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314-01
“讀”作為一種貫穿教學過程,用以幫助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寫作能力,向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手段,已被廣大語文教師所重視。但是,也應該看到,由于受“死記硬背”的影響和部分教師對“讀”的片面理解,把“讀”變成單一化,缺乏指導的課課讀、天天讀,占用了很多時間,效果又不理想?!白x”也應該講求個規(guī)矩,講求個程度,講求個效率。三者同時結合,“讀”才能真正優(yōu)質高效。
一、明白含義,確定任務,防止“誤讀”。
“讀”,絕對不是單純的“眼看”或“口讀”,少了“耳、手、心”的“讀”,那只能是“小和尚念經(jīng)”,“口誦心惟”,這是從生理上闡述了“讀”的多重任務。只有通過人體多種感官一齊“運動”才能完成“讀”的任務。另外,“讀”就是“閱讀”,就是“看并領會其內容”。教學大綱中早已明文規(guī)定,教師只有明白了“讀”的含義及任務,才不會把“讀”誤解成單純的“眼看口讀”,而讓學生機械重復地讀無效讀書。不管你是理解性的朗讀、默讀,還是培養(yǎng)表達、思維能力的復述性讀,還是為讀寫服務的背誦式讀,最重要、最需要強調的都是“心、口、手、耳、眼”等同時到位的多感官任務的閱讀。
二、抓住學生性格特征,激發(fā)朗讀興趣。
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朗讀訓練成功的一半。調動學生朗讀的興趣,是朗讀訓練得以順利進行的條件。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在朗讀指導時,方法也不同,好動的學生,往往讀書積極性高,但識字率低,錯別字多,難以讀正確流利,教師在表揚其膽子大、音量大的同時,每次提出一個新要求,引導學生在讀得正確、流利上下功夫。對內向膽子小,聲音小的學生,則應盡量挖掘其優(yōu)點,耐心等待其進步,鼓勵他們向聲音響亮、正確、流利的學生學習,向有感情的朗讀目標不斷邁進??傊處熡脻M腔熱忱的語言鼓勵學生克服朗讀障礙,是學生建立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基礎,是激起學生讀書興趣的起點。
三、分清學生年級段要求,防止“亂讀”。
學生各年級有不同的閱讀要求,不能“超高要求”,“降低要求”或“一刀切”。不同年級學生閱讀要求應各具特點,各有側重,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只有遵循“不同學生,不同要求”的閱讀原則,學生才能“讀”出不同年級的不同水平,從“讀”中得到不同年齡應得到的不同知識。
四、定好內容,弄清目的,防止“濫讀”。
教材中有不少出自作家筆下的名篇佳作。教學中,如能鉆懂、吃透、消化教材后,準確定出哪些要“讀”的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弄明白“為什么要讀”,再讓學生默讀、朗讀、背誦,就一定能“讀”通名篇文意,“讀”懂佳作寫法,“讀”明做人道理。教學中,不同的文章風格,不同的主題思想,采用不同的情感、語速、語調進行朗讀訓練,忌訓練目標模糊化。目標的確定是進行朗讀的基礎。說明文與古詩的朗讀訓練往往因文章體裁、語言風格、主題思想不同,在處理朗讀情感、語速方法也不盡相同。前者,描述一件物體的特征,語氣平靜,語速平緩;后者為表達一定的主題思想,抒發(fā)內心情懷,節(jié)奏感強,語調變化大,語速具有緩急,語音富有輕重。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在確定詩中表現(xiàn)詩人歡樂、歸心似箭的心情后,教者在設計朗讀訓練時,則應考慮語言重音的著落點,語速節(jié)奏變化的輕重緩急。學生唱讀,往往是訓練目標不明確,沒有把朗讀語言和文章內容揉和在一起造成的。
五、把握訓練重點,交給朗讀方法。
抓住文章的重點句段,有的放矢,交給朗讀方法,是朗讀訓練的重要一環(huán)。
1、一篇文章其結構是并列式的,則指導讀好第一段,放手讓學生試著朗讀后幾段。
2、含義深刻的句子要深讀,抓住關鍵詞語深入讀,體會句子暗含的意思。
3、人物語言,對話要議讀,在邊讀邊議中深入分析人物的隱形行為,了解人物內心,概括出人物的特點。
4、對景物的描寫要品讀,以體會景物描寫對中心的襯托作用。
5、文道相融的句段要研讀,讓學生既學文化又受熏陶,學業(yè)道德雙豐收。
確定了內容,就能讀準讀好;明白了目的,才能樂讀不疲。這樣,也就自然戒除了“濫讀”。
六、挖掘教材中的語感因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
許多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比較注意音感、調感等聽覺表象的引導,能通過把握客體語音的高低、強弱、緩急、粗細去感知,體驗主體的表象情形。但這遠遠不夠,教師還應結合形感、色感、情感等因素,使聽覺表象和視覺表象統(tǒng)一起來。學生通過朗讀訓練,在大腦中行成豐富的景象;從優(yōu)美的語言,想象到的絢麗多彩的畫面;從靜止的畫面,想象到運動變化的畫面。一般訓練可分為兩步:第一,利用掛圖或多媒體,看圖——朗讀——想象。第二,范文欣賞——閉目想象——邊讀邊想象。這樣,蘊藏在文章字里行間的作者情感和讀者的情感才能融合在一起,兩者的情感才能表現(xiàn)得豐富而深刻。
七、重示范,活躍課堂朗讀氣氛。
示范,指的是教師示范、錄音示范、學生示范,在一節(jié)課中,各種示范巧妙組合運用,往往能使課堂朗讀氣氛更濃,增加課堂教學的變化節(jié)奏,學生朗讀積極性會更高。
八、讀和評議結合,在比較、品味中提高朗讀水平。
課堂上的評議,不能只停留在學生之間的讀評。老師讀得好不好,讓學生評一評,課堂上融合氣氛一下子就出來了。讀中有評,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讀——聽——說相統(tǒng)一;評中有讀,能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使聽——說——讀相結合。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如此循環(huán),不斷反復,一定能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