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倚 恒
?
克勞德·洛蘭
撰文|倚恒
《有舞者的風景》(Landscape with Dancing Figures)(1648年),油畫,洛蘭
“平靜的水面上有幾條悠閑的小船,映襯著遠處若隱若現(xiàn)的山脈,兩岸的參天大樹直達天際,陽光透過樹冠鋪灑在地上,農閑了的人們三三兩兩地在草地上休息,有兩人在中間歡歌載舞,不遠處幾只牛羊正緩緩歸來?!边@就是法國畫家洛蘭的作品《有舞者的風景》。畫面中地平線壓得很低,整個畫面遼闊而壯麗,人物所占的比例很小,當陽光灑在舞者的身上,他們的形象鮮活了起來。整個作品透著牧歌式的景致和詩意,充滿生機又給人美好的遐想。
法國風景畫家克勞德· 洛蘭( C l a u d e Lorrain)(約1600—1682年)是17世紀著名的風景畫家,他的作品將大自然賦予了理想與夢幻的呈現(xiàn),他對光線極為敏感,對人物描繪很細膩,他筆下自然質樸又帶著迷夢般色彩的風景畫總能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克婁巴特拉在塔爾蘇斯登岸》(The Disembarkation of Cleopatra at Tarsus)(1642—1643年),油畫 ,洛蘭
洛蘭原名克勞德·熱萊,出生于法國東北部的洛蘭,因而也被稱為洛蘭,1682年卒于意大利羅馬。洛蘭自小家境貧寒,沒受過什么教育。他13歲時隨舅舅前往意大利謀生,后來給一位名叫阿戈斯蒂諾·塔西的畫家作仆人,為畫家洗筆、調顏料,這期間他愛上了繪畫,并決心成為一名畫家。經過長期的努力和不懈的創(chuàng)作,他終于從一個半文盲成長為17世紀最著名的風景畫家之一。在洛蘭的藝術生涯中有大量的海景作品,這些海景畫大都以一些神話傳說為基礎,然而又不拘泥于神話本身的內容,他的畫中人物通常比例較小,以大面積的風景為主,通過人物來表達他對大自然的贊美,表明大自然主宰著人類,描繪出他理想中的大自然。他的作品有《圣烏兒蘇拉的起航》《海港日出》《海港暮日西下》《特洛亞女人們燒毀戰(zhàn)船》《阿波羅和墨丘利在野外》《誘拐歐羅巴》《將克利賽伊斯送回父親身邊的尤利西斯》等。
洛蘭的作品《克婁巴特拉在塔爾蘇斯登岸》作于1642年,這是洛蘭極盛時的作品,現(xiàn)藏于巴黎盧浮宮。作品取材于埃及艷后半神話色彩的故事,克婁巴特拉是埃及人,她性格堅毅、妖媚動人,曾借助羅馬軍隊恢復了自己的王位,又色誘愷撒使其為她重建王朝,打敗托勒密十三世的反對黨,并與羅馬聯(lián)合掌政。愷撒被刺后,羅馬首領安東尼執(zhí)政,克婁巴特拉聽說安東尼要與她共商大事,便帶著豐厚的禮物前往小亞細亞的塔爾蘇斯城(今土耳其境內)。安東尼對她一見傾心,于是放棄了進攻波斯的戰(zhàn)爭,跟她一起回到亞歷山大里亞。這幅作品描繪的便是克婁巴特拉登岸塔爾蘇斯城見到安東尼時的情景。古羅馬的建筑沐浴在落日的余暉中,晚霞照在左上角的帆船上,克婁巴特拉在眾人的簇擁下走上安東尼的駐地。身著紅衣的安東尼前來迎接,兩人見面的一刻,目光相交,安東尼立刻為克婁巴特拉的美貌所傾倒,不由得流露出欣喜的神情。整個畫面呈現(xiàn)出一種理想化的景致,使觀者不由得陷入一種濃濃的懷舊的情感中。
《帕里斯的評判》(The Judgement of Paris)(1645—1646年),油畫,洛蘭
《帕里斯的評判》取材于一個廣為人知的希臘神話故事:英雄阿喀琉斯的父母舉行婚禮,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都應邀前來參加婚禮。嫉妒女神卻沒有受到邀請,她懷恨不已,有意把一個刻著“給最美麗的女神”的金蘋果扔到桌上。女神們都想得到金蘋果,于是,眾神的首領宙斯請正在牧羊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來評判。為得到金蘋果,女神們爭相給王子最好的許諾。天后赫拉許諾讓他成為一個國王,智慧女神雅典娜許諾讓他成為一個最聰明的人。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則許諾讓他娶到全希臘最美的女子。王子把金蘋果給了維納斯,并最終娶到海倫,也由此引發(fā)了希臘人和特洛伊之間長達十年之久的戰(zhàn)爭?!杜晾锼沟脑u判》描繪的正是王子帕里斯評判的場景。畫面上帕里斯身著紅色衣服斜坐在一塊巖石上,看著眼前三位女神爭相向他示好,他伸出右手,像是在指定著大家發(fā)言的次序。身著紅藍衣裙的赫拉高舉著右手正向帕里斯許諾著什么,很有先聲奪人的氣勢。愛神維納斯拉著她的兒子丘比特站在一邊等待。雅典娜則獨自坐在一塊石頭上正俯身觸摸自己的腳,或許她是有意退出了這場角逐,金色的光芒照射著她美麗的身影。畫中人物置身于這充滿著詩意的美麗的風景中,背景是開闊高遠的,左側的山崖的巖壁上長著小樹,泉水從山上流下,形成了一道美麗的瀑布,前方一棵高大且枝葉繁茂的大樹擋住了人們的平視的目光,平衡了畫面的空間感。右側一處開闊地緩緩延伸向遠方,草地上的幾只羊悠閑地吃著草。畫面上所有的景色都漫著一層金色的陽光。這是典型的洛蘭式的詩意的風景,它吸引著觀者的眼睛,也吸引著觀者的心靈。
《示巴女王登船》是取材于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傳說,位于阿拉伯半島西南地區(qū)的王國,女王在位時期約在公元前10世紀。據圣經《舊約》所記載,所羅門王登基時,示巴女王親自率領駝隊,帶著金銀珠寶前去拜見。這幅作品描繪的便是示巴女王上船去以色列拜見所羅王時的情景。黎明,陽光尚未沖破云層,海面被鑲上一條銀色的緞帶,海水閃動著粼粼的波光向遠處延伸,遠處有一座橋頭堡,大船就停靠在橋頭堡的旁邊。近景中眾人簇擁著女王走下臺階,準備乘渡船駛向大船。兩側高大的建筑與大樹形成了對稱感,使畫面更加壯麗。
《示巴女王上船》(Seaport with the Embarkation of the Queen of Sheba)(1648年),油畫,洛蘭
經過不懈的努力,洛蘭的作品越來越受歡迎,并且被爭相摹仿,甚至還出現(xiàn)了偽作。為了防止偽作的出現(xiàn),他開始為自己的每件作品留下翔實的記錄,并訂成一本冊子,里面每一張素描都詳盡地記錄了作品以及與委托人有關的事項,以防產生疑慮時有據可查。這本冊子取名為《真實之書》(Libro dei Verito),拉丁文名是《Liber Veritatis》。洛蘭的作品風行一時,成為當時羅馬王公貴族爭相購買的對象,據傳記家巴爾迪努亞回憶:“除非是親王或高級神甫,或由他們推薦并肯出重金長時間等待的人,否則誰也別想買到洛蘭的畫?!?由于他的鉆研和不懈的努力,風景畫成為一門崇高且學問高深的藝術,對后世的風景畫家?guī)砩钸h的影響。英國著名風景畫家透納就深受洛蘭影響。透納認為洛蘭的作品構圖優(yōu)雅,把古典與當下、場景與敘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風景畫的典范,是風景畫的精髓。透納第一次見到洛蘭的作品便被深深折服了,洛蘭對光線的微妙把握對透納影響很大。
洛蘭的作品不但繼承了以往優(yōu)秀風景畫師的優(yōu)點,還加入了個人的情感以及宗教 、哲學理念,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洛蘭式理想派田園牧歌的世界。以至于后來的歐洲人常常以洛蘭的作品為范本來尋找或是修建洛蘭式的風景園林。洛蘭的一生多在意大利度過,他一生都醉心于海景和意大利自然景色的描繪。而作為一個異鄉(xiāng)客,洛蘭對意大利乃至整個歐洲的“理想派”風景畫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