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雯
摘 要:初中語文課本上有許多文章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都發(fā)生在作者被貶謫之后,學的多了,學生不免困惑。本文以劉禹錫、柳宗元兩位文人的遭遇為例,探究他們的作品以及貶謫之路。
關(guān)鍵詞:劉禹錫;柳宗元;貶謫;作品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7-0230-4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97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25課詩詞里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寫到“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學生唏噓不已,被貶二十三年,讓學生難以置信,對此充滿了懷疑和好奇。碰巧緊接著26課就是柳宗元的作品《小石潭記》。這兩位作家正好有著共同的經(jīng)歷,患難之中見真情更是在文壇上留下了一段佳話。因而在學完這兩篇詩文之后我就把他們二人的貶謫經(jīng)歷以及在被貶過程中不同時期的作品整合到一起,上了一節(jié)語文主題學習課,讓學生對他們的經(jīng)歷及作品有整體上的了解,而非零碎的一點。過程大致可分為這樣幾個時期。
一、少年成才
793年,柳宗元、劉禹錫同年赴試,同登進士。那年,柳宗元二十歲,劉禹錫二十一歲。他們有著共同的志向和抱負,從此相識成莫逆之交??上仆醭咽且粋€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頹廢朝廷,劉禹錫、柳宗元等為匡扶大唐社稷,救民于水火,一起參加了主張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團。
二、連遭貶謫
因觸犯到宦官與藩鎮(zhèn)的利益,遭到一批宦官和大臣反對。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聯(lián)合外藩反對改革派向朝廷施加壓力。憲宗即位后打擊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王叔文被殺,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柳宗元被貶為邵州刺史。在被貶的行進途中,又接到朝廷的圣旨,加貶劉禹錫為朗州司馬,加貶柳宗元為永州司馬。兩個人就這樣分別在朗州和永州一住就是十年。
劉禹錫在這段期間,沒有消極悲觀,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作品,學生學過的有《秋詞》:“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反映了他積極豪放的一面。柳宗元則在被貶的10年期間里,接觸到社會的下層,了解民間的疾苦,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現(xiàn)象,寫文章加以揭露。學生知道的有《捕蛇者說》《黔之驢》。山水游記也寫得特別好,最有名的是《永州八記》、詩歌《江雪》。由于這些都被編入了中小學課本里,因此學生一看都感到非常親切,只是以往零散的學習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而已,現(xiàn)在放在一起進行主題學習,學生頓時恍然大悟。
十年之后,朝廷還想起有這么兩個人,于是在815年,劉禹錫與柳宗元等人一起被召回長安,劉禹錫在回京游覽玄都觀時,作《戲贈看花諸君子》“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說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貴們,也不過是自己被排擠出外以后被提拔起來的罷了。這使他的政敵感到非常難受。所以這首詩一出,作者及其戰(zhàn)友們便立即受到打擊報復。
三、柳宗元寧死護友
播州比朗州更遠更偏僻,在當時還是荒涼之地,不適宜人居住。劉禹錫家里還有八十歲老母需要人伺候,若跟劉禹錫一同到播州,如何受得了這苦。柳宗元得知,不禁大哭起來:“愿意拿柳州換播州,即使因此再一次獲罪,至死也不遺憾?!绷谠纯蘖魈?,冒死上書皇上,請求“以柳易播”,與劉禹錫對調(diào)。后經(jīng)大臣們請求,劉禹錫改貶連州刺史。
柳宗元被貶十年,終返朝廷,可是卻無端地受到牽連,被貶柳州,并且也永遠地待在了那個地方,直到去世。不惜拿生命為劉禹錫求情,這是怎樣的生死之交?。≌嬲挠颜x是由衷的信任,是永遠的無私。
這段時期里,劉禹錫的作品有膾炙人口的《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達他高潔傲岸、安貧樂道的情操;《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采用了民間情歌常用的雙關(guān)的手法,含蓄地表達出微妙的戀情,新穎生動,妙趣橫生……
這些耳熟能詳?shù)脑娋鋵W生背是背得滾瓜爛熟,可是沒有結(jié)合背景來學習,例如在學習短小精悍、朗朗上口《陋室銘》時,學生只是從這一篇課文中的幾個句子和老師的講解中得知劉禹錫的高潔品格,如果詳細地知道了他的貶謫經(jīng)歷,在一貶再貶、住所不斷縮小的情況下,仍然不向權(quán)貴低頭,還樂觀豁達地寫下《陋室銘》會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他的傲骨、佩服他不屈不撓的精神。
柳宗元這一時期在柳州,制訂釋放奴婢的辦法,受到廣大貧苦人民的歡迎。興辦學堂,積極地舉辦和發(fā)展文化教育事業(yè);推廣醫(yī)學,禁止江湖巫醫(yī)騙錢害人,并使從不敢動土打井的柳州,接連打了好幾眼井,解決飲水問題;組織閑散勞力去開墾荒地;重視植樹造林,并多次親自參加植樹活動。人們仰慕他的為人和文章,經(jīng)過他親自指點的讀書人,文章都大有進步,人們尊稱他“柳柳州”,其名聲不脛而走。
這兩位文人不愧一身正氣,被貶到偏遠的地方仍然積極進取,幫助地方擺脫落后,為國為民效力。做人就要這樣,在任何時候,不要氣餒,積極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活出有意義的人生。了解他們的人生,比直接告訴學生大道理更能震撼人心。
四、劉禹錫投桃報李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貶謫經(jīng)歷終于結(jié)束,在返京途中寫下了“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流露出詩人豪邁樂觀的胸懷?;ó吷Γ砹谠倪z作,使其得以問世,并收養(yǎng)了柳宗元的一個兒子??梢哉f沒有劉禹錫,也就沒有柳宗元文集的刊行于世。《江雪》《黔之驢》《捕蛇者說》《永州八記》等經(jīng)典美文,可能也會消逝在遠古的天空,不為世人所見,無法被今人吟詠和傳唱。
結(jié)束流放生涯的劉禹錫仍是大膽地堅持自己的政見,雖然現(xiàn)實殘酷而黑暗,但他仍發(fā)出“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雄壯之言,臨終前撰《子劉子自傳》,為早年參加的革新辯護,為王叔文恢復名譽,表明他至死不渝的志節(jié)。
就這樣,一堂課里,我把這兩位詩人的經(jīng)歷及成就融合到一起,學生為劉禹錫不屈不撓的傲骨而感慨,為柳宗元對朋友的真摯情誼而感動,學生在他們的故事中學到了什么叫真摯的友誼,什么是高貴的品格,什么是真正的人生!
由此觀之,語文課上進行主題資源的整合學習,在初中階段是十分必要的。
[責任編輯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