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舒婷是21實際最具代表性的女詩人,其一首《致橡樹》在當時的文壇上頗具影響力,人們紛紛對其進行解讀。這是一首被稱為女性的愛情宣言的詩篇,代表了作者對女性的人文主義關懷以及她本人的愛情觀。本文將從分析整個詩篇入手,著重分析其中所體現出來的女性的獨立精神以及平等思想,肯定了女性的主題地位以及價值,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詩人的愛情觀。
【關鍵詞】舒婷;《致橡樹》;愛情觀
19世紀70年代末,詩壇出現了一種新的詩歌潮流,即朦朧詩。其中舒婷就是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一,在她的詩歌中也就自然而然地體現了朦朧詩的特征:運用大量朦朧的意向來充實詩歌的內涵,肯定人的主題地位以及自我價值。在舒婷的《致橡樹》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詩人作為女性所具備的溫柔、多情、柔美的美好品質,同時更重要的是代表了現代女性身上的獨立精神以及堅韌的品格。這種精神體現在詩篇中,就是詩人所提倡的愛情觀,詩人將呼喚女性的平等和獨立意識與愛情兩者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促進了當時女性的覺醒,對女性新的愛情觀的認識都產生著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
一、《致橡樹》詩歌解析
愛情是任何時代文學作品中都離不開的主題,然而不同的作家對于愛情的理解是千差萬別的。我們中國古代的女性對待愛情是將自己作為男人的附屬品,她們是依附于男性而存在的,這樣的愛情是沒有任何平等可言的。而舒婷的《致橡樹》一詩卻是完全相反的,它高度地重視了女性的主體地位,強烈地呼吁女性的平等地位以及自我價值。這一點與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緊密相連的,當時處于文革剛剛結束的時期,詩人們內心中都含有一種宣泄及解脫的情緒,各種解放自我、實現自我,呼喚平等和自由的心態(tài)一觸即發(fā)。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舒婷以作為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敏感,懷著對女性的關懷寫下了這篇具有影響力的詩篇。在詩中,詩人運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的意向,如:凌霄花、鳥兒、泉源、險峰等等,然而詩人對這些意象顯然是持著批判的態(tài)度,因而它們是依附著別人而生存的,這些意象顯然指的是愛情中沒有自我的女性。詩人就是要通過這首詩來喚起女性的獨立意識,就像是詩人在詩中提到的“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顯示了詩人對女性平等地位的呼吁,它告訴女性自己應該為自己活著,不需要成為他人的陪襯,應該努力地追求自我的價值。詩人借助這首詩反映了自己的愛情觀,不僅要求能夠互相理解和信任,還需要女性在其中維護自己平等地位,這一點正與當代女性的特征相符合。
二、平等獨立的愛情觀,追求男女之間純粹而又真摯的愛情
舒婷的《致橡樹》首先是一首愛情詩,但同時它又是一首呼吁女性平等地位的詩作,這是舒婷眼中愛情的基礎。詩的一開頭,形成了以“我絕不”的排比句,具有加深詩人情感的作用,反映了詩人對依附于另一半而存在的愛情的排斥;接下來以“必須”二字為開頭的詩句“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這反映了詩人對平等愛情觀的提倡;接著又以一句“你有你的銅枝鐵干,我有我的紅碩花朵”反映了詩人倡導那種男女雙方各自有各自的獨立空間的愛情狀態(tài),但是雙方能夠同甘共苦,“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也共享暮靄流嵐、虹霓”。整首詩是由一連串的意向構成的,清晰地表達了詩人的愛情觀:相持相守、平等獨立。
三、張揚女性的主體意識,凸顯女性的自我價值
在中國的傳統(tǒng)中,女性和男性的地位一直是不平等的,女性處于一種弱勢的地位,并且需要事事以男人為中心,根本沒有自我。在舒婷的詩中,其強烈的女性意識噴薄而出,強烈地呼喚著女性的獨立意識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在愛情上,女性應該與男性是平等的,具有自己的價值?!吨孪饦洹分校痪洌骸拔冶仨毷悄憬缘囊恢昴久?,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笨芍^是詩人的愛情宣言,詩人大膽地挑戰(zhàn)了傳統(tǒng)思想中男性的權威,極力地張揚女性的主體意識,要求女性作為獨立的個體而存在著,實現自身的價值。就像木棉一樣,大膽地向橡樹告白,這一點反映了在詩人的眼中:女性只有獨立自強,才能夠獲得真正的愛情。
四、溫柔的女性關懷意識
《致橡樹》的核心是張揚女性的獨立意識和自我價值,詩人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激情地說出眾多女性對于愛情的要求:不依附于男人、有自己的空間和價值、自己承擔著屬于自己的責任、和男性處于平等的地位、相互尊重、相互扶持,詩人能夠細膩地道出女性的心聲,歸根結底是由于詩人強烈的女性關懷意識。這首詩產生的大時代背景是文革傷害時期,舒婷通過一首詩歌緩緩地敘述了多少女性的心聲,溫暖了多少女性的心靈,并且對她們的思想具有極大的指導價值,在整個時代都具有重要意義。
五、結語
總而言之,舒婷的《致橡樹》反映的是一種新的愛情觀,在其中女性的地位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與男性是處于一個平等的高度,這是一種理想化的愛情觀,給當時的女性帶來極大的心靈慰藉??梢哉f《致橡樹》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當時的時代在精神上的反映,對當時以及后世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參考文獻】
[1]廖弦.木棉樹與橡樹的新愛情觀——讀舒婷《致橡樹》新感[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09)
[2]熊文娟.舒婷《致橡樹》的再解讀[J].文學教育(上),2010(04)
[3]秦夢暉.對舒婷《致橡樹》中女性獨立人格的解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12)
【作者簡介】
羅恩萍(1981.9.29-),女,籍貫:四川眉山市,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漢語言文學,大學本科,中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