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春學
摘 要:高中生物在新課程背景下需要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以摒棄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構建高效的新型高中生物課堂,滿足高中生的多樣化需求,培養(yǎng)高中生的生物素養(yǎng)和綜合實力。實際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生物教學效果,需要引起高中生物教師的高度重視。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主要探討構建高效生物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中生;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1-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087
高中生物教學在高中教育階段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與高中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密切,還會促進高中生的成長。高中課程改革的進一步開展,給高中生物教學提供了發(fā)展的機遇,高中生物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認清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從實際學情出發(fā),選擇適合高中生學習和探究的生物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高效的課堂情境,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興趣。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提出:高中生物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鼓勵高中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生物素養(yǎng)。但是,在當前的高中生物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高中生物教師教學手段單一枯燥,高中生對生物學習不重視,生物課堂教學效率低等問題,嚴重限制了高中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構建高效的高中生物課堂,就成為了高中生物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根據(jù)筆者的實際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經驗,結合具體教學案例,闡述構建高效高中生物課堂的策略。
一、 利用多媒體技術,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
多媒體技術作為當前高中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多媒體技術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弊端,增強了課堂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高中生物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生物教師可以將生物知識制作成電子課件,不僅節(jié)省了板書的時間,還能夠促進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還可以給學生播放生物實驗的演示視頻,讓學生對生物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比如,講高中生物《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學應該重點滲透以下幾點:從元素水平就可以看出生物的物質性;組成生物體的元素的作用;生物體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依據(jù)含量劃分的,不可輕視微量元素的作用。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做出了詳細的備課,首先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教學目標和教學環(huán)節(jié),讓高中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然后在大屏幕上給學生播放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玉米和人體化學元素對比表等等,并且利用教材中的思考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化合物種類及其含量表,獲得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二、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教師授課帶來了方便,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促進學生對課堂產生好感,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知識學習中。高中生物教師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善于創(chuàng)設多樣性的教學情境,將生物知識與教學情境有機結合,讓高中生在實際情境中增強學習動力,掌握學習技巧,培養(yǎng)學習習慣。不同的課堂教學情境具有不同的作用,高中生物教師應該結合實際進行選擇和運用。比如,講高中生物《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和遺傳的基本類型;了解噬菌體的基本組成;了解遺傳物質的特點;理解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過程、原理和結論。在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情境,首先給學生播放了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通過分析實驗過程,使學生確信S型死細菌細胞中含有某種轉化因子。再播放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引導學生明確只有DNA具有轉化作用。接下來給學生播放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得出子代噬菌體DNA和蛋白質都是在注入細菌體內的噬菌體DNA指導下完成的,說明DNA是連續(xù)的。
三、結合日常生活,增強生物實驗的實效性
高中生物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密切,學習生物知識對日常生活具有指導作用。因此,高中生需要發(fā)揮主動性和積極性,積極配合生物教師,努力學習生物知識和技能,提高生活能力和適應能力,促進養(yǎng)成終身學習意識。同時,高中生物實驗在教學中是不可忽視的,通過實驗能夠豐富學生的視野,有效鞏固教材所學知識,鍛煉高中生的實踐能力。因此,生物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提高實驗的教學水平,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實驗機會,促進全體高中生共同進步。比如,做實驗“使用高倍物鏡觀察幾種細胞”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fā)高中生的實驗興趣,我在課堂通知學生自帶一種植物或者食物,然后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一起做實驗。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有帶水果的,有帶樹葉的,有帶蔬菜的,還有帶頭發(fā)的。在實驗教學中我首先給學生講述了實驗的注意事項和實驗步驟等,幫助高中生正確進行實驗,規(guī)范學生的實驗操作,以提升學生的實驗技巧。然后我把高中生分成合作小組,每個小組成員明確分工,然后進行生活化的實驗,這時學生都爭先恐后地制作臨時裝片,表現(xiàn)出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也進一步掌握了不同生物細胞的相似點和不同點。
四、 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有效進行課堂評價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要想實現(xiàn)高效和開放的目標,還需要注重高中生的主體性,把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在生物課堂有發(fā)言權和主動權,從而積極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要進行有效的課堂評價和激勵,針對高中生的不同個性特點和學習水平,采用差異化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我在實際高中生物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深入學生當中,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幫助,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發(fā)展。比如,在講《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探討人口增長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運用資料搜集與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長過快給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并且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書寫一份書面調查報告。在課堂上我還會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我國的人口現(xiàn)狀與前景,讓學生知道我國人口急劇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較高和死亡率的下降形成了巨大的“落差”。然后我讓學生自主分析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當學生分析得有依據(jù)、有新意時,我會給予鼓勵,幫助他們進一步完善思維方式;當學生分析得無根據(jù)、不合理時,我也會給予糾正,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