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
葉圣陶,生于1894年,1988年仙逝,享年94歲。80歲時,有人向其請教長壽秘訣,葉老笑說:“抽煙,喝酒,躺下。”雖是戲言,卻也大致是實情。葉圣陶的兒子就曾說:他每天至少要抽一包煙,除早餐外,午餐、晚餐每頓都要飲酒,而且是烈性酒。但先生的睡眠特別好,每天要睡十個小時以上。
葉圣陶是蘇州人,愛吃米,愛吃新鮮的魚蝦,他寫過一篇《藕與莼菜》,說起故鄉(xiāng)的美食,大師在這一刻也返璞歸真了。他記得賣藕人休息時,把竹扁擔(dān)橫在地上,坐在上面,隨便挑一根過嫩的“藕槍”或者較老的“藕樸”,大口地嚼著解渴。清淡的甘美滋味,簡直要躍然紙上,想必葉老小時候沒少看著流口水。他在文章里寫藕,寫莼菜,然后自問:“我自己也不明白,為什么會起這么深濃的情緒?”其實觀者自清:您這是饞啦!
《藕與莼菜》的開頭是這樣寫的:“同朋友喝酒,嚼著薄片的雪藕,忽然懷念起故鄉(xiāng)來了?!蹦憧矗笥押染撇攀堑谝痪?。葉圣陶雖也愛吃,可喝酒才真正是他的心頭愛。
說起喝酒,葉圣陶可謂家學(xué)淵源,八九歲時就開始陪父親喝酒。傍晚從私塾放學(xué),到蘇州玄妙觀前街的老萬全酒店,父子二人要一斤紹興老酒,父親喝12兩(舊時16兩為一斤),他喝4兩,微醺的感覺讓年幼的他感覺自己也是男子漢了。上中學(xué)時他已頗有酒量,因喜歡喝酒,他給自己取的第一個筆名竟叫“泥醉”。
飲酒之人都懂,一場好的酒局,不僅要有好酒,更要有好友,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便是此意。葉圣陶酒友雖多,但不得不提朱自清。葉圣陶與朱自清先后同在上海中國公學(xué)和杭州第一師范任教,暇余,二人常去附近的飯館小酌,幾斤黃酒,三五小菜,二人往往一聊幾個小時仍不舍散去。葉圣陶后來寫下過“明燈座,杯勸互般,君輒沉沉醉凝睫”的詩句來表達(dá)對好友的思念,而朱自清也寫有“狷介不隨俗,交親自有真。浮沉杯酒冷,融泄一家春”的句子懷念葉圣陶??箲?zhàn)時,葉圣陶與朱自清在成都重逢,興奮之余,兩人索性攜酒來到望江樓上,幾杯瀘州大曲入口,內(nèi)心憂憤與凄苦之情便由此得以宣泄。
朱自清去世,葉圣陶悲痛萬分,無以祭奠,便于夜深人靜之時,在家中擺上兩副酒具,斟滿美酒,邊喝邊追憶當(dāng)年同飲同醉的往事,想到傷心處,酒入愁腸,竟忍不住放聲痛哭。
建國以后,葉圣陶曾先后出任國家出版總署副署長和教育部副部長等職務(wù)。他在北京寓所的院內(nèi)有一棵海棠樹,每年海棠花盛開的4月19日,葉圣陶總會邀請朱光潛、俞平伯和王伯祥等朋友來家中小聚。每次,俞平伯總會帶一瓶桂花酒,朱光潛則帶一瓶白蘭地,而下酒菜中,必不可少會有一只葉圣陶親自料理的醬鴨?;ㄏ憔葡?,讓人生出今夕何夕之感。
94歲那年,葉圣陶因心臟病住院,大夫要求他戒煙戒酒,對于前者,他作了明確答復(fù)“戒”,后者他考慮再三,問大夫能否“緩戒”,結(jié)果被允許喝一點白蘭地或是葡萄酒。
最后一次住院,院長開玩笑地跟他說:“喝了一輩子酒,我再送你一瓶好酒喝好嗎?”院長送的是法國名酒人頭馬,葉圣陶讓兒媳打開瓶塞,倒出一杯來舉到唇邊,他輕輕呷了一口,仔細(xì)品了品味道,搖著頭說:“不好喝了”。從此到去世,他便只喝礦泉水做飯前飲料了。
責(zé)任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