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華 姚志剛(濱州學院 生命科學系,山東 濱州 256603)
?
地方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力構成及其現(xiàn)狀分析*
劉俊華姚志剛*
(濱州學院 生命科學系,山東 濱州 256603)
摘要:青年教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其教學能力和職業(yè)水平高低對學校教學質(zhì)量和人才培養(yǎng)水平具有重要影響。文章介紹了教學力概念,比較分析了不同分類體系下的教師教學力要素構成,并從教師教學有效性角度,闡述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力構成及各要素間相互關系,最后分析了地方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力現(xiàn)狀,以期為有效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和職業(yè)發(fā)展水平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教學力;地方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評價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展的趨勢,大學教育質(zhì)量以及人才培養(yǎng)成效受到了社會各界更廣泛的關注[1]。高等教育作為最高層次的教育類型,是培養(yǎng)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依托,因此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要求很高[2]。課堂教學作為引導大學生探求知識、發(fā)展能力、豐富完善個性品質(zhì)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大學培養(yǎng)人才的主陣地,也是實現(xiàn)大學生知識、素質(zhì)、能力等全面提升和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基本保障。普遍具有較高學歷的青年教師,是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但由于多數(shù)青年教師系從校門(畢業(yè))到校門(就業(yè)),在教學理念、教學意識、教學規(guī)范、教學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因而其教學效果尤其是課堂教學表現(xiàn)經(jīng)常差強人意?;谏鲜鰡栴},作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綜合已有教學力研究相關文獻報道,對青年教師教學力構成作了簡要闡釋,并對地方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力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夠引起學校師資建設與管理部門的進一步關注,并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提升青年教師教學力水平。
教學力是教師能力結構的最基本要素,是教師順利完成教學活動所需的個體心理特征,是通過教學實踐將個人智力和知識、技能轉化而形成的一種職業(yè)素質(zhì)[3]。教學力由多種要素構成[2-14],同時也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是學界已充分達成的共識。但不同的學者因其研究方向或所關注的問題不同,對教師教學力的具體要素構成有不同的認識(表1)。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教師教學力”與“教學能力”僅一字之差,但二者之間卻具有明顯的區(qū)別:一方面在于“教學能力”屬于“標量式”概念,而“教學力”則屬于“矢量式”概念;另一方面是“教學力”不僅可反映教師教學能力強弱和教學水平高低,更能體現(xiàn)教師教學學術的方向性價值[11]。如表1所示,不同學者因所處學校層次、類型不同,對教師教學力的認識和內(nèi)涵界定也存在一定差異。盡管學界目前對于教學力具體內(nèi)涵和要素構成仍未達成共識,但不同學者基于不同標準所建立的分類體系,均有其客觀性和合理性,對相應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水平提升都具有指導作用。
教學力作為一個發(fā)展性概念,對于不同類型或不同層次的學校而言,應該有不同的界定與要素構成。基于對地方高校教師教學有效性的認識,作者認為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力”主要由教學動力、教學能力、教師研究與轉化力、教學創(chuàng)新力等四要素構成(表2)。其中,教學動力是整個教學力的基礎,是原始驅動,又可分為教育理念與教學認知兩個方面;教學能力是教學力的核心組成,包括教材研究能力、課程設計能力、語言與非語言表達能力、因材施教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課業(yè)輔導能力以及教學評價能力等七個子要素;教學研究與轉化力是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撐,可分為教學研究力和教研轉化力兩個方面;而教學創(chuàng)新力則是基于教學動力、教學能力、教師研究與轉化能力三個方面的系統(tǒng)提升能力,并涵蓋其他三種能力的各個子要素。
如前所述,地方高校因其軟硬件水平所限,師資隊伍整體水平不高,而作為其中重要組成的青年教師群體,由于專業(yè)背景繁雜且相當一部分未接受過系統(tǒng)師范教育和教學實踐鍛煉,因此其教學能力和授課水平十分有限。雖然大多具有博士或碩士學歷,但教學工作不同于科研實踐,并非想一門心思去做就能做好,需要扎實的功底和系統(tǒng)訓練,才能勝任一線教學工作。經(jīng)筆者對所在學校青年教師教學工作現(xiàn)狀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青年教師在教學動力、教學能力、教學研究與轉化力、教學創(chuàng)新力等方面存在較大不足。具體表現(xiàn)為如下四個方面:
(一)教學動力不足
青年教師多為剛走出校門的博士、碩士,朝氣蓬勃且具有較扎實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但多數(shù)地方高校學科基礎薄弱、專業(yè)體系不完善,因而其能夠為青年教師提供的發(fā)展環(huán)境與平臺保障條件難以滿足青年教師實際需要。那么,對青年教師而言,一方面尚未建立起成熟的教育理念和系統(tǒng)的教學認知,另一方面初到一個新的工作環(huán)境,往往出現(xiàn)諸多不適狀況(如薪資低、人文關懷不到位、人際交流不暢、幸福感差等),內(nèi)外因素綜合影響下,勢必對青年教師教學動力的形成產(chǎn)生不利影響。而一旦教學動力不足,無疑會對青年教師職業(yè)發(fā)展造成巨大障礙。
表1 教師教學力分類體系及其要素構成
表2 地方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力構成
(二)專業(yè)教學能力薄弱
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由于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的現(xiàn)實需要,往往在較短時間內(nèi)引進大量新畢業(yè)碩士、博士人員,作為新生力量補充到專業(yè)教師隊伍,但這些青年教師一般未經(jīng)系統(tǒng)培訓和助教實踐便登臺授課,存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完整、教學內(nèi)容不系統(tǒng)、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不靈活等問題,同時在課程設計、教學組織與課堂管理、教材研究和教學評價等方面也存在較大不足。因而,青年教師專業(yè)教學能力急需全面提高。
(三)教學研究與轉化力欠缺
教學研究作為對教學工作的理性思考與改進提升,對教師教學能力提高具有直接促進作用。而青年教師由于入職時間短、教學實踐鍛煉不充分等原因,對教學工作的認知還停留在感性水平,缺乏系統(tǒng)深入的總結反思。因此,青年教師普遍在教學研究能力和轉化應用能力方面存在欠缺,既缺乏對教學實踐的理論概括,也難以做好應用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四)教學創(chuàng)新力缺失
由于青年教師在教育理念、教學認知,以及教學基本能力和教學研究與轉化力等方面存在的諸多不足,使其在嚴肅緊張的教學督導與考核評價情況下,整個教學工作的實施只得一心求穩(wěn),因而難以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另一方面,青年教師也會因教學工作中出現(xiàn)各種共性或個性化的問題而在心理上產(chǎn)生挫敗感,使得情緒低落、意志消沉,更加缺乏在教學工作中創(chuàng)新求變的勇氣和信心。久而久之,難免造成青年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力的缺失。
教師是決定高校生存和發(fā)展的核心所在,師資水平高低直接關乎學校學科發(fā)展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青年教師教學質(zhì)量作為高校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基礎,一定程度上對學校整體教育水平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1],這就要求學校決策管理層指導人事處、教務處等職能部門,通過強化師德師風教育、改革師資考評模式、調(diào)配教學科研資源、提高薪資水平、加強人文關懷等多種途徑,為青年教師的能力提升和職業(yè)發(fā)展鋪平道路,最終推動高校全面、協(xié)調(diào)和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慧琴,朱哲,劉潔茹.關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質(zhì)量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5,20:143-146.
[2]孫彩云,莊國波,翟建軍.基于教學力提升的高校教師教學評價模式研究[C]//2012管理創(chuàng)新、智能科技與經(jīng)濟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2012:25-27.
[3]張漾濱.關于提高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力的若干思考[J].湖南社會科學,2009,4:160-162.
[4]孫德芳.教師學力:專業(yè)評價的新標準[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4,1:66-71+91.
[5]王靜巍.論教學力[J].教書育人,2002,2:7-8.
[6]盧靜.教學力:素質(zhì)教育視閾下高校教師的必備素質(zhì)[J].天中學刊,2012,27(5):118-119.
[7]王發(fā)成.教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教學力?[J].河北教育,2011,1:36-37.
[8]馬必學,石芬芳.論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力的提升[J].當代教育論壇,2009,6:94-96.
[9]張相樂.論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J].石油教育,2004,6:51-53.
[10]佟雪梅,吳慶紅.中學教師教學能力及其培養(yǎng)[J].教育科學研究,1995,3:22-24.
[11]石麗.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評估視角下的教師教學力研究[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教育科學),2015,31(8):90-93.
[12]樊澤恒.論大學教師的教學力[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43(1):114-118.
[13]黃自團,袁頂國.教學力與學習力:要素、共生與培養(yǎng)途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4(14):3-5.
[14]王洪海,韓樹安.職教教學力和學習力的創(chuàng)新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15:151.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6)13-0200-03
*基金項目:濱州學院教學研究重點項目(編號:BYJYZD201405)、濱州學院“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調(diào)研項目(編號:BYGJYB201413)共同資助
作者簡介:劉俊華(1980-),男,山東高唐人,理學碩士,講師,主要從事保護生物學、生態(tài)學教學與研究。
*通訊作者:姚志剛(1964-),男,山東惠民人,理學學士,教授,主要從事遺傳學教學與研究。
Abstract:Young teacher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ewly-built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their teaching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level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of the school and the level of personnel training.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eaching ability,and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under the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with the viewpoint of teachers'teaching effective-ness,expounds the four essential element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 of teaching abilities of young teachers in new-ly-built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and university.At the end,the situation of teaching abilities of youth teache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re analyzed,hoping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effective promotion of young teachers'teaching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evel.
Keywords:teaching ability;lo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young teachers;teaching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