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強
手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評估
孫維強
目的 探討手術治療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180例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90例,對照組給予胃大部切除術治療,觀察組給予單純穿孔縫合修補術,比較2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手術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時間更短,復發(fā)率更低,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單純穿孔縫合修補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胃大部切除術,值得推廣與應用。
胃十二指腸潰瘍;胃大部切除術;單純穿孔縫合修補術;療效;安全性
胃十二指腸潰瘍作為臨床上一類發(fā)病率較高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以穿孔作為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甚至可誘發(fā)休克或死亡,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諸多威脅,目前,針對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治療可分為手術及非手術治療兩種,臨床醫(yī)師多根據患者發(fā)生穿孔的部位、原因及病情嚴重程度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以往臨床所采用的手術胃大部切除術對患者胃組織傷害較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術后康復較慢,為此,本院將單純穿孔縫合修復本書應用于臨床工作中,術后輔助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以獲得顯著臨床效果[1]?,F對胃大部切除術與單純穿孔縫合修補術治療展開對比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遼寧省營口市中醫(yī)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0例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全部患者均在本院確診,行常規(guī)檢查可見腹部疼痛及腹部炎癥,接受X線等影像學檢查可見有膈下氣體,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90例。對照組中,男54例,女36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5.7±2.6)歲。觀察組中,男50例,女40例。年齡26~67歲,平均年齡(43.9±2.5)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給予胃大部切除術治療,對患者行硬膜外麻醉處理后,取上腹部正中切口,對胃大彎及胃小彎游離后,切斷十二指腸。切除包括胃體部遠側、幽門、胃竇及十二指腸等大部分胃。對胃小彎左動脈第一降支、胃大彎胃網膜左動脈左下一個分支進行連線,根據連線將大部分的胃進行切除,約占全部胃體的60%左右。后根據十二指腸殘端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胃-空腸吻合或胃-十二指腸吻合術,完成胃腸道重建[2]。觀察組給予單純穿孔縫合修補術,實施手術前對患者潰瘍穿孔情況進行評估,對于穿孔直徑在5mm以下的患者,將穿孔間斷進行縫合后,將大網膜覆蓋其上,對于穿孔直徑在5mm以上的患者,給予間斷留置縫合穿孔,將大網膜覆蓋其上,給予打結以將穿孔部分關閉。將大網膜填塞在穿孔部位內,行間斷縫合。后給予常規(guī)生理鹽水沖洗,留置引流管。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治愈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復發(fā)率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手術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時間更短,復發(fā)率更低,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
2.2 2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n(%)]
胃十二指腸潰瘍作為臨床上一類較為常見的急腹癥,起病急、病情重,可能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在確診后需積極給予手術治療,以降低休克及死亡發(fā)生率,而目前應用于臨床工作中最為常見的2種手術類型分別為單純穿孔縫合修補術與胃大部分切除術,均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3-4]。胃大部切除術主要是指通過將大部分的胃體積含有壁細胞的胃竇進行切除,從而減少胃酸的分泌,并達到根除病灶的目的,經大量臨床研究證實,此種治療方法可獲得一定的臨床療效[5]。而單純穿孔縫合修補術則是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將潰瘍進行閉合,并給予治療,但有研究指出,即使采用此種方法治療,仍避免不了復發(fā)或并發(fā)癥的出現,但其手術時間較短,術中出血量較少,安全性更高,且應用范圍較廣,相比于胃大部切除術可應用于體質較差或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患者的耐受性較好[6-8]。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手術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時間更短,復發(fā)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提示采用單純穿孔縫合修補術的療效顯著優(yōu)于胃大部切除術,值得推廣。
[1] 陳獻江.消化性潰瘍并發(fā)癥46例臨床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藥,2009,20(9):65-66.
[2] 孫超.消化性潰瘍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療體會[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9,47(10):190-191.
[3] 田冰.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手術治療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3):134-135.
[4] 楊丹柯.兩種手術方法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臨床療效對比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6):234-235.
[5] 謝小牛.奧美拉唑治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50例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0,31(26):50-51.
[6] 陳文智,杜國平,李國華.老年消化性潰瘍的誤漏診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1,23(2):75-76.
[7] 楊濤,馮麗芬.消化性潰瘍的外科治療進展[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9,47(10):90-91.
[8] 彭有才,張俊文.老年消化性潰瘍1986例臨床及胃鏡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1,39(12):68-6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2.053
遼寧 115000 遼寧省營口市中醫(yī)院 (孫維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