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云
【摘 要】學生的興趣、技巧、教師的授課方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英語的學習。學困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備受其他學生和少數(shù)老師的歧視,加上自身信息遭受打擊,問題越發(fā)嚴重。所以對英語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剖析,對如何補差加以研究,以期讓他們的學習動力得以調(diào)動,最終逐步提高自身英語水平。
【關鍵詞】學困生;英語;補差
中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階段,學生掌握英語程度的優(yōu)劣將會對其今后的學習、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廣大初中英語教師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方法,然而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依然有學困生的存在。文章結合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就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補差的方法進行討論。
1.初中英語學困生出現(xiàn)的各類原因
第一,學習目標模糊。根據(jù)相關研究資料顯示,由于地域分布的差異,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相對較晚,因此其英語基礎相對較差。同時,雖然我國多數(shù)小學教育階段均開設英語課程,然而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并沒有對該階段的英語教育重要性有著充分的認識,導致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并沒有予以高度的重視,進而導致學生的英語知識系統(tǒng)未完善。在進入初中教育階段之后,學生之間的英語掌握程度已有一定的差異,影響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后續(xù)學習,久而久之,就會使得該部分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動力,最終導致學困生的出現(xiàn)。
第二,學習興趣不足。對于初中教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學習行為很大程度上受到學習興趣的影響。對于英語的學習而言,由于多數(shù)中學內(nèi)缺少英語的語言運用環(huán)境,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集中在對單詞的記憶、對語法的學習等,且英語與中文的表達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將會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枯燥、乏味的情況。同時,由于受到年齡的限制,中學生的叛逆情況較為嚴重,當其對英語的學習感到乏味時,則將會極大的削減其對英語的學習熱情,進而會影響其英語程度。
第三,學習方法錯誤。根據(jù)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并非所有的學困生均不努力。部分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英語,然而其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該部分學生未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當學生付出努力而未嘗到收獲的喜悅時,也將會對學生的學習信心產(chǎn)生較大的打擊,進而影響其后續(xù)的英語學習。
第四,教師的影響。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造成學生逐步喪失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同時,部分教師不可避免的對英語程度相對較好的學生予以更多的重視,而對于學困生卻沒有足夠的耐心,這就造成英語學困生產(chǎn)生受到忽視的感覺,使其喪失對英語學習的動力。
2.初中英語學困生補差的幾點措施
根據(jù)上述對造成初中英語學困生出現(xiàn)原因的分析,筆者認為提高學困生的英語程度應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深入了解班內(nèi)學生的英語程度。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應首先對班級內(nèi)各個學生的英語程度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于英語的學困生而言,教師更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加強同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造成其英語程度較差的真實原因,例如詢問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熟知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等。通過對學困生產(chǎn)生原因的了解,針對性的采取合理的指導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第二,實現(xiàn)英語教學方法的多元發(fā)展。英語教師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應敢于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大膽的嘗試新型的教學方法,從而能夠大大的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對初中牛津譯林版英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對《A happy Family》一文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在對教材當中所出現(xiàn)的生詞、語法等知識教授完后,要求學生根據(jù)文章的結構,結合自己的家庭情況,仿寫出一篇文章,并隨即抽取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作文。又如在講解《Going shopping》一文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運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將超市的畫面進行播放,選擇學生以情景劇的方式進行對話,如“How much is this?”這樣一來,既能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還能加強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增加對學困生的英語輔導力度。對于英語學困生而言,其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會遇到大量的問題。此時,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提高學生敢于提問的勇氣,將其所遇到的問題能夠如實的反映給英語教師。教師應根據(jù)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總結出該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存在的問題,從而能夠合理的指導其改變原有的學習方法,使其能夠提高對英語的學習效率。此外,對于學困生而言,筆者通常會要求其擁有錯題集,將做錯的題目進行分類整理,定期溫習,加深對相關問題的理解深度。對于依然出錯的題目,筆者將會要求學生及時與教師溝通,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從而找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
第四,針對性的制定學困生學習制度。對于學困生而言,其對英語的學習速度相對較慢,因此筆者通常會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學習制度。例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當學困生舉手回答問題時,筆者將會優(yōu)先選擇他們。在對課后作業(yè)進行布置的過程中,筆者將會選擇性的對其安排基礎性的作業(yè),并對作業(yè)量進行科學的控制,避免對其造成負擔。
總而言之,廣大初中英語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研究合理的解決方法,力爭能夠盡快的幫助學困生提高英語學習程度,為其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嵇迎春.淺議農(nóng)村初中畢業(yè)班英語學困生的“補差”, 考試周刊[J].2011(63)
[2]鄭仙麗.初中英語學困生成因分析及對策,中學生英語(教師版)[J].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