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浩
?
關于我國證券市場開設國際板的思考
郭浩
摘要:2009年,國務院在《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fā)展現(xiàn)代服務業(yè)和先進制造業(y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這個文件中指出要把上海建設成為兩個中心,而推進我國證券市場國際化是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內容,國際板的開設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國際板是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金融全球化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國際板;證券市場;投資
一、序言
改革開放30余年,我國在經濟發(fā)展上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2015年GDP達到67.7萬億元,僅次于美國,躍居世界第二。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我國在金融領域的改革已經展開。 我國逐漸的放開存貸款利率交由市場決定,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使其進一步主要由供需決定,證監(jiān)會也明確的提出我國要實施IPO注冊制,使得證券市場進一步與國際市場接軌,新三板的轉板也提上日程,可以肯定的是,國際板的建設已勢在必行。
近年來我國在經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國在國際經濟領域的話語權日漸增大。在證券市場上,我國也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
表1 經濟發(fā)展和金融開放表
然而,在金融領域,我國的發(fā)展還不是很好,國際大宗商品的定價權還在美國的期貨交易所,證券市場的交易與美國相比還不在一個當量上,技術、制度并不十分先進和完善。此時,國際板的推出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我國金融領域的不足。
二、國際板推出的利弊
(一) 積極作用
1、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人民幣國際化是我國此次金融改革當中的一部分。此前我國央行已經在倫敦交易所發(fā)放人民幣債券。2015年11月人民幣被納入SDR,占比重為10.92%,超過日元和英鎊,此外中國與外國的外貿交易逐漸使用人民幣結算,如中俄貿易,可見,人民幣國際化已經是我國金融戰(zhàn)略的一部分。筆者認為,國際板一旦推出,毫無疑問,將會用人民幣作為籌融資貨幣,國外上市公司都將要使用人民幣,人民幣被接受程度將大幅提升,其實際作用要遠高于人民幣被納入SDR。
2、有利于我國金融市場的完善和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設。目前,我國主板上市的上市公司都是在境內注冊的,國際板的出現(xiàn)將會使得國外注冊的上市公司進入,在地域上有了擴充,也增強了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其次,國際板的開設將會完善我國證券市場,將會形成主板,創(chuàng)業(yè)板,即將掛牌的新三板,以及國際板的多層次的結構,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資本市場上深層次和機構性問題。國際板上市的外國企業(yè)的信息披露也會參照國外水平,促使完善我國證券交易所對其他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的規(guī)范,此外,目前在世界市值排名前十的證券交易所,只有上海和孟買沒有國際板,國際板的推出將進一步加強上海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有利于國務院對于上海兩個中心的建設。與此同時,也強化了我國在世界資本市場上的話語權。
3、增加居民投資渠道和提升理財觀念。我國一直是一個高儲蓄率的國家,由于我國投資渠道單一,人們的存款的收益率可能跑不贏通貨膨脹,導致資產不斷貶值。國際板有利于人們形成中長期投資理念,優(yōu)質的國際大公司能給投資者穩(wěn)定的回報,豐富目前的投資渠道,而且能夠使得境內投資者逐漸形成價值投資的理念,提升投資者素質。
4、提升境內企業(yè)質量。國際板的開通,使得大量高質量的企業(yè)進入。它們將會帶來大量高端科技,和管理上的先進理念。這些都給境內企業(yè)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詳細的披露制度也能讓境內企業(yè)更加提高公司治理的能力。此外,筆者認為,國際板的開通對A股必然會有擠出效應,使得大量本來投資與A股的資本進入到國際板,但從長期來看,這不是壞處,資本市場本身就起資源配置的作用,資本應該流入效率更高的地方,這樣,會導致在A股上市的公司有一部分退市,其余的公司則會通過提升技術和服務成為優(yōu)質的公司,優(yōu)勝劣汰將會使得境內企業(yè)的品質提高,也從客觀上保護了投資者。此外,國際板的開通將對國內券商和銀行機構的發(fā)展提供很好的機會。
(二)消極影響
由于國內的高市盈率可能會導致國外企業(yè)進入國際板的圈錢動機,使得投資者損失,此外國際板推出短期內會對A股造成較大的沖擊,也會帶來監(jiān)管的難度。
三、關于開設國際板的障礙和建議
針對筆者上述提到的消極影響,實際上是可以通過一些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來盡量的減少其對我國的不良影響。對于國際板可能帶來的圈錢效應和監(jiān)管的難度,其關鍵點在于我國要通過嚴刑俊法來保護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和投資者的權益。對于境外上市公司,首先我國應該使其效仿國外的證券交易所,降低其IPO的市盈率,與國際接軌,其次要有嚴格的披露制度和我國的審核。而且,在國際板的推進中,我國也應該逐步推進,可以先使紅籌股回歸,逐漸增多國際板上市公司的數(shù)目,這樣也使得對A股的沖擊盡可能的小。國際板的推出應該結合國內金融情況,和證券市場的情況,這樣也可以減小其對A股短期的沖擊,引起國內金融的不穩(wěn)定。在公司監(jiān)管上,加強跨境監(jiān)管建立完善的監(jiān)管體系將是推出國際板的重要一環(huán)。
此外,國際板的開設還存在一些障礙。法律上的障礙,我國現(xiàn)在主要是證券法和公司法的約束,但我國的法律制度還不完善,而且其很多條款與國外上市公司不符。所以國際板推行之前必須完善國際板上市公司的法律問題。對此,筆者建議,對于國際板上市的公司可以單獨修訂法律。并且,此法律在大的方向上與我國法律不沖突的情況下,應該結合我國自身情況,盡可能的與國外發(fā)達國家的法律比如美國的一致。這樣能吸引更多的上市公司,而且能更好的發(fā)揮其監(jiān)管的效用。當然,法律應該是寬松而且及其嚴厲的。比如,可以允許合伙制企業(yè)在國際板上市,但是對于內幕交易,虛假披露一定是嚴格的懲罰的,當然,還應該有嚴格的退市制度,這樣才能保證國際板上市企業(yè)的質量,保護我國投資者的權益。
制度問題。我國的資本項目目前尚未完全開放,國內居民投資外幣資產和外國貨幣投資國內資產依然受限。這樣的狀況,顯然不能開設國際板。我過現(xiàn)在的匯率制度是參考一攬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的匯率制度,目前我國的匯率波動幅度一直在增大,且我國QFII、QDII的數(shù)量、額度也在一直增多,在國際板開通之前,要實現(xiàn)資本項目的開放,允許外匯的自由買賣,匯率制度可以謹慎一些,不必完全浮動,央行可以繼續(xù)干預,保證金融穩(wěn)定。這樣也可以吸引國外投資者進入國際板,增強國際板的活力。在制度上,我國的T+1交易制度顯然是不能被投資者接受,應該實施T+0的交易制度,至于是否施行雙向買賣,應結合當時我國的市場環(huán)境再做決斷。
總之,目前對于國際板的推出不可操之過急,需要在法律、制度、市場上的不斷完善,特別是嚴格有效的法律體系能夠保證投資者利益和我國金融穩(wěn)定。(作者單位:內蒙古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我國證券市場推出國際板的相關問題探討[J]賈明琪 財會月刊 2011,5,28-32
[2]建立我國證券市場國際板的策略研究[J]劉天 臨沂大學學報 2013,35(5),98-101
[3]關于我國國際板推出的利弊因素分析[J]韓徐韡,商品與質量,2011,9,88
作者簡介:郭浩,男 ,漢,金融學碩士,研究方向: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