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 郭 蕾
『塞』不進課堂的『新理念』
◇特級教師 郭 蕾
2002年,新課改啟動不久,作為年輕教師的我,腦子里塞滿了聽來的新名詞:“改變教學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多學科整合”“課程資源開發(fā)”……我摩拳擦掌,就等著一次機會,讓它們一一在課堂綻放了。
機會說來就來,我被選上代表學校參加區(qū)新教師賽課,抽到的參賽課文是《觀潮》。我滿懷斗志地開始了備課,研讀課文,收集資料,觀看大潮。隨著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的不斷深入,那些儲存在大腦中的新理念也似潮水般涌來,一度讓我感到熱血沸騰。
不久,設計初具藍圖,確定了三大環(huán)節(jié):課始,展示錢塘江大潮的圖片和影視畫面,用于體現(xiàn)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課中,小組合作研讀課文,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錢塘江大潮的雄奇魅力,可以是唱歌、畫畫、形體表演、朗誦等,以體現(xiàn)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多學科整合的理念。課尾,進行拓展學習,鏈接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其他詩文,體現(xiàn)大語文觀的理念。試講了兩次,滿以為新理念下的“三高”(高容量、高情緒、高參與度)設計會得到領導的賞識,不承想?yún)s遭到了委婉的批評?!靶」媚?,有創(chuàng)新意識是好的,可別只為了趕時髦,忘掉了語文學習的根本方法?!睂W校德高望重的張?zhí)丶壟呐奈业募?,既是安慰又是提醒?/p>
接下來的備戰(zhàn),就是每個新教師再熟悉不過的程序了:聽,傾聽有經(jīng)驗的老師研讀文本,設定目標;記,盡量記下每個老師的經(jīng)驗之談,融合成一份完整的教案;練,一次次試講,將聽來的變成自己能做出來的。幾番修改,最終確定了《觀潮》一課以讀代講的設計理念,引導學生在各種形式的讀中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不得不承認,新的設計,回歸了語文學習的本真,學生在讀中體悟了文本內(nèi)容,在讀中感受了文本語言。
可是,我的新理念呢?我不甘心。
順學而導是那時提得最響的教學策略。當年的我膚淺地將它理解為課堂上學生提到哪段就教學哪段,并在《五彩池》一課教學中成功實施過。不同的是,《五彩池》一文是由并列段落組成的,先教學哪段都行;而《觀潮》一課是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進行的有序描寫,要想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順著作者的描寫想象畫面是最好的辦法。既然文本無法實施提到哪段教學哪段,那就只有在課堂上找學生來實現(xiàn)順學而導了。
主意打定,我開始了新一輪的實戰(zhàn)演練。明知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十有八九都會畫出潮來時的壯觀語句,而我需要的第一個發(fā)言內(nèi)容是潮來前的語句,這樣才能使教學順學而導地開始。于是,定人成了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關鍵。每當學生開始自主學習時,我就快速地穿梭于其間,四處尋找勾畫潮來前語句的學生。如果有幸找到一位,就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俯下身來,又是稱贊,又是煽情:“我看了那么多同學的勾畫,就只有你勾畫了這一句,老師待會兒就請你第一個發(fā)言喲!”可是,大多數(shù)時間里根本找不到這根救命稻草。怎么辦?主動出擊,找一位面相“可靠”的學生,俯下身來,啟發(fā)加鼓勵再加煽情。
正式賽課了,我如法炮制?!罢埡竺婺俏荒泻簛砗臀覀兎窒泶鸢??!焙衾?,一下子站起來兩個男孩兒。先前定下的“可靠”男孩兒,果然是個小紳士:“老師,就讓他回答吧?!闭f完,他竟不給我留半秒鐘的挽留機會就坐下了。尷尬的我傻傻地站在講臺上,硬著頭皮開始了接下來的順學而導……
硬塞進課堂中的新理念,終究未能成為課堂的“亮點”。這次失敗的賽課,敦促我悟到,真正的順學而導,是順應“文”理,順應“學”理,考驗的是教師面對學生真實學習過程的勇氣,體現(xiàn)的是教師引導學生有效學習的智慧。任何新理念,只有深刻地理解它,使它變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才能為己所用,才能自然地流淌于課堂,也才能成為教學設計的“亮點”。
(作者單位:重慶南岸區(qū)珊瑚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