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摘 ? ?要】在學習生活中,語文學科一直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其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我們的一生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在特殊學校的教學中,培智語文的教學就更加重要,對學生的智力的開發(fā)以及與人交際等能力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培智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有針對性地改變教學方法。其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就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下面本文就圍繞這一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培智語文 ?心理健康 ?教學
語文學科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教會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是學生進行交際的重要工具,這一點對于特殊學校的學生來說就顯得更為重要。在培智語文教學領域,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并不適用,教師應該懂得從學生的特殊性以及學習能力出發(fā),在日常的教學中適當?shù)剡M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這樣才能逐漸改變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為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法,提高培智語文的教學效果。下面本文就將圍繞這一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智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相對比普通學生來講,智障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對其影響更大,因此,在培智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尤其重要。教師應該根據(jù)智障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進行嚴格的把關,為學生選擇最適合他們的學習內容。一般來說,針對智障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生活適應能力,智障學生在正常的生活上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因此,對學生的自理能力等進行培養(yǎng)是最基礎的一步。第二是情緒調節(jié)能力,智障學生的情緒波動都會比較大,而且比較難控制,這就需要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多加注意,讓學生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第三是要教會學生如何與他人交往,在交際中保持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學會友好地對待他人。第四,要向學生滲透自我意識的重要性,教會學生如何自信地面對這個世界。
二、培智語文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特點
一般來說,特殊學校會為智障學生選用特殊的教材,在培智語文教材中,會選用適合智障學生學習的聽、說、讀、寫的內容,為學生提供全方面的學習內容,對于智障學生提升語文水平來說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下面就對其特點進行介紹。
1、分散性
在培智語文的教材中,一般來說,教學內容的安排都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大多是以生活為單元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在這樣的前提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的分布就會呈現(xiàn)分散性的特點,幾乎在每一章的教學內容中都會有涉及,根據(jù)章節(jié)教學內容的不同,涉及的程度也會有一定的差異。這樣分散性的特點會使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學難度加大,不利于集中教學,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2、熏陶性
培智語文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最主要的特點之一就是熏陶性,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對這一特點有一個良好的認識,這樣才能不斷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所謂的熏陶性,就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在一些語文知識的學習中衍生出來的,例如在優(yōu)美的文字的閱讀中,讓學生感受作者的優(yōu)秀思想以及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受到感染,進而改變自己的心理現(xiàn)狀。
三、培智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策略
1、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智障學生來說,周圍的環(huán)境會對其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效果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和諧的氛圍,那么就會使學生的心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和諧的氛圍可以通過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來實現(xiàn)。對于學生來說,教師使其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與教師之間融洽的關系對于改善學生心理狀態(tài)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給予足夠的關愛和尊重,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智障兒童對學校、對教師的恐懼感,這也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提高,可謂是一舉兩得。
2、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智障學生與普通的學生不同,其心理狀態(tài)更加敏感,而且他們在學習能力以及個性的差異會有更大的差異,這也是教師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的一點。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給予足夠的尊重,首先要對學生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了解每個學生存在哪些心理以及生理上的缺陷,針對這種缺陷的不同來對其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在進行《穿鞋襪》這個內容的教學時,教師一般會組織班上的學生進行穿鞋襪的比賽,但是一個班級內的學生在動手能力上可能會存在很大的差異,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動手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分為幾組來進行比賽,并且適當?shù)剡M行指導,這樣會使學生學習的信心大幅度地增加。
3、挖掘教材中的教學素材
前面也提到過,在培智語文的教材中,幾乎每一個章節(jié)都會涉及到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教材是學生學習內容的主要來源,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蘊含的一些心理教育的資源,對教材的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找出盡可能多的內容供學生學習。
總而言之,對于特殊學校的學生來說,語文學科的學習是他們學會人際交往的最主要的途徑,而在培智語文教學中融合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讓智障學生的自信心明顯提高,這樣的教學方法,很有可能會改變智障學生的一生,因此教師更應該在這一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參考文獻
[1]李文向.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種方法[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05)
[2]田巖,張霞.淺談心理健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中學).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