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研婷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高中聲樂教學的有效途徑,認為應該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措施,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校和社會共同關注聲樂教育發(fā)展,以提高聲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應,全面提高學生聲樂演唱水平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繼續(xù)學習和演唱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聲樂教學; 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0-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63
聲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學生掌握有效知識量(即掌握演唱方法和技巧)的程度達到了有效教學時間和總教學時間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聲樂潛能。注重聲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聲樂教師應該追求的目標。
一、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程價值的具體性體現(xiàn),是學生在學校和教師指導下,其音樂學習活動具體的行為變化表現(xiàn)和階段性、特殊性的學習結果。有效教學的研究成果也肯定了教學目標設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為教學目標的合理設定是有效教學的要素之一。因此,確立科學的教學目標,不但能夠指明確音樂教學方向,提出音樂教學任務,確定音樂教學方式,調節(jié)與改進教學的操作過程和方法,同時還能夠明示音樂教學計劃,界定音樂教學范圍,規(guī)范音樂教學進度,提出教學要點,檢測與評價教學的實施過程與效果。因此,科學合理地確定音樂教學目標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fā)展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學生只有在親密、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才能對學習產(chǎn)生一種安全感,并能真實地表現(xiàn)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也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美好的課堂氣氛是教學成功的一半,教學中應采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是朋友、合作伙伴的關系,需要有一種愉悅、和諧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到音樂課堂之中,增強音樂表現(xiàn)的自信心,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結精神。課堂上多一份關愛、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包容、少一份批評。這樣,學生才會喜歡音樂教師,喜歡上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懷著對學生的愛和對知識的愛的感情向學生傳授知識,應用知識。學生需要知識,更需要積極的熱情。教師的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真誠的話語,都能深深地打動學生、感觸學生,瞬間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在輕松、愉悅、充滿愛的空間里學習,他們的情感思維才能得到釋放,他們才能更好地展開自己的雙翅,到知識的世界里自由地翱翔。
三、注重基礎訓練
高中聲樂教學不同于先前的音樂課程教學,它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和專業(yè)性,所以對于學習音樂的學生而言,這是自己音樂生涯的起始階段。學習任何事物的開始都是最難的,音樂的入門也是如此。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基礎的練習,從自然聲區(qū)開始練習,循序漸進加強學習;教會學生最基本安全的發(fā)聲方法,避免學生盲目練習,對聲帶造成損傷;糾正學生發(fā)音,保證吐字清楚,發(fā)音正確等。在教學期間避免學習內容單一,應豐富學習內容。選擇歌曲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各種音樂,加深對音樂的認識,避免學習過度單一的模仿流行音樂演唱。只有打好基礎才能保證音樂課程的順利學習,所以發(fā)聲方法、吐字、樂理等基礎的練習至關重要。
四、加深理解、鼓勵創(chuàng)新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都是教師灌輸、學生記憶,學生缺乏主動性和自主性,而新課程要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自主學習,所以,要提高高中聲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從研究學生自身出發(fā)。首先,由于現(xiàn)在很大一部分學生選擇聲樂課程是為了應對越來越大的升學壓力,所以,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制定學習內容。其次,教育學生了解每一首歌曲的內涵與表達的感情,加深學生對所學歌曲以及音樂的理解。再者鼓勵學生對歌曲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把歌曲變?yōu)樽约旱墓适?。最后,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行為,教育學生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高中聲樂教學的音樂不應該僅僅停留著對經(jīng)典、對名曲的學習和模仿上,更重要的是將音樂變成學生生活重的一部分。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情感理解、增強學生音樂的感染力、加強學生舞臺表演的歷練、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 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高中聲樂教學的有效性。
五、聲樂教師必須具有“對癥下藥”的能力
每一位聲樂學生在聲樂學習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歌唱發(fā)聲技巧和歌唱藝術表現(xiàn)上的問題。聲樂教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師生合作的過程。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和運用有效的訓練手段逐步解決問題,是聲樂教師需要認真研究的教學課題。我們不妨把聲樂教師比喻為醫(yī)生,把學生比喻為患者,教師用聽覺去判斷學生的歌唱發(fā)聲,就相當于醫(yī)生通過望、聞、問、切和運用先進的儀器為患者診斷出病因。聲樂教師用有效的訓練手段解決學生的問題則相當于“對癥下藥”。
六、充分地利用課堂評價
課堂評價是為了引導學生更準確地學到知識,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所以評價的前提是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怪異、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成果。同時,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他們更了解課堂評價與學生之間的重要關系。在課堂上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課堂,并樂于參與。評價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才是評價的最終目的。
教無定法,教師必須開動腦筋,找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善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先進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好像不同人有不同的口味一樣,教師就要設計出符合不同學生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