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康優(yōu)
古代酒價,是一個眾說紛紜的有趣話題?!秾W(xué)齋占嘩》記載,宋真宗問宰相丁渭:“唐朝時酒價多少?”丁渭說:“每升三十文錢?!闭孀趩柛鶕?jù)何在?丁渭引杜甫詩句的“速來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為證。宋真宗十分高興,覺得丁渭很有學(xué)問。
但是李太白卻有“金樽美酒斗十千”之句。一云一斗三百錢,一云一斗十千錢,李杜為同時代之人,所講酒價為何懸殊如此呢?有人戲言道,太白講的是“美酒”,老杜太窮??赡芰实怪H,饑不擇飲,乃于村店茅舍醉飲也!
其實(shí),“十千一斗”乃是用典。白居易與劉禹錫的詩中,也有“更把十千沽一斗”之句。據(jù)《神仙傳》,漢桓帝時(公元147-167年),王遠(yuǎn)過吳胥門,以千錢與余杭姥酤酒,得酒五斗,則每斗酒二百錢。魏文帝曹丕在《典論》中論述說,漢靈帝末年(公元188年),百司湎酒,一斗值千文。曹植曹丕為兄弟,曹植詩句中“一千一斗”,當(dāng)是詩人夸大的寫法了。李白、白居易詩,當(dāng)亦如此。所以,歷代的酒價,最貴時,大約一斗值一千文,極賤時,大約一斗值四十文。
至于杜甫詩中的酒價,一斗三百錢,是否即符合史實(shí)呢?唐書《食貨志》載,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禁民酤,置市釀酒,斛收值三千。即是每斗收三百錢了。但這時已是杜甫死后12年的事了。不過楊松介《談藪》中記述說,北齊盧思道曾經(jīng)說過,長安酒賤,斗價三百。這樣看來,無論寫實(shí)還是用典,杜詩“斗酒三百錢”,都是有所依據(jù),而非信口雌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