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涇珊
摘 要:筆者自幼開始學習琵琶,柳琴,阮三種樂器,有幸跟隨各樂器泰斗級大師習琴!老師的淳淳善導使我不單擁有堅實的演奏基礎(chǔ),也在音樂的處理上獲得自己的見解!本文以琵琶作品《訴——讀唐詩《琵琶行》有感》和柳琴作品《江月琴聲》為例,淺談兩種不同樂器為同一首古詩詞而創(chuàng)作的音樂語言,用音響重現(xiàn)詩人當時看到,聽到的情景。
關(guān)鍵詞:琵琶;柳琴;音樂形象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5-0012-02
唐代詩人白居易以音樂的傳達性譜寫出的《琵琶行》是廣為流傳的名作!作者在元和十年被左遷至九江任郡司馬,秋天時節(jié)在湓浦口的江邊送友人離開時偶遇琵琶女,聆聽其琴音,感懷其身世,觸動了詩人憐憫之心而譜寫下的詩詞!全詩六百一十六言?!督虑俾暋泛汀对V——讀唐詩《琵琶行》有感》分別用柳琴和琵琶各自不同的音響特征,不同的指法運用,細膩地刻畫出詩詞的核心內(nèi)容,通過音樂形象化,立體地再次展現(xiàn)出這個特別的夜晚所發(fā)生的故事情景,音樂感人肺腑,動人心弦。
《江月琴聲》是王惠然先生受臺北市立國樂團委約,為全臺灣協(xié)奏曲大賽而創(chuàng)作的一首柳琴協(xié)奏曲。全曲分四個樂段:(1)江月;(2)哀訴;(3).亂世;(4)遠去。詩人先道出自己被貶官到了江西,第二年的秋天,他的朋友要離開,所以他要送客。宴席快散了,又沒有絲竹聲的郁悶心情。柳琴在中低音區(qū),以“揉”、“雙音滾奏”、“帶”、“敲”等指法,營造了一個“江邊有座山,山上有寺廟傳來陣陣鐘鼓之聲的美妙情景。柳琴用中指第一關(guān)節(jié)敲擊面板,模仿從寺廟傳來的木魚聲聲,既形象又悠遠。
《訴——讀唐詩《琵琶行》有感》的作者是吳厚元先生,是一首琵琶獨奏作品。引子用帶襯音的挑輪在二弦上開始,左手帶滑音,泛音??坍嫵鼋叄镲L瑟瑟,詩人內(nèi)心孤獨,不舍的感情。兩首作品都描繪出詩詞中《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的情緒。詩詞在這里時好像就要停止了,因為該喝的酒,該道別的話已經(jīng)講完,《忽聞水上琵琶聲》是詩詞的轉(zhuǎn)折,也是音樂主題的開始。詩人和客人都被琵琶聲音所吸引,忘了要告別,忘了要離開。兩首音樂作品都使用羽調(diào)式從柔美委婉的旋律中開始,音樂體現(xiàn)了琵琶女有點驚慌,有點害羞,不知是誰邀請她彈琴,所以會《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而下一句的《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在音樂的表達上是簡潔的,也暗喻出琵琶女是一位有修養(yǎng)的演奏者,在未成曲調(diào)的聲音里已流露出音樂的情感。兩首音樂作品的旋律表達并不復雜。琵琶運用“滑音”、“勾弦”、“推拉”、節(jié)奏的變換,使音樂體現(xiàn)了詩詞內(nèi)容。柳琴則用“雙彈”,段落遞進式的加快節(jié)奏速度,讓音樂描繪出《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琵琶女不單只是在演奏藝術(shù),同時也在藝術(shù)里傳達心情上的哀傷與這一生的回憶。接下來的《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似乎把很多的心情都說出來了。不得志的心情肯定是壓抑和憤恨的,所以琵琶在主旋律的第二次呈現(xiàn)時往上挪高了一個純四度進行,體現(xiàn)了內(nèi)心的情緒波動,也讓旋律的再次出現(xiàn)產(chǎn)生出新鮮感。
音樂刻畫了人的內(nèi)心活動,詩人把詩詞的篇幅分開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欣賞到琵琶演奏時直接體現(xiàn)出來的指法描繪和講出琵琶女在演奏時演奏的是什么作品。第二部分是通過描寫琵琶女的身世,連接到琵琶女為什么會挑選這種情緒的作品來演奏,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掩抑的琴聲的解讀。同時,因為琵琶女的的訴說感染到詩人,想起自己被貶官的事情,才真的感覺到自己是在落魄中。
琵琶女本是京城第一部,是首席是高手,受過專業(yè)的技術(shù)訓練。年輕時受萬人膜拜,羨慕其演奏技巧的高超,嫉妒其美貌。年華老去后,人前車馬漸漸少了,不可再從事年輕時的職業(yè),委身嫁給了商人做妻子,商人重利輕別離,她又輾轉(zhuǎn)回到江湖中。在這樣的亂世里,一個女子獨自謀生是孤獨而悲哀的。柳琴在四弦不常用的低音音區(qū)上用長輪表達了這樣的情緒。接下來用渾厚且大幅度對比的旋律與樂隊互相交織,柳琴突然跳入高音區(qū),先強奏后突弱,將悲痛欲絕,充滿不甘,滿腔悲憤的情感表露無遺。
琵琶用一個“打板”的指法引出了“哀訴”的段落。用大量推拉的指法在高音區(qū)描繪出哭腔的情緒。音高慢慢回落,接下來在三四弦上喃喃自語,這在音樂上的起伏表達了琵琶女在陌生人面前控訴的情緒上的壓制。在后段,琵琶用“遮分”、“滑音”、“帶掃弦的輪指”等指法,演奏音區(qū)越來越高,把音樂逐步推進,最后把段落停在一個降七級的和弦上,緊接快板,帶出第三部分的音樂
第三部分的音樂,琵琶和柳琴都用快板,使全曲到達高潮段落。琵琶用大段落的1/4拍子的節(jié)奏展開快板,結(jié)合“掃輪”、“推拉”等指法,這種強烈的剁板節(jié)奏最能表達亂世中緊張、慌亂的情緒。柳琴則用連續(xù)十六分音符及八度大跳結(jié)合打擊樂,以大力度快速半音階上行推進,以強烈的半音階四音和弦加碼下音的獨奏法與打擊樂大鼓、排鼓,板鼓的競奏相配合,加入大樂隊的京劇“亂槌”式全奏,將《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的古代戰(zhàn)爭場面生動而形象地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而最讓筆者感到震撼的句子是《曲終收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這是樂曲的結(jié)束也是人在生命里的絕唱,果斷而不留一絲情面。大邊幅的快板后,琵琶進入一段高音散板。單音掃輪結(jié)合四弦最低音的挑弦,把這首敘事詩般的作品慢慢帶回現(xiàn)實,四分音符的佛掃輪使速度緩緩變慢,以一弦為底音襯托,泛音為旋律,最后過渡到三,四弦,左手用“滑”、“打”、“勾”等非力度指法結(jié)束全曲。本來吵雜的碼頭突然安靜的鴉雀無聲,大家都被這位偉大的演奏家的音樂所吸引,這不單單是一首器樂作品,更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控訴。《東船西舫俏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這是詩人對琵琶女高超演奏技藝最贊美的句子。樂曲在這里有一種“憫默”的情感,憐憫而沉默,是詩人聽到的一個從生命繁華到?jīng)]落的感傷,從繁華到?jīng)]落是這個女子的感傷,也是詩人的,所以出現(xiàn)這世上最美的句子《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在《琵琶行》里,心情本身變成一個情節(jié)。是因為聽到有琵琶的聲音,然后去尋找演奏的人,再重開宴席邀請她再次演奏。如果沒有這些心情的引領(lǐng),在那個夜晚不會出現(xiàn)這么美的句子。詩人在寫作時把琵琶的“挑”“抹”“攏”等古代指法的名稱都寫出來,由此可見,詩人是懂彈奏琵琶這件樂器的。同時,詩人道出了琵琶女演奏了《霓裳羽衣曲》和《六幺》這兩首作品,證明詩人在音樂上有一定的修養(yǎng)?!洞笙亦朽腥缂庇?,小弦切切如私語》,說出了琵琶粗細琴弦在音樂里的運用!大弦指的是四弦,小弦指的是一弦?!多朽星星绣e雜彈》,表明了琵琶女演奏使用的是復雜的演奏技法,是存在難度并情感濃烈的作品。詩人用了最美的句子《大珠小珠落玉盤》描繪出琵琶的特點指法~輪指。在音樂的句子里,經(jīng)過剛才層層鋪墊,琵琶女在這特定的環(huán)境中,想到自己從繁華到?jīng)]落的身世,悲從中來。詩人并沒有用傷心,悲哀這樣的詞語來描繪琵琶女的演奏情感,而是寫道《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侗錆夷^,凝絕不通聲漸歇》,這是在暗喻一個人在傷心時的哽咽,是話卡在喉嚨里說不出口的痛苦。而后面的詩詞《別有憂愁暗恨升,此時無聲勝有聲》則是在音樂中的留白,是最感人的時間空白。因為在流白里,不同的人聽到的,聯(lián)想到自己的故事都是不一樣的!這是音樂的魅力,是音樂的情感觸動了江邊這個摻雜環(huán)境中的眾生,讓他們在音樂里反醒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無奈和悲哀!是對社會的控訴也是對生命的控訴。
兩首作品均采用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是充滿音樂張力的作品。樂曲同時帶有故事情節(jié)和景物描寫,旋律優(yōu)美而技巧復雜,成為了兩種樂器的代表性作品,是每個演奏者一生不可或缺的要學習和探索的作品。詩詞在最后寫道《唯見江心秋月白》,這種對自然的描寫呼應了剛開始的《別時茫茫江浸月》。詩人被琵琶女的琴聲所感動,琵琶女因為詩人的感同身受而感動,《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這是對詩人當下生活在一個終歲不聞絲竹聲的地方的一種安慰。當琵琶女再次開始演奏時,音樂的情感更加升華,因為彈者,聽者都把自己的身世放進了音樂?!赌o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是詩人對琵琶女最感人的心意。
參考文獻:
[1]蔣勛.蔣勛說唐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王惠然.王惠然柳琴作品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