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林 周鴻鳴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167-02
一、引言:
教育部《關于全國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指出“各級各類學校要從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出發(fā),把核心素養(yǎng)和學業(yè)質量要求落實到各學科教學中”?!昂诵乃仞B(yǎng)體系”這一概念,已置于了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成為我國未來基礎教育改革的靈魂。那么,什么是核心素養(yǎng)?它與過去我們所強調的知識、技能、素質等是什么關系?如何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切入點在哪里?抓手在哪里?重慶市潼南區(qū)第二實驗小學校一班人走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踐行課程改革的路上。
二、案例描述
重慶市潼南區(qū)第二實驗小學校的辦學理念是“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二小人認為,奠定人生幸福的基石有四塊:良好的習慣、儒雅的心智、高尚的情操、創(chuàng)新的動力。學生獲得了這些核心素養(yǎng),也擁有了幸福人生的基礎。
為此,我們按照“實行國家、地方與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的要求,在堅定實施國家課程的同時,依托和整合學?,F(xiàn)有資源,拓寬課程資源,發(fā)揮群體智慧,將學生的需求與教師的能力相結合,積極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地方與學校課程,努力使地方、學校課程校本化,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多元、開放,使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有了生長點。
(一)養(yǎng)成教育是學生良好習慣素養(yǎng)的生長點
實驗二小開發(fā)了低、中、高三階段《學生品質誠信評價手冊》校本教材,提出“優(yōu)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三大習慣培養(yǎng)目標。我們運用此手冊,結合每周一的晨會課、每周五的班會、隊會課,開展各種主題活動。通過每周一承諾(學生承諾)、每周二評價(老師、家長)、每月三小結(學生、老師、家長)、每期一總評(學校),把“做人、做事、生活”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融入平常的教學活動中。
我們搭建學校、家庭、社會互動平臺,開展“小手拉大手,和美齊步走”等志愿服務活動,讓學生養(yǎng)成教育成果走出校園,走上街頭,走進社區(qū),走向社會。
(二)“書香校園”是學生儒雅心智素養(yǎng)的生長點
1.環(huán)境浸潤策略
實驗二小校園環(huán)境建設注重讓學校的每一塊墻壁、綠地和每一片景色都能“說話”。古詩墻的古詩、文化櫥窗的好書推薦欄、教學樓道及教室的名言警句……每一個置身于校園的學生,時刻都受到文化的浸潤和熏陶。
2.讀書陶冶策略
我們要求學生每天早晨晨讀晨背一刻鐘;學校每天下午第二節(jié)課課前自讀20分鐘;間周開設一節(jié)閱讀指導課;學校提倡親子閱讀,倡導家長在家庭里創(chuàng)設讀書氛圍,支持孩子買書、讀書,并盡量起到模范帶頭作用,讓家庭生活因為有了“親子共讀”而洋溢溫馨。
3.課程輔助策略
學校自主開發(fā)了六本《古詩文誦讀》校本教材,閱讀對象分別對應一至六年級學生。我們也特別加強學生對校本教材學習指導,確保它發(fā)揮最大效益。
4.活動促進策略
學校會定期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舉行“揚帆書海,幸福起航”為主題的小蜜蜂校園讀書節(jié)開幕式。小蜜蜂校園讀書節(jié)前后持續(xù)2月。讀書節(jié)上,開展“捐一本讀百本”、“好書漂流”、“與經(jīng)典同行”故事朗誦比賽、“我的讀書故事”演講比賽、“我最喜愛的一本書”讀書征文比賽、“讀書筆記”展評、手抄報、書簽制作評比、“跳蚤書市”等內容豐富的活動。
5.評價激勵策略
我們每期都會評選“閱讀之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 閱讀之星、藏書大王、“故事大王”、“小詩人”、“讀書博士”。
三、藝術教育是學生高尚情操素養(yǎng)的生長點
學校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將藝術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近幾年來我校除了加大藝術教育的硬件投入力度外,還通過一系列課程建設,以藝輔德,以藝增智,以藝促能,以藝冶情,以藝健體。學校大力推進口風琴進課堂教學,正在開發(fā)《我和口風琴交朋友》校本教材,申報了區(qū)級教科研課題《口風琴集體教學策略研究》。學生社團活動是學校藝術活動的主要部分,也是學校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2013年,我校將社團活動正式列入課表(每周2節(jié),每周三下午舉行),廣泛開展書畫、器樂、舞蹈、聲樂、鼓號隊、田徑隊、排球隊、足球隊、圍棋隊、手工制作等二十多項社團活動。每位學生至少參加了一個社團活動組織。學校每年都結合“六一節(jié)”,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孩子們舞動多彩的衣裙,撥動金色的旋律,描繪綠色的遐想,歌唱美好的童年,放飛美好的夢想。
四、科技教育是創(chuàng)新動力素養(yǎng)的生長點
幾年來,我校堅持以科技教育為重點,以科技活動為載體,狠抓科技教育管理,努力把科技教育活動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學校組織機構健全,成立了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學??萍紟熧Y雄厚,有6位教師分別具體負責計算機類、創(chuàng)新發(fā)明類、科學論文類、少兒科幻畫類、科學探索類、科技制作類等項目。學生的科技創(chuàng)新熱情漸被點燃,科技教育成果也實現(xiàn)了新的突破與超越。
五、案例反思
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擁有視課程的品質而定。實驗二小一班人“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這一辦學理念是否能體現(xiàn)小學階段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這一理念下踐行的課程建設是否能促使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如何實施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評價?如何使內隱的核心素養(yǎng)轉化為可觀察、可量化的顯性指標?
探索之路漫漫,二小人將上下而求索!
作者簡介:
李中林(1968年1月-),男,漢族,重慶人,本科學歷,重慶市潼南區(qū)第二實驗小學校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小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