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現實生活中,完美是難以冀求的,恰到好處的『瑕』往往會使事物大放異彩。
付錢的時候,小販又重復了一次:“我賣你這瑪瑙,再便宜不過了?!蔽倚π]說話,他以為我不信,又加上一句,“真的——不過這么便宜也有個緣故,你猜為什么?”
“我知道,它有斑點?!北緛聿幌胝f,被他一逼,我只好說了,免得他一直啰嗦。
“哎呀,原來你看出來了,玉石這東西有斑點就差了,這串項鏈如果沒有瑕疵,哇,那個價錢就不得了啦!”
我取了項鏈,盡快走開。有些話,我只愿意在無人處說給自己聽。對于這串有斑點的瑪瑙,我怎么可能看不出來呢?它的斑痕如此清楚。
然而憑什么要說有斑點的東西不好?水晶里不就是有一種叫“發(fā)晶”的嗎?虎有紋,豹有斑,有誰嫌棄過它們的皮毛不夠純色。
就算退一步說,把這斑紋算瑕疵,世間能把瑕疵如此坦然相呈的也不多吧?凡是可以坦然相見的缺點就不算是缺點。純全完美的東西是神器,可供膜拜。但站在一個女人的立場來看,男人和孩子之所以可愛,可能正是由于他們那些一清二楚的無所掩飾的小缺點吧?甚至一個人對自己本身的接納和縱容,不也是看了自己的種種小毛病而一笑置之嗎?
所有的無瑕是一樣的——因為全是百分之百的純潔透明,但瑕疵斑點面目各自不同。有的斑痕像苔蘚數點,有的是砂岸逶迤,有的是孤云獨去,更有的是鐵索橫江,玩味起來,反而令人欣然心喜。想起平生好友,也是如此,如果不能知道一兩件對方的糗事,不能有一兩件可笑可嘲可詈可罵之事,彼此打趣,友誼恐怕也會變得空洞吧?
有時回味“瑕”字,也覺得意遠。瑕字左邊是玉旁,是先玉才有瑕啊!正如先有美人,而后才有“美人痣”;先有英雄,而后有悲劇英雄的缺憾性格。缺憾必須依附于完美,獨存的缺憾豈有美麗可言。天殘地缺,是因為天地都如此美好,才容得修地補天的改造涂痕。一個“壞孩子”之所以可愛,不也是因為他在撒嬌耍賴蠻不講理之外,有屬于一個孩童近乎神明的純潔真誠嗎?
瑕的右邊是叚,叚大意是“玉小赤”。我也喜愛瑕字的讀音,自有一種坦然的不遮不掩的亮烈。
完美是難以冀求的,那么在現實的人生里,請給我有瑕的真玉,而不是無瑕的假玉。
摘自北京燕山出版社《張曉風精選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