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峰
【摘 要】教育改革伴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不斷深入,社會對基礎教育教學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成長于信息網(wǎng)絡時代的00后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他們自以為懂得很多,常常在外表上很自信,不懼權威,但其實他們內(nèi)心較脆弱,經(jīng)受不住挫折。作為初中教學重點的政治課程,如何引導這些00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正能量的世界觀成為當前初中政治老師面臨的重要課題。通過多年的教學,筆者在教學中結合實時新聞,引入時政,不僅提高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打下的堅實的思想基礎。
【關鍵詞】00后;初中政治;教學;引入時政
早在2012年我國教育部就要求初中政治教學中引入時政教學內(nèi)容,希望處于思想形成期的初中生對國內(nèi)、國際形勢,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等有相關了解,培養(yǎng)他們客觀、正確分析社會現(xiàn)實的能力。時政教學即時事政治、政策教學的簡稱,其主要是指初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圍繞國際國內(nèi)近期的新聞、熱點展開的特色教學,時政教學涉及的范圍極廣,包括有軍事、政治、經(jīng)濟、科技、體育等多個領域。
一、時政教學在初中政治課堂中的價值體現(xiàn)
1.應教學改革之要求
00后成長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信息獲取的渠道多且廣,他們往往對時政敏感,也熱衷于新鮮的事物。而作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政治教學,往往多為嚴謹、刻板的思想理論常識,如果堅持采用灌輸式理論教學法,學生在政治學習中必然感到枯燥、乏味,從而產(chǎn)生厭惡情緒和懈怠思想。教師結合當前社會新聞熱點,時事要點開展課堂教學,讓課堂與社會相融。學生通過與教師的探討、分析,不僅提高了理解力,也提高了學習力。
2.應世界格局之需要
在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劇的今天,全球的變化日新月異。世界的整體格局因各國政治、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速度不同,而呈現(xiàn)出多樣化、動態(tài)化的特點。初中政治課堂教學重點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讓學生了解中國的發(fā)展現(xiàn)狀,其它國家,尤其是發(fā)達國家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操,養(yǎng)成與時俱進的時代觀念,為自己更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的發(fā)展需求而努力。
3.應市場運行之需求
中國仍處于向市場經(jīng)濟轉(zhuǎn)型,各方市場競爭壓力巨大,有些企業(yè)與個人為獲取到更多利益,傳播并制造一些有害的思想。 而處于心智與行為成長階段初中生,最易受到這些思想的侵擾,形成一些錯誤思想,如極端主義、個人主義以及拜金主義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適當選取典型性的社會案例,讓學生在政治學習的同時,對自身行為進行反思,以防誤入歧途。
二、時政教學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策略
策略一:課堂播報新聞
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指導,要求學生搜集并整理相關的新聞;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及知識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分組編隊,分為國際新聞組、科技新聞組、娛樂新聞組、體育新聞組等;教師在每節(jié)課前,利用3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各組對近日內(nèi)發(fā)生的相關要聞進行播報,這不僅滿足的學生的表現(xiàn)欲,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
在播放的過程中,有些學生會出現(xiàn)觀點的偏差,但這足以為懼。教師只要在播報前,注意做好政策性的引導,注意正能量的傳播;播報中注意尺度的把控,紀律的維持;播報后做到中肯的點評。適度的觀念存在差異,求同存異應該是可以理解的。
策略二:辦時政手工報
在課堂播報新聞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每月出一期相關的時政手工報,手工報的設計、編排、剪輯、排版等工作全權交由學生負責,教師負責審核。時政手工報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對學生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也是一種考驗。同時,在辦報出刊的過程中,學生相互間協(xié)調(diào),合作交流,從中也能得到鍛煉與提高。
手工報的制作,不僅要花費學生的課余時間,有些學生還會為了出彩,而花費金錢請專業(yè)人員制作。這一點,作為教師要充分把控,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切勿耗費過多的精力與經(jīng)費,影響其它課程的學習。
策略三:建時政小論壇
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建立課余時政小論壇,通過QQ或微信等方式,把課堂教學中遇到的重點及難點或時政熱點話題在小論壇中進一步開展研究、分析、討論。以教師為主導,師生間、同學間進行交流、溝通、辯論,在最終形成正能量的認知的同時,學生也提升自身鑒別能力與思想覺悟。
時政論壇的開展,教師應制訂相應的論壇集中討論時間、論壇討論主題及論壇管理機制,以免被一些不良用心的人員所利用,要保證論壇的正面宣傳性,積極引導性。
三、總結
經(jīng)過幾年在初中政治課堂中的時政教學,筆者所教授的班級學生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尤其在思想政治方面,正能量得到了傳播,學生熱愛集體、關心同學、助人為樂的風氣日盛。
綜上所述,時政教學的運用,不僅要掌握相應的策略,還要與時俱進,因人而異。重要的是教師在教學當中要變主導為引導,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積極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時政教學當中。
參考文獻:
[1]黃興燕.將時政教育滲透進初中政治理論課程[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chuàng)新,2013,4(4)
[2]宋移安,劉艷.時政教育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2,(29).
[3]張富軍.談如何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J].金色年華:下.2011,(10).
[4]顧敏.趣化課堂,活化教學——思品課堂五分鐘時政教學實踐思考[J].新課程:教師版,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