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宏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
淺論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的異同
陳俊宏
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
影視表演是從戲劇表演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這就使得影視語言與戲劇語言存在著一定相同的地方,而由于影視表演自身的包容性更強,這就使得影視語言與戲劇語言存在著一定不同之處,本文就影視語言與戲劇語言的異同進行相關研究,希望能夠以此推動我國影視表演與戲劇表演的相關發(fā)展。
戲劇語言;影視語言;異同
前言如果對影視表演的發(fā)展歷程有過一定研究的人就會知道,影視表演是基于戲劇表演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表演形式,但經歷多年的發(fā)展,影視表演已經發(fā)展到自成一派的地步。為了尋求影視表演與戲劇表演的相關發(fā)展,雙方就必須進行學習與借鑒,對雙方語言一桶的研究就是于此發(fā)展而來的,所以我們說對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進行相關研究有著很強的必要性。
在我國當下的很多影視學院中,很多教師都會要求學生通過借鑒話劇臺詞進行臺詞訓練,而一些影視界的明星如胡歌,還會通過出演話劇的方式提高自身的臺詞功底與演技,由此可見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的相似性。
(一)語言制約性
所謂藝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這一點是我們民眾耳熟能詳的一個理論,其能夠很好地反映在戲劇表演與影視表演中,所以我們說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都不同于生活語言,是一種源自于劇本的簡明扼要的語言形式。在影視表演與戲劇表演中,劇本是高于一切的表演根本,相關演員需要通過對劇本的理解進行具體的影視語言與戲劇語言創(chuàng)作,但這種創(chuàng)作需要圍繞劇本立意進行,只有這樣才能較好的與整部戲劇與影視作品的基調相符合,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相同之處中的語言制約性[1]。
(二)語言行動性
在影視表演與戲劇表演中,絕大多數的對話都是在行動中完成的,而相關語言的使用則推動著劇情的發(fā)展,所以為了保證劇情發(fā)展的連貫性,影視表演與戲劇表演中的語言使用都必須服從于表演中所安排的相關行動,做好相關行動的補充與外化體現(xiàn)。由于影視表演與戲劇表演都是一種有著一定實現(xiàn)的藝術形式,這就使得相關表演中的每一句臺詞都必須有著一定出現(xiàn)的必要性,只要這樣才能更好的對相關劇本要求進行最好的闡釋,這種特點被我們稱之為影視語言與戲劇語言共同性中的語言行動性。
(三)語言性格化
在影視表演與戲劇表演中,其所使用的語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影視表演與戲劇表演的時間限制,這就進一步要求了相關演員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語言進行較好的任務形象塑造。具體來說,相關演員需要在進行影視表演或戲劇表演前,考慮自身所飾演人物的性格、社會背景、出身、年齡等等因素,以此選擇較為符合這一人物形象的聲線與語調對其進行飾演,避免千人一調的現(xiàn)象發(fā)生。而在具體的表演中,相關演員還需要結合所處情境進行具體的臺詞表演,最大程度上表達自身所飾演人物的情感,這就是我們提到的影視語言與戲劇語言共同性中的語言性格化特點[2]。
(四)語言生活自然
在大多數的影視表演與戲劇表演中,為了能夠更好的使觀眾理解其中所表達的劇情,相關表演者就必須采用通俗易懂、甚至口語化的語言進行相關表演,這種語言使用的特點是由于如果相關表演中所使用的語言過分的追求效果,就很容易造成觀眾聽不懂的情況出現(xiàn),對于追求劇情傳達的影視作品與戲劇舞臺來說,不異于舍本逐末。雖然這種口語化的臺詞受用形式不能夠在一些史詩類作品、嚴肅向作品中使用,但其在富有生活氣息的相關作品中的使用卻能夠給觀眾帶來一種認同感,這種特點被我們稱之為影視語言與戲劇語言共同性中的語言生活自然特點[3]。
上文中我們對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的共同之處進行了詳盡論述,在下文中筆者將就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的不同之處進行論述,希望能夠以此為我國影視表演與戲劇表演的相關發(fā)展帶來一定建議。
(一)聲音的達遠性
在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的語氣語調使用中,兩者有著較大的差別與不同,這種原因的出現(xiàn)是由于影視作品與戲劇舞臺載體的不同所致。具體來說,由于戲劇需要相關演員在舞臺上進行表演,并以此將劇情傳達給觀眾,這就使得相關演員在臺詞的使用中往往需要使自身的聲音較為響亮且富有穿透力,這種特點我們稱之為戲劇語言的達遠性。但在影視作品的相關表演中,由于其播放形式與收音形式,這就使得相關演員在進行臺詞使用時,只需要保證自然清楚就可以,所以我們說在聲音的達遠性方面,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存在的差異與不同。
(二)語調的鮮明性
在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的語氣語調的處理程度上,二者同樣有著較為明顯的差別,這種差別的產生同樣是由于二者的表演形式不同所致。在戲劇表演中,由于表演場地與觀眾的距離,這就使得演員的一些小動作式的情緒動作沒有了用武之地,想要較好的表現(xiàn)人物情感,相關演員就必須充分調動自身情感,用感情飽滿的語調進行具體的表演,這就是戲劇表演的語調鮮明性特點。但在影視表演中,由于相關細節(jié)能夠較好的傳達給觀眾,因此相關演員就需要更為精準的表演,所以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中存在著語調鮮明性的差異特點[4]。
(三)語言的連貫性
由于戲劇舞臺與影視作品表演形式的不同,兩者在語言的連貫性上有著較大的差別。具體來說,由于戲劇演員在表演中需要在舞臺上一氣呵成的進行相關語言的運用,這就使得其對相關演員的臺詞功底要求更高,其語言的使用自然具有連貫性。而影視作品由于其自身特性,為了追求更好的視聽效果,相關演員需要進行一段段表演,最后經過剪輯形成完整的作品,這樣雖然提高了作品的質量,但影視作品卻失去了語言連貫性的特點,不過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的使用并無高下之分,知識藝術的表演形式不同。
(四)語言的變動性
由于戲劇表演中相關演員需要進行一氣呵成的表演,這就使得在一些意外發(fā)生時,或者演員的情緒高漲時,都很容易出現(xiàn)其對臺詞進行變動的情況發(fā)生,這在戲劇表演中是不可避免的。而在影視作品中,由于其一段段表演加剪輯的制作形式,相關表演有著不過再來的要求,這就使得二者之間存在著語言變動性的不同。
本文就我國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的異同進行了具體研究,希望能夠以此推動我國戲劇表演與影視表演的相關發(fā)展。
[1]張君慧.淺論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的異同[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2,02:104-107.
[2]門慶寶.戲劇語言與影視語言的異同[J].藝海,2015,08:99-100.
陳俊宏(1991-),男,吉林省吉林市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