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洪輝
摘 要:體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則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方式令人深思,值得大家反省。了解我省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情況,提高農村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推動農村中小學學校體育發(fā)展與體育教學的進步,是我省整個體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河南省;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農業(yè)大省,農村中小學生人數(shù)占全省中小學生人數(shù)80%,農村學校體育就成了河南省學校體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部發(fā)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顯示,農村地區(qū)的青少年出現(xiàn)了嚴重的身體素質欠佳的現(xiàn)象。因此,發(fā)展農村學校體育,改善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是十分必要的。
改革開放30年以來,河南省農村經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部分農村教育現(xiàn)狀得到一定的改善,學校體育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是地區(qū)還存在著體育課開展比較難,體育教師兼職的多,場地小,器材少,缺乏教材等情況,由此可見農村學校體育面臨的困難依然是不小的難題。
一、河南省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
(一)學校體育課開課情況。體育課是學校進行體育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學校體育工作的主要通過體育課來完成。河南省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課以每周兩節(jié)課居多,在一些經濟比較落后的地方,農村小學沒有開設體育課(主要原因是教師配備不夠,場地不足,器材不足),與國家教育部規(guī)定的1—2年級每周4課時,3--9年級每周3課時相差甚遠。有的地方雖然開設了體育課,但是學生根本就沒有《體育與健康》課本,教師也沒有《體育教學大綱》。經常出現(xiàn)“一節(jié)課,兩個球,老師學生都自由”的“放羊式”上課。有的學生中學畢業(yè)都沒有上過體育課,連最基本的隊列練習都不會,以上現(xiàn)象說明農村中小學對體育教育工作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不夠。
(二)學校體育教學的觀念落后。雖然已經實施了多年的素質教育,但是效果卻并不明顯。素質教育的口號在我國已經提出了近30年,但是教育觀念滯后,表面上提倡素質教育,實質上仍是應試教育,理論與現(xiàn)實有較大差別。有相當一部分的領導和學生家長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認識,認為上體育課就是玩耍,就是蹦蹦跳跳,玩玩樂樂,還有一部分家長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認為上體育課就是“不務正業(yè)”。久而久之,出現(xiàn)了體育課上其他科的現(xiàn)象,成為了其他科目的附屬品,喪失了體育教學的功能,極大阻礙了學校體育的發(fā)展。
(三)教師業(yè)務水平低,專業(yè)教師少,師資力量短缺。河南省農村地區(qū)的中小學體育教師缺額在一半左右,專業(yè)體育教師非常匱乏,體育教學一般由其他學科教師負責,體育教研活動難以正常開展。部分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隨意性較大,教學內容不全面、不具體、實用性差,直接影響了體育課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制定各種體育計劃和如何上好體育課沒有清晰的認識,更談不上改革創(chuàng)新。
(四)學校的教學場地與體育器材的嚴重不足。體育經費的投入是開展學校體育教學的保障,場地和設施是上好體育課的物質基礎,是上體育課的重要保障。盡管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農村中小學體育場地、設施建設,但在實際執(zhí)行中卻不盡人意,農村中小學的體育教學條件和城鎮(zhèn)學校還存在很大差距。一些村級學校,甚至連乒乓球臺,籃球場地都沒有,缺乏必要的場地與器材,有限的體育課效果很不理想。同時廣大農村中小學經費不夠,體育器材嚴重不足,很多學校沒有經費去購買,甚至有的學校領導也不重視,就是有錢也不會讓學校購買體育器材。大部分學生認為學校的體育活動器材太少,不能滿足正常上課的需求。
(五)課外體育活動難以保證。早操與課間操是學校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普通中小學,每周安排3次以上的課外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1小時的體育活動”,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河南省農村中小學大多數(shù)都能進行課間操活動,也有部分學校開展早操活動,但是效果不理想。還有個別的農村中小學,由于受到作息制度,學校的地理位置的影響,兩操開展比較困難。開展課外體育活動較差,每天1小時的體育活動的時間很多學校不能得到保證。
二、河南省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對策與建議
(一)提高教育行政部門的意識,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學校領導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認識到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認真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全面推動農村體育教育工作的發(fā)展,意識到開展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性。加大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內容改革的力度,更新現(xiàn)代學校體育觀念,提高體育課的“素質教育”意識和質量。各級領導應給予體育教師和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待遇,提高農村體育開課率。教師應該正確引導使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合理的進行體育鍛煉,以促進身心全面發(fā)展。
(二)加強體育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加大課余體育開展力度。沒有一批技術過硬的體育教師,就不可能提高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教育主管部門要把體育院校畢業(yè)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吸收到教師隊伍中來,學校要用好現(xiàn)有的體育教師,做到專職專用,要克服體育教師不帶體育課的現(xiàn)象。狠抓教師培訓,更新思想,更新觀念,轉變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行為,可選擇去專門的師范院校進行學習、進修,或者是參加省、市組織的培訓課,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合理選配教材與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徹底改變“考什么”就“教什么,練什么”的功利思想和短期行為,改變以前體育教師“上課——解散——集合——下課”的陳舊模式。體育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徑,所以應將健康的理念一直貫穿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認真上好早操、課間操、眼保健操,搞好課外體育活動,使課外體育活動多樣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外體育中來,確保學生每天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超過1小時,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三)加大對體育場地、體育器材的投入。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重視農村中小學的體育教育,切實了解農村學校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想辦法加大體育經費投入力度,為學校配備滿足體育教學所需的體育教學用品與器材。不少鄉(xiāng)村開始建設籃球場、乒乓球場,這些體育設施完全可以通過整合,為學校體育教學所用,解決場地缺少的問題。
農村小學經濟條件不好,體育教師要因地制宜,采用新型教學手段,擴展體育教學空間,利用農村特有的資源,發(fā)揮農村的優(yōu)勢,開動腦筋,巧妙運用身邊常見的物品充當活動器材,不僅能彌補農村小學體育器材不足的現(xiàn)狀,同時能激發(fā)學生的活動興趣。為學生的需要提供服務。
(四)增強農村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觀念。應該讓農村中小學樹立體育鍛煉的觀念,將體育鍛煉融入生活的細微之處,與家長結合,主動創(chuàng)造機會,將鍛煉貫穿在生活中,不單純依賴學校的體育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在尊重學生個體興趣的基礎上,想辦法、花心思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并引導學生科學的體育鍛煉方式,把過去的“要我學”、“要我練”,變成“我要學”、“我要練”,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中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基本技能。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體能發(fā)展。
學校應加強宣傳教育,采取各種形式,廣泛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宣傳,并加強對學生的體育價值觀、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刻苦鍛煉的精神。
總結:只有提高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的管理意識,轉變體育教學觀念,營建良好的學校體育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參與意識,掌握體育知識,運動技能,提高體育教學效率,以促進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傊?,只有社會各階層都提高了對學校體育工作的認識,農村中小學體育課的現(xiàn)狀才能有希望得到好轉。
參考文獻:
[1] 于向,馬躍琪.我國農村初中、小學體育現(xiàn)狀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9期.
[2] 張苓.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困境與對策芻議[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