.0%,P<0.05),干預組輕度運動偽影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12.0%vs 30.0%,P<0.05),干預組檢查未完成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2.0%vs 10.0%,P<0.05)。6例未完成掃描患兒中5例由于先天發(fā)育異常、智力低下,注射安定不能入睡。1例正?;純核下热┘办o脈注射安定均不能入睡,家長放棄磁共振掃描進行CT掃描。見表2。
表2 兩組檢查結果比較[n(%)]
核磁共振檢查具有安全、無創(chuàng)、診斷價值高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普通X線、CT等有創(chuàng)檢查,特別是在小兒疾病的診斷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MRI圖像是決定診斷質量的重要因素,而檢查前的充分準備和患兒的良好配合又是影響磁共振檢查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在檢查中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對于保證MRI的圖象質量和診斷質量具有重要作用[7-8]。
磁共振檢查為一種安全可靠、用途廣泛的影像學檢查方法,該項檢查根據(jù)掃描部位選定體位后,要求患兒身體靜止不動。但由于小兒制動能力、理解力、溝通能力等較差,患兒由于軀體疾病、環(huán)境改變和對醫(yī)療器械的恐懼心理,在接受檢查時往往出現(xiàn)膽怯、害怕甚至拒絕和反抗等不合作心理反應,往往不能順利地完成磁共振的檢查,從而影響掃描圖像的效果[9]。
檢查前良好的心理干預是保證患者磁共振檢查成功的前提和關鍵。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兒的不同心理采取不同方式進行護理,向患兒及家屬介紹檢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等,同時應態(tài)度和藹、面帶微笑,以緩解其焦慮、緊張等負性心理,使之自然的接受檢查。告知患兒行磁共振檢查的步驟以及過程,讓其熟悉檢查環(huán)境,消除因不認識磁共振檢查以及對環(huán)境的不了解而帶來的恐懼和緊張心理,使其能順利完成磁共振檢查。為病兒進行MRI檢查時,應該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強烈的愛心和同情心,并充分掌握病兒的心理特點,及時合理地給予贊揚和鼓勵,使其積極配合檢查,爭取掃描一次獲得成功[10-14]。介紹掃描的全過程,然后讓患兒先熟悉掃描室周圍的環(huán)境,讓完成掃描檢查的患者現(xiàn)身說法。檢查過程應詢問有無不適,對患兒的合作要及時表揚、鼓勵,這樣可以分散其注意力,使檢查順利完成。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通過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結果顯示,干預組的圖像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86.0%vs 60.0%,P<0.05),干預組輕度運動偽影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12.0%vs 30.0%,P<0.05),干預組檢查未完成率顯著低于對照組(2.0%vs 10.0%,P<0.05),與梁偉等[15]報道的觀點是相符的。
綜上,對行核磁共振檢查的患兒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可以使患兒能積極主動配合檢查,獲得滿意的檢查圖像,從而提高檢查質量。
[參考文獻]
[1]梁改琴.護理干預在核磁共振增強掃描中的應用[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1,25(9):90-91.
[2]李海燕.心理護理干預在核磁共振掃描檢查患者中的應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12(30):4028-4029.
[3]王春玲,劉曉輝,于華龍,等.兒童核磁共振檢查中的護理[J].齊魯醫(yī)學雜志,2010,25(6):556-557.
[4]張遠芳,劉國瑞,郭岳霖,等.兒童核磁共振成像檢查過程中的心理護理[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6,14(2):207-208.
[5]王亞丹.護理干預在核磁共振增強掃描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4,2(7):165-166.
[6]張驪,謝小莉,黃曉青,等.患兒磁共振檢查673例護理體會[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2,21(4):276-277.
[7]王春玲,劉曉輝,于華龍,等.兒童核磁共振檢查中的護理[J].齊魯醫(yī)學雜志,2010,25(6):556-557.
[8]高淑平,王冠,張惠琴.護理干預對兒童頭部磁共振檢查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11):1403-1404.
[9]李曉霞.護理干預對小兒患者磁共振成像檢查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2,41(6):627-628.
[10]張義質,干錦華.520例小兒磁共振檢查的護理配合體會[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05,28(6):559-560.
[11]徐翠芳.小兒磁共振檢查的護理[J].吉林醫(yī)學,2009,30 (24):3242-3243.
[12]吳迎紅,呂敏.小兒磁共振成像增強掃描檢查的護理干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8):1238-1240.
[13]賀姝瑤,劉立凡,羅燕.新生兒磁共振成像55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4):86-88.
[14]趙麗娟.護理干預在小兒核磁共振檢查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5):62-63.
[15]梁偉.護理干預在兒童MRI增強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1):763-764.
圖1 DR患者Cirrus HD-OCT黃斑容積512x128掃描圖(見內文第6頁)
圖2 大鼠肝臟組織的形態(tài)學表現(xiàn)HE染色×200(見內文第26頁)
圖3 乳腺浸潤性導管癌超聲診斷(見內文第107頁)
圖4 能量多普勒顯示玻璃體內中央為脫離的視網膜,周邊為脫離的脈絡膜(見內文第109頁)
圖5 頻譜多普勒顯示脫離視網膜上為動靜脈伴行血流頻譜(見內文第109頁)
圖6 二維圖像顯示玻璃體內帶狀回聲凸面相對(見內文第109頁)
圖7 顯微鏡下小細胞癌形態(tài)(HE SP×100)(見內文第122頁)
圖8 顯微鏡下小細胞癌形態(tài)(HE SP×100)(見內文第122頁)
圖9 NSE在小細胞癌中的表達(SP×100)(見內文第122頁)
圖10 syn在小細胞中的表達(SP×100)(見內文第122頁)
圖11 Cg-A在小細胞癌中的表達(SP×100)(見內文第122頁)
圖12 CD56在小細胞癌中的表達(SP×100)(見內文第122頁)
圖13 甲減組治療前甲狀腺大小形態(tài)分布(見內文第126頁)
圖14 高TSH治療組治療前甲狀腺大小形態(tài)分布(見內文第126頁)
·綜述·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50 children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WANG XiumeiLIU Xianglin
MRI Room,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Jiamusi 154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hildren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ethods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5,100 cases of children who underw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ethods of differ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5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including psychological care,medication care,noise care and examination before and after examination,and after the nursing).The examination of the image satisfaction rate,the incidence of mild motion artifacts,not to complete the examin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image satisfied rate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86.0%vs 60.0%,P<0.05).The mild motion artifact incidence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12.0%vs 30.0%,P<0.05). The unfinished check rate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2.0%vs 10.0%,P<0.05).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can make the children can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inspection,to obtain a satisfactory check image,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examination.
[Key word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Artifact;The image satisfaction rate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9701(2016)04-0164-03
收稿日期:(201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