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陽
現(xiàn)在,鉆戒是結婚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無數(shù)男人不懼生活壓力,結婚時一定要買一枚鉆戒,并以此寄托夫妻永遠的愛情——“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事實上,“愛情永流傳”靠的不是鉆石,而鉆石也不可能“恒久遠”。鉆石不是稀有礦產(chǎn),也沒有金銀的硬通貨屬性,為什么它的價格卻一直居高不下?
鉆石高貴的地位緣于一次成功的市場營銷。
1870年,在南非,人類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大型鉆石礦脈。這時出現(xiàn)了一個有野心的生意人塞西爾·羅茲,他控股的公司德比爾斯買下了全部的鉆石礦藏。1888年,塞西爾·羅茲控制了南非所有的鉆石供應渠道,也等于控制了全世界的鉆石供應渠道。
20世紀中葉,人們結婚時根本不流行買鉆戒。家境富裕的女性看不上鉆戒,她們眼光高,看重的是男人內(nèi)在的浪漫情懷;低收入家庭也瞧不上鉆戒,他們想買更貴的東西,讓別人知道自己很有錢。
這種情況一直讓鉆石的銷售量平平,20世紀30年代的經(jīng)濟大蕭條又讓鉆石市場雪上加霜。德比爾斯在1938年求助于美國廣告中心——麥迪遜大道,與杰拉爾德·勞克的艾爾廣告代理達成合作。
經(jīng)過深入的市場調查,杰拉爾德·勞克發(fā)現(xiàn)男性購買了90%的鉆戒。因此他認為市場要復興,男性是關鍵,應當使男性認可并接受這種觀念——鉆石是愛情的象征,鉆石越大,代表愛得越深。同樣,他要使女人認為鉆戒是求婚必不可少的物品。
循此思路,艾爾廣告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宣傳,竭力樹立鉆石的象征意義——代表身份、地位和愛情。電影明星、模范夫婦和知名人士都被贈予鉆石,作為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的象征;報紙、雜志等媒體不斷刊登愛情故事,反復強調社會名流送給他們愛人的鉆石有多大,同時配上鉆石照片以及群眾反響,彰顯著社會名媛手指上閃閃發(fā)光的鉆石有多么吸引人;時裝設計師都在談論時尚界最新的“鉆石潮流”,甚至英國王室也參與進來,提升了鉆石在愛情上的浪漫和魅力。
鉆石身價迅速上升,在經(jīng)濟大蕭條時期,美國的鉆石銷量竟然逆勢上漲了55%。20年后,整整一代人都相信若要結婚,鉆戒必不可少。借此趨勢,德比爾斯繼續(xù)編織動人的愛情故事,使人們相信一個男人必須花一個月工資買一枚鉆戒,才足以表達對愛情的真誠。
近一個世紀的宣傳使鉆石和愛情終于“手牽手”在一起了。時至今日,提起鉆石,人們自然就想到了高貴的身份和唯一的真愛。因為真愛無價,所以無論鉆石多貴仍有人買。除了房子和車子,它是一個家庭最大件的消費了。
鉆石不只是比較精美的一種礦物,它成為高貴、恒久的象征,這種觀念影響了全世界的人們,也推動著鉆石需求持續(xù)旺盛。
(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說》201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