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晨
繪本,透過圖畫與文字這兩種媒介的交織、互動來講述故事,與兒童有天然的親近感。60分鐘的主題閱讀重在分享,學生在文字世界中發(fā)現(xiàn)情節(jié)延展的靈動,在圖畫的線條、光影、色彩的多重視覺享受中突破對主題的理解。
《極地特快》講述一個男孩在平安夜懷著好奇之心踏上極地特快前往北極的故事,主人公幸運地得到了圣誕老人送出的第一份圣誕禮物一一銀鈴,但銀鈴卻被他不慎弄丟了,最終在圣誕老人的幫助下銀鈴失而復得。
這是一列載著孩童抵達北極的火車,也是一列載著童心,發(fā)現(xiàn)童真的火車。神奇的旅程與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中,主人公對圣誕老人的“相信”彌漫開來,讓我們嗅到了一股相信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馨香。
課堂實錄
1.初見列車:觀察-質(zhì)疑-猜想
師:仔細觀察繪本的封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天空中下著雪,有一輛火車冒著白煙。
生2:我發(fā)現(xiàn)整個畫面比較暗,只有火車的車燈很亮。
生3:我發(fā)現(xiàn)這列火車沒在火車站,都開到了房子旁邊,挺奇怪的。
師:有的同學很細心地聚焦了封面的細節(jié),有些同學還從美術的角度關注到了畫面顏色的明暗,對這個繪本的封面,大家有什么問題想交流嗎?
生1:這列火車是從極地開來,還是要開往極地?
生2:車上有人嗎?
生3:這列火車為什么開到這里了?
師:一個個問號在我們眼前搖來晃去,想不想翻開繪本去探秘?
2.踏上列車:體驗-想象·整合
師讀:許多年前的一個平安夜,我靜靜地躺在床上。我不讓被子發(fā)出一絲聲響,連呼吸也又慢又輕。我正在等待一個聲音:圣誕老人雪橇上的鈴聲。
一個小伙伴對我說過一
生:你永遠不會聽到那個聲音。
師:小伙伴為什么這么說?
生:因為他不相信世界上有圣誕老人!
師:你們相信嗎?
(部分學生舉手,表示相信)
師:你的小伙伴非常肯定地說——
生:根本沒有圣誕老人。
師:而你知道一
生:他說得不對。
(汽笛聲響起)
生:那天深夜,我真的聽到了聲音,不過不是鈴聲。屋外傳來了蒸汽機的哧哧聲和金屬摩擦的吱嘎聲。我從窗口向外望去,看到一列火車正穩(wěn)穩(wěn)地停在我家門口。
師:再仔細看看,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火車被一大團蒸汽包裹著。雪花輕輕地飄落在它的四周。有一節(jié)車廂的門開著,列車長站在車門口。他從馬甲里掏出一塊大懷表,然后抬頭看看我的窗子。我穿上拖鞋,披上睡袍。我躡手躡腳地走下樓,出了家門。
師:我要招募一位列車長,跟我一起繼續(xù)講!
生讀:“快上車嘍!”“嘿,你要上車嗎?”
師讀:“去哪兒??!”
生讀:還用問?當然是北極啦!這就是“極地特快”。
師:同學們,假如極地特快就這樣開到你家門前,你會上車嗎?
生1:不會,多危險啊,萬一被人拐走了怎么辦?!
生2:會,我想上車去看看,看看極地特快有什么不一樣,看看它是不是真能到北極!
師:列車長,這里真的是北極嗎}
生:是的,這里就是北極。
師:同學們,你心目中的北極什么樣?
生:北極應該是被冰雪覆蓋的、杳無人煙的地方,可這里卻看起來很溫馨。
師:走,讓我們一起走進北極!
師讀:北極,是一座大城市。它孤零零地矗立在地球的頂端,城里到處都是制造圣誕玩具的工廠?!八麄兌荚谑兄行募夏?!”列車長告訴我們,“圣誕老人要在那兒送出第一份圣誕禮物?!?/p>
“第一份禮物會送給誰呢?”我們一齊問道。
列車長答道:“他會從你們當中選一個。”
師:誰想得到這第—份圣誕禮物}
(生舉手)
師:這么多同學啊,讓我們快看看,到底誰這么幸運!
生讀:圣誕老人走到我們面前,指著我說:“讓這個孩子過來。”說完他跳上了雪橇。列車長把我舉了上去。我坐在圣誕老人的腿上。他問:“告訴我,你想要什么圣誕禮物?”
師:如果是你,你想要什么禮物呢?
生1:最漂亮的樹葉。
生2:書。
生3:一個屬于我的星球。
生4:環(huán)球旅行。
生5:我想要我爸爸平時在家,不總?cè)ド虾3霾睢?/p>
師:同學們,如果是你的家長,他們會要什么禮物呢?
生1:錢吧?
生2:房子,就是地鐵邊小區(qū)里的房子。
生3:能永遠播韓劇的電視。
生4:希望我學習成績好!
師:為什么你們想要的禮物和大人想要的禮物差別這么大呢?
生:因為孩子的心跟大人不一樣,大人總是關注做什么實惠,孩子是做自己覺得有趣的事兒。
(板書“童心”“童趣”)
師:那么,故事中的小男孩究竟選擇了什么禮物呢?
師讀:我知道,我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可是我最想要的圣誕禮物不在圣誕老人的大袋子里。我最最想要的,是圣誕老人雪橇上的銀鈴。我說出我的愿望后,圣誕老人笑了。他擁抱了我一下,讓小矮人從一只馴鹿的挽具上剪下一個銀鈴。小矮人把銀鈴拋給圣誕老人。圣誕老人站起來,把銀鈴高高舉過頭頂,大聲說:“第一份圣誕節(jié)禮物!”
師:這真是天底下最幸福的時刻了,同學們,當我們把極地特快到達北極后的這幾張圖畫一起呈現(xiàn)出來的時候,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出示組圖1)
生1:凡是極地特快的旁邊,都有明亮的光。
(板書:光)
師:哦,原來極地特快開過的地方,都是明亮的所在。還有嗎?
生2:畫面里紅色和橙色的地方比較多。
師:好,我們都記住你提到的這兩種顏色了!同學們,極地特快來北極的路上,還記得我們看到了什么嗎? (出示組圖2)
生:我明白了,極地特快外面都是藍色、白色這樣的冷色調(diào)!
師:了不起,你竟然發(fā)現(xiàn)了作者奧爾斯伯格在創(chuàng)作中運用的冷暖色調(diào),你真有美術天賦!
師:我們的主人公幸運地得到了他最最想要的銀鈴,該是多么興奮??!
(出示圖3)
師:然而……
生:他好像很不開心。
師:別的小伙伴的臉都是亮堂堂的,可小男孩?
生:他低著頭,臉都在陰影里,好像很沮喪的樣子。 (板書:影)
師:你太善于捕捉細節(jié)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就曾說過,《極地特快》的作者奧爾斯伯格是一位“光與影的魔術師”,這些都被你們發(fā)現(xiàn)了,太了不起了!
那么,小男孩為什么這么失望呢?誰來猜一猜?
生1:可能是他不想離開北極。
生2:可能是他把銀鈴弄丟了。
師:哈哈,沒想到……
生讀:圣誕節(jié)的早上,我和妹妹莎拉開始拆禮物。我們以為所有的禮物都拆完了,但莎拉突然發(fā)現(xiàn)圣誕樹后面還有一個小盒子。盒子上寫著我的名字。里面裝的是那個銀鈴!還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在雪橇的座位上發(fā)現(xiàn)了這個銀鈴。別忘了把口袋上的洞補好?!笔鹈恰笆フQ老人”。
(播放電影《極地特快》中銀鈴失而復得的畫面)
師:讀到這兒,你心中有沒有什么疑問?
生:為什么我和妹妹能聽得見悅耳的銀鈴聲,爸爸媽媽卻聽不到呢?
師:嗯,這個問題值得研究,同學們,就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nèi)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生分組討論)
師:哪位同學愿意跟大家分享你的思考?
生1:是因為大人不懂孩子的心,他們也根本不相信有圣誕老人!
(板書:相信)
生2:因為成人心里已經(jīng)沒有孩子的童真了,所以他們聽不到銀鈴的聲音。
(板書:童真)
生3:我同意她的觀點,小男孩兒的爸爸媽媽根本沒有童心,根本就不可能聽見銀鈴的聲音。
(板書“遇”)
師:恰恰是你們說到的這份對圣誕老人的相信,這份執(zhí)著相信的童心,才遇到了內(nèi)心的童真。
(板書“育”)
生讀:過去,我的小伙伴們大都能聽到銀鈴聲,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這鈴聲漸漸沉寂。某一年的圣誕節(jié),就連莎拉也發(fā)現(xiàn),她再也聽不到這甜美的銀鈴聲了。而我,雖然已經(jīng)長大了,但銀鈴依舊會在我的耳邊響起,它會為所有真正相信它的人而響。
師:如果沒有了這份童心,隨著年齡的增長,你也會失掉這最珍貴的童心,失去感知世界美好的一把鑰匙。
在這本書的后記中,作者還談到了小時候的兩個故事。一次,奧爾斯伯格在超市和媽媽不小心走散了,當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媽媽時,他特別開心,因為他覺得自己長大了!還有一次,他學會了騎自行車,獨自一人去了很遠的地方,他也特別有成就感。然而,有一次,他發(fā)覺自己不再相信世界上有圣誕老人,而這次“成長”卻讓他好像失去了什么東西。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嗎?
生:能,一定是他覺得自己不像從前那樣有童心了,覺得好多事情都沒意思了。
師:是啊,選擇相信,相信的不僅僅是圣誕老人,更是身邊人們每一個善意的微笑、每一處細小的關心與呵護,我們要相信的,更是這世界種種的美好所在。
在另一個版本的《極地特快》的封底,還寫著這樣一句話:我知道這不是真的,但是我相信。
(響起《極地特快》電影主題曲)
師:同學們,假如有一天,極地特快真的開到了你家門口,你會上車嗎?
生眾:會!
3.銘記列車:拓展-延學
師:同學們,在我們清華附小,每上一節(jié)讀書課,老師還會給同學們推薦延伸學習的內(nèi)容。
《極地特快》這部繪本受到全世界許多小朋友、大朋友的喜愛,它還被改編成了同名的電影,在電影中你會看到更多繪本上沒寫到、沒畫到的情節(jié),這列極地特快也會開進你的心里,讓“相信”的美好包圍著你。有時間去看看這部電影吧!
還有呢,《極地特快》的作者奧爾斯伯格還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繪本,這里老師再給大家推薦一本《勇敢者的游戲》的繪本,希望你挑戰(zhàn)一下自己,看看從這本書中能不能發(fā)現(xiàn)“光與影”的奇跡呢?
反思
一部精致的繪本,如何通過教師的導引,在孩子純真的心靈中產(chǎn)生化學反應?好的閱讀課教學,要基于前人閱讀經(jīng)驗,結(jié)合現(xiàn)代閱讀方法,依據(jù)孩子現(xiàn)狀及當下生活,走進文本內(nèi)核,深入體驗文字表現(xiàn)的兒童狀態(tài),順應兒童的感性理解,通過對“主題”的多層次挖掘,實現(xiàn)有趣、有意義的課堂。
還原兒童心中的主題
面對社會上種種“不信任”“不作為”的負面信息,兒童認知世界的“場”正日益復雜。四年級學生的個人意識已經(jīng)萌芽,自主的需求已然出現(xiàn),表達個人見解的愿望迫切,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充分重視發(fā)展規(guī)律?教師、家長、兒童自己遭遇這樣的獨特兒童,如何面對?《極地特快》這部繪本并非單純、膚淺地誘導讀者相信圣誕老人,而是講給兒童、講給成人一個樸素的道理:擁有童心,相信身邊的美好,一個人才會得到更多的幸福。小男孩搭乘極地特快是去探尋未知世界,更是去尋找每一個讀者的童心。主題教學下的這節(jié)繪本閱讀課正是立足于拓展學生思維,豐富學生想象,構成學生新的語言密碼與思維密碼,從而生成富有哲學意義的人生理解和價值觀。
在發(fā)現(xiàn)之旅中創(chuàng)生意義
“教路還文路”。是否整合、怎樣整合取決于繪本的內(nèi)容、創(chuàng)作特點和立意。在奧爾斯伯格的繪本作品中,最鮮明的特點便是善用“光影”,學生能在理解情節(jié)與人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作者的創(chuàng)作特點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通過猜想、捕捉細節(jié)、組圖對比等策略,學生自然地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極地特快代表著光明所在,認識到“相信”是一切美好的起點。同時,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一步走近北極,感受主人公的心情,使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如同發(fā)生在學生眼前。“初見列車——踏上列車——銘記列車”的線索讓師生在平和、平等的交流中對“童心”“相信”的主題進行立體思辨。當學生抓住冷暖色調(diào)、光影變幻的繪本創(chuàng)作特點,其實也攻破了理解繪本主題的難點。在主題教學下的繪本閱讀課中,教師作為“師生對話”“生生對話”“書籍與學生對話”的組織者,需要如此運籌帷幄,調(diào)節(jié)全體學生的情感,步步深入又分寸準確地體驗并演繹繪本豐富的深層信息。當學生置身于情感的磁場,“主題”美好的情愫便悄然流淌。師生在與繪本的自然互動中,語言與思維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