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太平
【摘要】解題中思維障礙產生的原因較多,記憶、學習、技能、情境、動機等許多環(huán)節(jié)都會影響解題的思維.本文分析了高中學生思維障礙的成因及解決方法.
【關鍵詞】思維障礙;成因;策略
一、思維中存在許多盲點
思維盲點指的就是習慣的消極性.
因此我們要走出思維盲點,不要總依賴原有路徑.
二、思維缺乏靈活性、變通性
思維的變通性和靈活性是提高學生應變能力的主要途徑,訓練思維的變通性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變通的意識和習慣,“活”是培養(yǎng)學生靈敏地產生思維層面的積極效應.
學生初看此題覺得無從下手,思維受到阻礙.大多數學生習慣用公式解題,但此題更深遠的意義在于使學生能深入到問題的本質中去,吸收新信息,能從問題的特殊解法中,概括推廣出同類問題的一般解法,以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不能陷入一味地利用公式做題的機械運動,因為這種單一的方法不能適應復雜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千姿百態(tài)的教學對象.俗語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學生真正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把學習興趣引入科學方法的軌道上來,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為了消除學生在思維活動中只會“按部就班”的傾向,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求異思維活動,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獨立思考的方法.不要滿足于用常規(guī)方法解得正確答案,而要多嘗試、探索最簡單、最好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發(fā)展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也是突破學生思維障礙的一條有效途徑.
那么應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1.注意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各方面的聯系,全面地思考和分析問題,善于分析本質和非本質的特征,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空間.
2.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適時借題發(fā)揮,開拓學生思路.
3.一題多變,即把題目進行加工、引申、發(fā)展、提供問題的背景,增加發(fā)散的成分.一般可通過隱去結論、增加限制、改變陳述方式等減少問題條件.
4.一題多解,這有利于使學生思路廣闊,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注意進行各種方法的比較,注意解題思想的深挖.
5.一法多用.用不變的規(guī)律去解千變萬化的題目,以不變應萬變.
6.碰到疑難問題教師要勇于暴露自己的解題思路.
7.加強對學生進行言語訓練.運用心理定式的積極作用,發(fā)展“求異”思維,限制心理定式的消極作用.
8.加強對學生變異思維的強化訓練,從而走出單調、機械重復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