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農業(yè)人物
——趙過
趙過,西漢農學家?!稘h書?食貨志》中記載漢武帝南征北戰(zhàn),大興土木,疏于農業(yè),以致國庫空虛,朝野不妥,于是武帝提出“方今之務,在于力農”,任命趙過為搜粟都尉。趙過“能為代田”,所以又使趙過推廣代田法。
趙過為了使代田法的推廣有確實的把握,曾做了長期準備和細致安排,他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了試驗、示范和全面推廣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良好效果,他設計了“皆有便巧”的耕、耘、下種田器,并傳授了“以人挽犁”和“教民相與庸挽犁”等。
趙過“使教田太常、三輔大農置工巧奴與從事,為作田器……善田者受田器,學耕種養(yǎng)苗狀” ,但這些便巧的農具的結構形式、制作方法、操作技術和具體效果等在其他古籍上卻難有蹤跡可尋。東漢《政論》記載,趙過“教民耕種,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至今三輔猶賴其利”。三犁共一牛即三腳耬,因為它功能多,效率高、溝壟整齊、寬窄劃一,深淺均勻,因而為高產低耗創(chuàng)造了條件。如今在我國北方,耬在生產上還起著重要作用。
趙過和他所創(chuàng)造的新農具和新耕作技術,在我國古代農業(yè)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