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玉芳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河洲鎮(zhèn)一中
當代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雷玉芳
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河洲鎮(zhèn)一中
我國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是別的任何一門藝術、一門學科所無法比擬的。我國前人所留下來的文學藝術足以另我們每個人為之震撼。語文的學習,需要讓學生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去發(fā)現(xiàn),去鉆研所學的內(nèi)容的精妙之處。也只有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得到充分的語言體驗,有可能讓他們領悟語文。
語文;教學;初中
當代社會,許多初中生對語文的學習缺乏興趣。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將數(shù)學、英語的重要性滲透到了學生的內(nèi)心。學生越來越重視數(shù)理化與英語等課程,對語文這門課逐漸失去了學習的動力。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對語文的學習仍然保留著興趣,但對于語文的學習又缺乏一定的學習方法。追溯其中的原因,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注重的都是語文的藝術性而忽略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指導。學生缺少對語文的學習方法,對語文只是憑著多年來的感覺走。這樣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與感受,使語文課堂缺少了應有的激情與幻想。學生變成了知識的載體,只是一味的接受老師所要教學的內(nèi)容,自己仿佛是機器人。對知識只是程序化的輸入與輸出,這與我們的教學理念是相背離的。
我國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是別的任何一門藝術、一門學科所無法比擬的。我國前人所留下來的文學藝術足以另我們每個人為之震撼。語文的學習,需要讓學生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去發(fā)現(xiàn),去鉆研所學的內(nèi)容的精妙之處。也只有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得到充分的語言體驗,有可能讓他們領悟語文。
1.過多的讓學生參與討論,效果適得其反
新課改以來,學校的教學方式有所改變。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發(fā)揮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想象,去學習。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適當?shù)囊龑W生進行問題討論,但討論的次數(shù)不要過于的繁多。一來是因為一節(jié)課只有45分鐘的時間,二來是因為初中學生的自主控制性比較差。很有可能使得本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不完全,甚至在課堂過程中教師還要不斷的維持課堂秩序。這樣看來,過多的討論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效果會適得其反。
2.缺乏人性的關愛,讓學生對語文失去了興趣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都不重視對學生的關愛,當學生犯錯以后,除了責罰還是責罰,大大降低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學習的信心。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于學生來說,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面對學生的學習,教師應該持有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不斷地去鼓勵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學會體驗、樹立學生對學習的自信。這是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教師的一種積極的教學精神。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快樂學習
語文這門課,是一門具有審美藝術,貼近生活的學科。語文的教學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學會認字寫字,更加需要關注的是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以及對語文的感悟?,F(xiàn)在初中的教學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欣賞能力與鑒賞文學作品有著極大的要求,但是在上完課以后,許多學生對此并沒用太多感觸。這些內(nèi)容,學生自我對此毫無思考,語文對于學生來說,成了枯燥乏味的學科。
眾所周知,語文是人與人交際的工具,是生活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倘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把握這一點,將語文的教學和生活緊密結合聯(lián)系在一起。一步一步的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聽所讀寫,各方面提高學生的能力
古人云:“語文的學習,聽、說、讀、寫缺一不可,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將語文學好?!蹦敲矗趺礃訉⑦@四項落實到語文的教學中去呢?首先,聽,指的就是學生聽從教師的講解。教師在向學生講解的時候,注意要貼近生活,便于學生理解。其次,是說和讀。教師可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對課文的朗讀與分析中去,開發(fā)學生的大腦思維。最后是寫,寫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它是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最簡單的就是寫隨筆或者作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注重讓學生把這四項互相結合,不斷循環(huán),促進學生讀寫、分析思考、表達能力的不斷提高。
3.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教學不再單一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十分單一化,對于學生來說十分枯燥無味。要想改變這一教學,就需要教師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上有所突破并加以創(chuàng)新。為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動力,教師可以采取分數(shù)制來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例如學生上課的活躍程度、寫作表達能力等等。在最后評定時,將這些歸進審核內(nèi)容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學生學習語文。
4.讓學生學會欣賞語文的美
電影的美是畫面的視覺享受以及聲音的刺激,文學的魅力在于其簡單的文字帶給大家精神上不同的享受。而許都同學都意識不到這一點,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慢慢的去體會這一點。不同時期、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都能表達出不同的情感。孔子的《論語》讓我們懂得退讓,懂得勤學。蘇軾的詞讓我們豁達開放,李清照的詞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凄涼的婉約美。語言的魅力無處不在,它引導著我們體味作者的思緒與心情。更重要的是它能夠讓我們?nèi)ニ伎?,去領悟,去遐想。
例如魯迅的《孔乙己》。19世紀末期,清政府腐敗,導致民不聊生。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未能中榜,窮困潦倒。在魯迅的這篇文章里,魯迅塑造的孔乙己,在封建腐朽的思想以及科舉制度的毒瘤下,造成了精神上的迂腐不堪,麻木不仁。但是,人物是有雙面性的,孔乙己雖然窮酸迂腐,但也十分善良。這體現(xiàn)在文章的細節(jié)之處,也許是一個字,也許是一個詞語。這正是語文言語的魅力。
5.不再注重語文的藝術性,注重學生的學習方式
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都是憑借著多年來對語文的習慣,并不知道學習語文的方法究竟是是什么。教師也經(jīng)常忽略這一點,注重了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在學校語文上有了許多的迷茫。例如考試題中的閱讀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理解能力都不一樣,許多教師在講解閱讀理解這類題時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答案有些教師甚至不講,這是錯誤的做法。教師應該教給學生做題的方法以及對語文的思維能力,力求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初中語文的缺陷太多,想要得到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就應該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讓學生和教師充分占據(jù)課堂。不斷地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1]吳俊德.對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認識與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4年10期
[2]黃潔麗.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效率[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