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煒
(河北省任縣永福莊鄉(xiāng)永福莊中心學校,河北任縣055150)
淺析如何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氛圍
劉煒
(河北省任縣永福莊鄉(xiāng)永福莊中心學校,河北任縣055150)
教學氛圍是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呈現(xiàn)出的一種情緒狀態(tài),它是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師的順利教學提供積極的條件,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但是應該如何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氛圍呢?下面本文將針對這一問題展開淺要的分析,為小學語文的教學提供幾點便利條件。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是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呈現(xiàn)出的一種情緒狀態(tài),是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設(shè)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優(yōu)化教學效果。如何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氛圍呢?在我看來,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學生不僅是教學的對象,還是學習的主體。因此,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就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
學習過程中學生常常具有不同的心理活動,他們在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下具有截然不同的學習效果。在最佳狀態(tài)時,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會極力配合教師,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為此,教師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如下幾點。
1.將微笑融入課堂。微笑既可以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又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當學生課堂聽課時走思、思緒萬千時,教師給予學生一個期待的微笑,可使學生“迷途知返”;當學生回答問題受挫時,定會感到羞愧而心神不定,此時教師給予學生一個鼓勵的微笑,可使學生心神安定、“柳暗花明”;當學生答題出色、板演成功時,教師給予學生一個贊賞的微笑,會使學生信心大增,激發(fā)學生更強的學習欲望。
2.把成功帶給學生。教學中,教師應關(guān)注每個層次學生,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例如,布置作業(yè)時,教師將作業(yè)可分為必做和選作兩部分,并通過課堂講評及時滿足每個學生的心理預期,使更多的學生得到贊許,為學生帶來成功的體驗,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
(二)帶動學生積極參與知識探究
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既要使學生掌握結(jié)論,又應令學生認識到結(jié)論的緣由,善于創(chuàng)設(shè)探究的情境,引導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操作和表達,使學生在探索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例如,教師在講課前,可通過給出課文中心思想或者結(jié)論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的閱讀和學習,以此來展示知識魅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關(guān)鍵,因此要營造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還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一)把握良好的教學心態(tài)
教師的教學心態(tài),是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外在反映,它決定著教師的教學狀態(tài),決定著教師的教學情緒,進而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這需要教師做到如下幾點。
1.備課要充分。充分的備課可以使教師對課堂的教學胸有成竹,在授課過程中做到結(jié)構(gòu)合理、內(nèi)容適當、所提問題適于學生解答,所用方法易于學生接受,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為認真授課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2.教學過程要投入。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心無雜念,全身心投入到教學當中,以激情的言語和熱情的態(tài)度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充分運用手勢、表情、動作等肢體語言吸引并感染學生,使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寓意和作者的情感,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
3.機智處理各種問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也可能在課堂上遇到某些突發(fā)事情,此時要求教師能夠機智應變并妥善處理各種問題。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
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可以使教與學的雙方都沉浸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之中,使教師講課時滿懷激情,學生聽講時全神貫注;反之,則會使學生聽講時具有壓力,教師講課時師生溝通不足,不能做到得心應手。因此教師應該做到如下幾點:改變教師尊貴的心理,與學生平等相處;課堂提問時語氣平和,并盡力引導學生;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
(一)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點燃學生的熱情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教師講課時生動的言語就如同廣場中的耀眼明珠,光彩奪目,教學過程中應多談名言、論典故,以豐富而新穎的內(nèi)容吸引學生,將學生帶入廣袤、生動的語文天地。就如同《春》的導語“一提到春,我們就想到新的生命,無窮的力量……蓬勃生機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們都出來了,有的散步、放風箏、耕種、插秧……”,使學生聽到后便會心潮澎湃。同時,教師的言語還應富有美感、具有感染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適當?shù)墓?jié)奏、豐富的內(nèi)容和抑揚頓挫的語氣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善于運用作者在作品的結(jié)構(gòu)框架中所留下的“空白”,通過這些未經(jīng)挖掘的內(nèi)容,使學生深入閱讀并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激活學生的思維因素,以此構(gòu)筑起一座與作者的情感溝通橋梁,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例如,講述朱自清的《背影》一課時,父親將兒子送走后的心情如何?你能想到他接下來要做什么嗎?又如講述《蘆花蕩》時,老頭將兩個女孩送走時說了些什么?他會因為女孩的受傷而改變么?再如《蠟燭》一文中,老婦人雖然并沒有說話,但她的動作表現(xiàn)出了其豐富的內(nèi)心活動,請思考她拿出第二只蠟燭時心里在想些什么?
任何學生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能一概而論。而應先制定層次化、多樣化的評價標準,再根據(jù)不同的評價標準,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民主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多鼓勵和贊賞每一個學生,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發(fā)言、敢想敢言的課堂氛圍,進而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總之,學生和教師應共同努力,從多個方面共同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氛圍。
[1]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報,2002(1).
[2] 于漪.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淺探[J].課程·教材·教法,2009(6):31-35.
[3] 宋文雅.《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課堂氛圍[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04(12).
[責任編輯張亞欣]
G62
A
1673-9132(2016)31-0094-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