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弦 吳小燕
1月14日,又到了回家的日子。
快到春節(jié)了,天氣陰冷,下著綿綿的小雨,滿世界的一片濕漉漉,行人打傘或是不打傘,三輪車、摩托車、汽車,還有房頂上孤單的或是成對的鳥兒,大家都在忙碌著。我在路邊的小樟樹下等去往鄉(xiāng)下的公交車,半小時一趟的車真是需要耐心等待,好在小樹為我摭擋了漂落的小雨,卻把它自己淋得濕綠。
不多時來了一對年輕男女,背包拎箱,言語親密,也來到我的小樟樹下避雨等車,應當是一對年輕夫妻,剛結婚不久,而且才從外地工作回來過年。女子坐在地上的旅行箱上,男子一會兒跨上馬路張望來車,一會兒又回來樹下與妻子言語,面帶笑容,輕聲細語,看起來很是關心這位愛妻。5分鐘、10分鐘、15分鐘……,男子漸漸等得不耐煩了,上前馬路上向摩的詢問路程和價錢,一會兒又回來和妻子商量,看樣子是關心妻子怕妻子等久了太累太冷,可是又嫌摩的價錢太貴,我在一旁聽得清楚,他要去的地方和我一樣,6元的公交,摩的要60元,他妻子說:不坐,我們就等公交車吧。妻子倒是很堅定的要坐公交車,可能是為了節(jié)約吧。丈夫笑著答應又在樹下等。10分鐘過去了,公交車仍沒有來,丈夫俯身笑著向妻子言語幾句,又到稍遠的地方找了輛三輪車,與司機交談起來,我看又是詢問路程和價錢了。我看著這位體貼的丈夫來來回回忙碌的樣子有些于心不忍,我知道公交車很快就要來了,于是善意的向一旁他的妻子說:我和你們是一路的,我也等了很久了。此時丈夫正好一臉無奈的回來欲要跟妻子商量,妻子先開口了:你看人家都在這里等公交車的,我們也等吧,的士那么貴。男子抬頭看我一眼,又笑臉迎著妻子:好嘞。只一會兒,公交遠遠的就來了,我指給他們說:車子來了。前前后后,我們踏上了返鄉(xiāng)的路程。
一路上我看著窗外細想著這一對夫妻,丈夫很是體貼自己的妻子,忙碌張羅著車子不想讓妻子等太久,與妻子說話永遠的面帶笑容輕聲細語。而妻子很樸實,話不多,也很是體貼丈夫賺錢辛苦,寧愿自己多等一會兒也要為家里節(jié)約每一分錢。
他們與許多城市80后夫妻的張揚個性和享受生活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恩愛、互相體諒,但同時生活得辛苦,這就是普通百姓們的辛苦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