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 目的 探討自我管理教育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糖及血壓控制的影響。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該院腎內科收治糖尿病腎病患者50例,對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教育,回顧分析患者的治療結果。結果 與自我管理教育前相比較,患者的血糖值均獲得了顯著的改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幫助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及血壓,積極控制疾病的發(fā)展。
[關鍵詞] 自我管理教育;早期糖尿病腎病;血糖;血壓控制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3(b)-0127-02
糖尿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與多發(fā)病,該病可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糖尿病腎病即是其中常見的一種[1]。糖尿病腎病可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若不通過積極有效的醫(yī)學手段進行控制,可加重患者病情,嚴重損傷患者的腎功能[2]。而許多患者對于自身疾病了解程度不足,未養(yǎng)成自我護理意識,因此我國的糖尿病腎病發(fā)生率一直較高。為了改善這一情況,該院對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教育,旨在加強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加強對于疾病預防的重視程度,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間,該院腎內科收治5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為35~65歲,平均(53.2±2.7)歲。糖尿病病史為4~12年,平均(6.2±2.3)年?;颊邔τ谠摰恼{查情況知情,愿意積極配合。
1.2 方法
1.2.1 建立自我管理教育團隊 護理任務的實施離不開經驗豐富的醫(yī)師及優(yōu)質的護理人員,因此在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前首先需組成一個護理團隊,該院構建的自我管理教育團隊內包括2名腎病內科醫(yī)師、2名糖尿病??谱o理人員、2名腎病內科護理人員及2名營養(yǎng)師。每一位納入者均需具備高度責任心, 全身心的投入至該護理管理服務中。
1.2.2 制訂自我管理教育計劃 該共從6個方面為患者制定相關的自我管理教育計劃,具體如下:①召開講座:由腎病內科醫(yī)師及護理人員進行操作,每2周為患者舉行一次健康知識講座,告知患者慢性糖尿病腎病的基本知識,告知患者在后期的注意事項等。②營養(yǎng)餐指導:由營養(yǎng)師進行操作,每月為患者組織一次營養(yǎng)餐示范,告知患者如何通過飲食來達到控制血糖、補充營養(yǎng)的目的。希望患者及其家屬均參與其中,能夠從改善日常飲食做起,真正意義上的養(yǎng)成健康飲食的習慣。③糖尿病知識的探討:由糖尿病護理人員進行操作。糖尿病是導致糖尿病腎病的基礎疾病,因此了解糖尿病相關知識往往對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積極作用。同樣每2周舉行一次糖尿病的健康知識講座,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的控制血糖。教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檢測血糖的方法。④家訪活動。由對內的護理人員輪流進行。每季度對患者進行1次家訪,向患者家屬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表現(xiàn),同時幫助患者解決較為疑惑的問題。
1.3 觀察指標
該觀察指標包括患者的血糖及血壓情況。其中血糖控制標準見下:控制良好:糖化血紅蛋白值<7%;否則為控制不佳。血壓值控制標準見下:每天對患者進行一次血壓測量,每月進行一次平均值的統(tǒng)計,6個月內共獲取6次平均值,6次平均值中若有2次及以上的收縮壓在18.7 kPa和(或)舒張壓在12.0 kPa以上及代表控制不佳。
1.4 統(tǒng)計方法
以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值測量比較
比較對患者進行自我教育前后的血糖情況進行觀察分析,教育后6個月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獲得了明顯的改善,詳見表1。
2.2 血糖及血壓控制達標率
6個月的護理,50例患者中血糖控制達標者42例,所占比例為84%;血壓控制達標者45例,所占比例為90%。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及多發(fā)病,嚴重危險現(xiàn)代人群的健康。對于糖尿病患者,若能掌握日常護理要點,真正意義上的重視自身疾病,那么對于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往往具有重要意義。若想預防并發(fā)癥,首先要求能夠長期、平穩(wěn)的對血糖值進行控制,避免血糖出現(xiàn)大幅度的波動。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因每例患者的文化水平、自我思想等不同,部分患者對于血糖控制了解程度不足,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在該調查中,該院對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教育,并獲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
3.1 自我管理教育的應用價值
糖尿病腎病作為糖尿病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若不能通過積極有效的手段對患者進行治療,那么往往可威脅患者的生命。部分終末期患者需接受透析治療,增加患者的身心壓力,同時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而導致病情發(fā)展的主要原在于血糖控制不佳、血壓控制不佳等。而通過自我管理,則可在極大程度上改善這一情況,在該護理過程中,十分適用于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3]。因此類慢性疾病患者多在家中進行自我照看,通過自我管理后,可端正患者的態(tài)度,重視自身疾病,對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控制,減少對自身造成的傷害性。與傳統(tǒng)的自我管理教育不同,自我管理教育更加注重從患者心理去進行改善,傳授給患者的相關的技巧,而后再對患者進行相關的指導,幫助患者解決一些實際上的問題,使得患者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
3.2 自我管理教育對血糖的控制價值
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與患者基礎疾病糖尿病存在密切的關聯(lián),因此通過對血糖進行調控往往利于預防、控制腎病的發(fā)生。對于腎臟疾病患者,其在飲食上需加以高度重視,因此在飲食要求上標準十分的高。這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困惑,且部分自控能力較差的患者更是難以控制自身飲食,進而導致血糖控制不穩(wěn)定[4]。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該院特地加入營養(yǎng)師,除了由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基本的疾病知識外,同時還由營養(yǎng)師為患者示范合理的膳食搭配,教會患者如何選擇飲食、如何控制熱量及糖分。此外,在對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同時,還管理患者家屬的一同加入,這為患者提供了信心。
3.3 自我管理教育對血糖的控制價值
糖尿病患者在血壓控制上也較不穩(wěn)定,因此對患者進行血壓調控意義重大。同時幫助患者控制血壓可更好的控制腎病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護理醫(yī)學中,往往只重視對患者進行血糖控制,而忽略了血壓值。但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而言,血壓控制與血糖控制的重要性是相當?shù)?。此外,在治療過程中使用相關的降血壓藥物時往往可對腎功能進行一定的保護。在調控血壓過程中,進行飲食控制仍較為重要,需限制食鹽的攝入量。該院要求每天對患者進行一次血壓測量,并每月進行一次血壓平均值的統(tǒng)計,連續(xù)6個月后分析6次血壓的控制效果。根據(jù)結果對患者進行相關的控制,以更好對血壓藥物進行調整[5]。通過家訪、召開講座等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指導患者如何正確的解決生活中所出現(xiàn)的基本問題,指導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壓。
眾所周知,目前臨床上對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缺乏有效的治愈方案,只能通過藥物等對患者的血糖值進行調控,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往往會增加患者的身心負擔,并增加患者的經濟壓力。若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識,增強對患者對于疾病的重視程度,那么是可積極控制糖尿病腎病的發(fā)展的。在該調查中,該院抽取50例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在連續(xù)6個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且血糖控制達標率、血壓控制達標率均取得了較為客觀的成績。由上可知,自我管理教育可促進患者的積極性,使得患者更好的參與至管理過程中,對控制病情發(fā)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熊海霞,陳彥茹,李慧群,等.自我管理教育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糖及血壓控制的影響[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6):27-28.
[2] 徐青華,王月萍,樊春華,等.延續(xù)性自我管理教育在糖尿病腎病患者康復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6):25-28.
[3] 周莉.自我管理教育對糖尿病腎病腹膜透析患者血糖及容量狀況的影響[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2(2):17-18.
[4] 祝喜鷹,劉金鳳,周萃星,等.家屬強化教育對糖尿病腎病病人透析間期體重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18):2199-2202.
[5] 何誠瓊.健康信念教育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飲食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4):1943-1945,1946.
(收稿日期: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