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鋒 范榮 王學林 張雪彬 曹明 楊光華
摘要:為了篩選出適合海南地區(qū)種植的厚皮甜瓜新品種,以從全國各地廣泛征集而來的180個甜瓜品種為試驗材料,對其抗性、產(chǎn)量、品質(zhì)等方面的主要農(nóng)藝性狀進行比較。結(jié)果表明,光皮甜瓜中‘S35‘蜜世界‘S41‘D13‘玉姑‘S66‘欣源欣紅瑞‘欣源紅寶‘D11‘甜瓜14001號等品種綜合表現(xiàn)較突出,網(wǎng)紋甜瓜中‘Q5‘T1‘y-14‘欣紅密25號‘sy-m402‘西州密25號‘S49‘S72‘S78‘S77‘S48等品種綜合表現(xiàn)較突出,該21個甜瓜品種可在海南進行推廣試種。
關鍵詞:厚皮甜瓜;品種;比較
Evaluation of muskmelon cultivars in Sanya during 2014-2015
YANG Xiaofeng1,2,F(xiàn)AN Rong1,2,WANG Xuelin1,ZHANG Xuebin1,CAO Ming1,YANG Guanghua1,2
(1. Sanya Science & Technology Academy for Crop Winter Multiplication/Hainan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Crop Winter Multiplication and Breeding,Sanya 572000,Hainan,China;2. Sany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tation for National Watermelon and Melon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Sanya 572000, Hainan,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the muskmelon varieties which is suitable to be planted in Hainan, 180 melon varieties all over the country were col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o compare their main agronomic traits including resistance, yield and quality.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varieties including‘S35,‘Sweet World,‘S41,‘D13,‘Yugu,‘S66,‘Xinyu? anxinhongrui,‘Xinyuanxinhongbao,‘D11and‘Melon 14001were better in all the smooth skin melons, and the variet? ies including‘Q5,‘T1,‘y-14,‘Xinhongmi No. 25,‘sy-m402,‘Xizhoumi No. 25,‘S49,‘S72,‘S78,‘S77and‘S48were better in all the netted melon. The above 21 melon varieties could be extension in Hainan province.
Key words: Muskmelon;Variety;Evaluation
海南厚皮甜瓜設施栽培起步較晚,1995年吳明珠院士采用大棚生態(tài)型無土栽培方式使得新疆哈密瓜在海南三亞種植成為可能,經(jīng)濟型設施栽培技術促進了厚皮甜瓜在海南的大面積推廣,成為當?shù)剞r(nóng)民致富途徑之一[1-2]。但隨之而來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如品種單一、特色品種少、品牌名稱雜、病蟲害嚴重、設施栽培條件下品種質(zhì)量下降等問題,因此適合海南當?shù)卦O施栽培的甜瓜新品種的篩選也就顯得尤為重要[3-4]。
海南(國際)西甜瓜品種展示會從2008年開始舉辦,連續(xù)多年承擔著海南甜瓜品種篩選任務,取得較好的成效[5-8],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國內(nèi)較有影響力的西甜瓜良種示范展示平臺。針對海南現(xiàn)有甜瓜生產(chǎn)中存在的問題,按照不同類型的甜瓜品種特點與生產(chǎn)需求,2014年筆者共征集了180個不同類型的厚皮甜瓜新品種(包括77個光皮類型和103個網(wǎng)紋類型)進行海南(國際)甜瓜新品種展示與比較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合海南當?shù)胤N植的優(yōu)良甜瓜新品種。2015年3月由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國家西甜瓜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三亞綜合試驗站、海南省種子管理站、三亞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共同組織相關專家、種子提供單位的代表、甜瓜種植大戶等對參試品種進行了現(xiàn)場觀摩和鑒評,收到較好的效果。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參試光皮甜瓜品種共77個(其中包括白皮類型37個,黃皮類型40個),網(wǎng)紋甜瓜品種共103個(其中哈密瓜類型88個,其他類型15個),部分甜瓜品種名稱或代號及供種單位信息見表1。
1.2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qū)新村田洋三亞市南繁育制種科技示范園進行,栽培設施為WSSG-6430連棟溫室,覆蓋PO膜和40目防蟲網(wǎng),膜下滴灌。試驗地前茬作物為水稻,土壤質(zhì)地為黏性土,肥力中等,每667 m2施生物有機肥1 000 kg,挪威硫酸鉀復合肥(15-15-15)50 kg,生石灰25 kg。行距1.2 m,株距0.5 m,采用吊蔓栽培,單蔓整枝,第12~15節(jié)坐果,留單瓜。
1.3試驗方法
兩種類型甜瓜均于2014年12月9日播種,12月25—26日定植,1月27日至2月2日授粉。全生育期施肥、灌水和病蟲害防治等管理同當?shù)厣唐诽鸸仙a(chǎn)。果實成熟后,分光皮組和網(wǎng)紋組分別鑒定,光皮類型甜瓜于2015年3月12—13日鑒定,網(wǎng)紋類型甜瓜于3月17—18日鑒定,每個品種隨機選取3個樣本對其果實相關性狀進行測定并分析。測量的指標主要包括果實顏色、果肉顏色、果形指數(shù)、果肉厚度、中心與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單果質(zhì)量等。果實縱徑、橫徑和果肉厚度用直尺測量,并計算果形指數(shù)(果實縱徑/果實橫徑);中心和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式折光糖度計測量;單果質(zhì)量用電子稱測量。
2結(jié)果與分析
2.1光皮甜瓜
參加本次品種比較試驗的光皮甜瓜品種共77個,其中白皮類型和黃皮類型數(shù)量分別為37個和40個;果肉顏色分為白色、橘紅色和綠色,比例約為2∶2∶1,分別為32個、30個和15個;果形指數(shù)較小,主要集中在1.0~1.3范圍,果實形狀以圓形為主。
2.1.1白皮類型光皮甜瓜試驗結(jié)果表明,37個參試品種的裂果率0~100%,平均為9.8%,其中有20個品種抗裂果性較好,表現(xiàn)為完全不裂果,10個品種裂果率在10%以上,占該類型甜瓜品種數(shù)的27.0%,‘S45抗裂果性最差,表現(xiàn)為全部裂果?!甅1410有淡香,表現(xiàn)出早熟性狀,授粉后31 d開始脫蒂,后期全脫蒂。參試品種單果質(zhì)量最小的‘S43為0.8 kg,最大的‘M-13003為2.9 kg,并且‘S35和‘D13顯著大于‘蜜世界‘S41和‘玉姑;果實縱徑12.0~26.6 cm,果實橫徑11.1~16.7 cm,果形指數(shù)1.0~1.8且‘S35大于‘蜜世界、‘D13大于‘S41和‘玉姑,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果肉厚度2.9~ 5.3 cm,‘S35和‘玉姑顯著大于‘S41;種腔大小3.6~7.3 cm,‘D41和‘D13顯著大于‘S35和‘蜜世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19.0%,‘S41‘D13‘玉姑顯著高于‘S35和‘蜜世界,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7%~11.1%,‘S35‘蜜世界‘S41‘D13‘玉姑5個品種間無顯著性差異。白皮類型光皮甜瓜‘S35‘蜜世界‘S41‘D13‘玉姑等品種綜合表現(xiàn)較突出(表2)。
2.1.2黃皮類型光皮甜瓜試驗結(jié)果表明,40個參試品種裂果率0~65.0%,平均為8.6%,其中有23個品種抗裂果性較好,表現(xiàn)為完全不裂果,4個品種裂果率在10%以上,占該類型甜瓜品種數(shù)的10.0%,‘S67抗裂果性最差,裂果率為65.0%。參試品種單果質(zhì)量最小的‘D10為1.0kg,最大的‘y-4為3.8 kg且‘S66>‘甜瓜14001號>‘欣源紅寶、‘D11>‘欣源欣紅瑞,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果實縱徑12.4~ 27.5 cm,果實橫徑11.5~17.9 cm,果形指數(shù)為0.9~ 2.2且‘甜瓜14001號>‘欣源紅寶>‘S66和‘欣源欣紅瑞和‘D11,并且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果肉厚度1.9~6.2 cm,種腔大小4.0~7.7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0%~17.9%,‘甜瓜14001號顯著高于‘S66‘欣源欣紅瑞‘欣源紅寶和‘D11,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7%~9.7%,‘S66‘欣源欣紅瑞‘欣源紅寶‘D11‘甜瓜14001號5個品種間無顯著性差異。黃皮類型光皮甜瓜‘S66‘欣源欣紅瑞欣源紅寶‘D11‘甜瓜14001號等品種綜合表現(xiàn)較突出(表3)。
2.2網(wǎng)紋甜瓜
參加本次品種比較試驗的網(wǎng)紋甜瓜品種共103個,其中主要為哈密瓜的甜瓜類型,共88個,其他類型15個;果皮顏色主要分為黃色52個,綠色36個,白色7個,其他顏色8個;果肉顏色主要為橘紅色,共有93個,白色和綠色分別為6個和7個;哈密瓜類型甜瓜果形指數(shù)較大,80%以上的甜瓜品種果形指數(shù)大于1.5,果實形狀以橢圓為主,其他類型網(wǎng)紋甜瓜果形指數(shù)較小,集中在1.0~1.7,以圓形為主。
2.2.1哈密瓜類型網(wǎng)紋甜瓜試驗結(jié)果表明(表4),88個參試品種裂果率0~100.0%,平均為33.6%,其中有21個品種抗裂果性較好,表現(xiàn)為完全不裂果,53個品種裂果率在10%以上,占該類型甜瓜品種數(shù)的60.2%,并且‘S6‘S14等6個品種裂果率為100.0%。參試品種單果質(zhì)量最小的‘S7為0.9 kg,最大的‘S1442為3.5 kg,‘y-14>‘西州密25號和‘sy-m402、‘Q5>‘欣紅密25號>‘T1;果實縱徑15.1~29.2 cm,果實橫徑11.0~19.6 cm,果形指數(shù)1.2~2.1,‘y-14>‘T1>‘欣紅密25號,并且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果肉厚度2.5~6.7 cm,‘sy-m402顯著大于‘T1和‘欣紅密25號,種腔大小4.0~6.8 cm,‘sy-m402>‘y-14>‘T1,差異顯著;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6%~17.9%,‘y-14‘欣紅密25號‘sy-m402‘西州密25號顯著高于‘Q5,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9%~12.7%,‘T1‘Q5顯著高于‘sy-m402‘y-14‘西州密25號‘欣紅密25號。哈密瓜類型網(wǎng)紋甜瓜‘Q5‘T1‘y-14‘欣紅密25號‘sy-m402‘西州密25號等品種綜合表現(xiàn)較突出。
2.2.2其他類型網(wǎng)紋甜瓜試驗結(jié)果表明,15個參試品種裂果率范圍在0~100.0%,平均為24.8%,其中有5個品種的抗裂果性較好,表現(xiàn)為完全不裂果,7個品種裂果率在10%以上,占該類型甜瓜品種數(shù)的46.7%,并且‘甜瓜1302號‘甜瓜1304號裂果率為100.0%。參試品種單果質(zhì)量最小的‘甜瓜1303號為1.0 kg,最大的‘S70為3.2 kg,且‘S72>‘S48>‘S49、‘S78>‘S77,‘S72與‘S77之間差異達到顯著水平;果實縱徑13.1~22.2 cm,果實橫徑12.2~17.9 cm,果形指數(shù)1.0~1.7,其中‘S49顯著大于‘S77;果肉厚度3.2~5.6 cm,其中‘S72顯著大于‘S49;種腔大小3.9~6.9 cm,‘S49‘S48‘S72顯著高于‘S78‘S77;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18.3%,‘S48‘S77顯著高于‘S49,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6%~11.1%,‘S78‘S77顯著高于‘S49‘S72‘S48。其他類型網(wǎng)紋甜瓜‘S49‘S72‘S78‘S77‘S48等品種綜合表現(xiàn)較突出(表5)。
3結(jié)論與討論
總體來看,網(wǎng)紋甜瓜裂果率高于光皮甜瓜,并且在網(wǎng)紋甜瓜中,黃皮類型甜瓜裂果率高于其他皮色的網(wǎng)紋甜瓜,在光皮甜瓜中,白皮與黃皮類型光皮甜瓜裂果率相差不大。網(wǎng)紋甜瓜以橢圓果形居多,而光皮甜瓜則多為圓形。網(wǎng)紋甜瓜各品種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3.8%,光皮甜瓜各品種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3.9%,兩者差異不大,但在網(wǎng)紋甜瓜中,綠皮類型的網(wǎng)紋甜瓜普遍高于其他皮色的網(wǎng)紋甜瓜;在光皮甜瓜中,白皮類型光皮甜瓜高于黃皮類型的光皮甜瓜。網(wǎng)紋甜瓜果肉顏色為橘紅色的品種占90%以上,質(zhì)地大多脆肉型;光皮甜瓜果肉顏色分為白色、橘紅色和綠色,比例約為2∶2∶1。
不同甜瓜品種全生育期差異很大,針對各品種特性分別適時采收,是提高品質(zhì)的關鍵措施之一。采收過早,果實含糖量低,香味差;采收過晚,果肉組織分解變軟,含糖量降低,且不耐貯運[9]。但由于本試驗征集的甜瓜品種數(shù)量大,因此采取的是集中播種、集中采收的方法。對甜瓜全育期不同的品種集中采摘后進行品質(zhì)鑒定,所統(tǒng)計的裂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質(zhì)地等性狀可能與最佳特性有一定差異,故本試驗相關數(shù)據(jù)只做參考。
根據(jù)甜瓜品種比較試驗中各品種的綜合表現(xiàn),篩選出表現(xiàn)較好的光皮甜瓜新品種10個,其中白皮類型5個,黃皮類型5個;篩選出表現(xiàn)較好的網(wǎng)紋甜瓜新品種11個,其中哈密瓜類型6個;其他類型5個:可以在海南適當面積的推廣。同時,種植戶可根據(jù)自己的生產(chǎn)經(jīng)驗和市場行情及需求等綜合考慮,合理種植各種類型的甜瓜新品種,以滿足市場對多元化產(chǎn)品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吳明珠,伊鴻平,馮炯鑫,等.哈密瓜南移東進生態(tài)育種與有機生態(tài)無土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00(28):83-88.
[2]伊鴻平,吳明珠,馮炯鑫,等.中國新疆哈密瓜資源與品種改良研究進展[J].園藝學報,2013,40(9):1779-1786.
[3]曾德輝,羅微.海南厚皮甜瓜無土栽培技術[J].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2005,25(4):30-33.
[4]王敏,梁振深,馮學杰.海南省厚皮甜瓜設施栽培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中國瓜菜,2009,22(3):64-65.
[5]柳唐鏡,李勁松,韓曉燕,等. 2008-2009年度海南省甜瓜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中國瓜菜,2009,22(3):30-32.
[6]柳唐鏡,王鎮(zhèn),李勁松,等. 2009-2010年海南(三亞)甜瓜品種比較試驗[J].中國瓜菜,2010,23(5):36-38.
[7]王鎮(zhèn),李勁松,柳唐鏡,等.海南光皮甜瓜品種比較試驗[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1(2):273-276.
[8]楊光華,范榮,王學林,等.海南厚皮甜瓜品種比較試驗[J].中國瓜菜,2014,27(增刊):77-79.
[9]焦自高,王崇啟,董玉梅.厚皮甜瓜成熟瓜的標準與采收期[J].山東蔬菜,199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