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穆斯林移民與西歐國家的融合模式探究

      2016-07-26 10:58:26虞衛(wèi)東
      國際關系研究 2016年3期
      關鍵詞:穆斯林移民歐洲

      虞衛(wèi)東

      ?

      國際關系

      穆斯林移民與西歐國家的融合模式探究

      虞衛(wèi)東

      [內(nèi)容摘要]隨著進入西歐國家穆斯林人數(shù)的增加,穆斯林移民如何融入當?shù)厣鐣蔀橐粋€重要社會議題。西歐國家為了促進穆斯林移民融入當?shù)厣鐣謩e推出“同化”、“多元文化”和“客籍工人”等三種融合模式。不過,由于伊斯蘭文化與歐洲基督教文化之間存在不小差異,加上穆斯林移民人口迅速增加,導致穆斯林移民無法適應西歐國家的教育和就業(yè)體制,陷入社會底層。“9.11”事件之后,尤其在法國、荷蘭、英國和德國等國相繼發(fā)生穆斯林青年制造的襲擊刺殺事件,西方社會產(chǎn)生了“伊斯蘭恐懼癥”。西歐各國政府和社會認為穆斯林移民的融合是失敗的。

      [關鍵詞]融合穆斯林移民伊斯蘭恐懼癥

      隨著歐洲穆斯林人口的增加,穆斯林移民能否融入當?shù)厣鐣蛘吣芊衽c當?shù)鼐用窈湍老嗵幊蔀橐粋€重要問題。這個問題在西歐國家尤其嚴重,法國的穆斯林人口613萬,約占總人口的 9.6%;德國的穆斯林人口403萬,約占總人口的 5%;英國的穆斯林人口295萬,約占總人口的4.6%;荷蘭的穆斯林人口 92萬,約占總人口的 5.5%;比利時的穆斯林人口 67萬,約占總人口的 6%,比利時的穆斯林人口上升較快,2013年時穆斯林人口才38萬。2004年,亨廷頓和福山等美國學者曾質(zhì)疑歐洲在21世紀是否能在伊斯蘭教影響不斷擴大的情況下保持穩(wěn)定。他們認為,按現(xiàn)在的形勢,“25年內(nèi)歐洲便可能陷入嚴重分裂”。*《設法將伊斯蘭問題擺入歐洲議程》,http://www.cetin.net.cn/cetin2/servlet/cetin/action/HtmlDocumentAction?baseid=1&docno=176085.歐洲人必須正視與身邊穆斯林移民的異同,開始積極定義自己的特性,積極尋求融合。

      一、融合的嘗試

      西歐各國政府意識到, 如果不能使歐洲穆斯林融入主流社會,將對歐洲自身的安全與穩(wěn)定以及未來發(fā)展產(chǎn)生嚴重的消極后果。*Robert J. Pauly, Islam in Europe: Integration or Marginalization?, Ashgate Publishing, 2004, p. 87.為了幫助穆斯林移民融入當?shù)厣鐣鳉W各國推出了自己的融合模式。法國對移民施行同化政策,即不承認移民的少數(shù)族裔地位,要求其放棄文化和宗教特性,整合進入主流民族,認同法蘭西共和國的價值觀。法國政府要求所有法國居民必須無條件使用法語和法國的習慣規(guī)范, 恪守政教分離的世俗主義傳統(tǒng)。該政策脫胎于大革命時期法國在構建現(xiàn)代民族國家即法蘭西共和國的過程中所確立的 “共和同化”原則:當時的革命政府因擔心地方特別是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分離和分裂主義傾向而禁止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通過世俗化和強制推廣“國語”——法語等文化建構手段來推行一元文化,以達到弱化地方和族群的認同、培養(yǎng)共和國歸屬與認同的目的。法國禁止在學校內(nèi)戴面紗(為穆斯林女子所佩戴),同時禁止佩戴大號十字架和亞莫克便帽(為猶太男子所佩戴)。

      英國推行多元文化政策,受到二戰(zhàn)后左翼思潮的興起和對從前殖民統(tǒng)治良心上的歉疚影響。*洪霞:《當代英國的穆斯林問題》,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第25頁。英國在不同文化的殖民地進行控制時,它更關注的是公共秩序的穩(wěn)定,而非讓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受宗主國的文化。*徐玨:《試析穆斯林移民在歐洲社會整合的困境——以法國為例》,http://www.doc88.com/p-3337920084300.html。左翼政黨甚至對伊斯蘭教在歐洲的存在與傳播持寬容乃至歡迎態(tài)度。他們認為,外來文化豐富了歐洲傳統(tǒng)的基督教文化,不僅不應限制,反而應該采取措施促進其發(fā)展,實現(xiàn)在歐洲建立多元文化社會的理想。*《歐洲穆斯林現(xiàn)狀與“反穆斯林”浪潮》,http://news.ifeng.com/a/20150107/42881272_0.shtml.1997年,英國工黨正式推行系統(tǒng)的多元文化政策。在這種政策的推動下,簡化了難民管理程序,縮短了審批周期。移民來到英國之后,可以不用講英語,也可以完全按原有的方式生活。學校的宗教教育設立了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錫克教等多種宗教;穆斯林女生可配戴不與校服顏色相沖突的頭巾;英國部隊的穆斯林現(xiàn)役軍人可保留短胡須等等。2000年英國通過《種族關系修正法案》,2003年通過了《就業(yè)平等法案》,2006年通過了《平等法案》,*Randall Hansen,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in Post-war Britain:The Institutional Origins of a Multicultural N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25.很多在西方國家也是首例。

      德國采取的客籍工人政策(1955~1973年)是迫于當時“經(jīng)濟奇跡”導致工人短缺的情況。因此,德國把穆斯林移民當成一種暫時現(xiàn)象,認為他們遲早都會離開,不愿意給予其公民資格。德國的客籍工人體系建立在“輪換”原則基礎上,定期遣返一批工人回國。當土耳其人開始在德國定居時,德國官方并沒有任何心理上的準備,只是把這看成一種無可奈何的現(xiàn)實,沒有任何同土耳其人打交道的想法。從五六十年代的客籍勞工移民開始,德國一直否認移民社會的現(xiàn)實。當時,聯(lián)邦德國沒有一部移民法,直到很晚才就移民融入當?shù)厣鐣脑掝}展開討論并采取應對措施。*Rita C-K Chin,The Guest Worker Question in Postwar German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p.216.

      三種融合模式之比較*徐玨:《試析穆斯林移民在歐洲社會整合的困境——以法國為例》,http://www.doc88.com/p-3337920084300.html。

      二、融合的瓶頸

      西歐國家本著“自由、平等、民主”的原則或者迫于經(jīng)濟壓力,嘗試引導穆斯林移民融入當?shù)厣鐣退趪5?,穆斯林移民要真正融入西歐社會面臨很大挑戰(zhàn),存在一些瓶頸問題:

      1.文明沖突問題

      從伊斯蘭教與歐洲主流基督教的固有差異來看,兩者很難調(diào)和,正如塞繆爾·亨廷頓在他的《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所說:“這兩種宗教都是一神教,與多神教不同,他們不容易接受其他的神;他們都用二元的非我即彼的眼光看待世界;他們又都是普世主義的,聲稱自己是全人類都應追隨的唯一真正信仰;他們都是負有使命感的宗教,認為其教徒有義務說服非教徒皈依這唯一的真正信仰?!?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新華出版社1999版,第231頁。穆斯林移民帶來了伊斯蘭教,在歐洲國家和社會空間里,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以及世俗社會發(fā)生了碰撞,相互抱有歧視,加以排斥。西方社會害怕穆斯林把宗教帶入日常生活,偏好于與自己相通的文化群體。然而,“穆斯林身份”最直觀的表現(xiàn)就是宗教信仰,*黃昕瑞:《穆斯林移民難以融入歐洲探因》,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8期,第44頁。西歐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是基督教,在認知上與伊斯蘭教存在對“他者”的抵觸和防備。西歐國家都是世俗化國家,奉行嚴格的政教分離原則,禁止宗教介入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領域。而穆斯林堅守宗教的神圣地位,宗教認同高于國家認同。大約有75%的穆斯林聲稱自己按照宗教規(guī)定在清真寺里做禮拜,并認為他們的宗教信仰是他們身份認同的重要部分。穆斯林對歐洲所在國的認同十分有限,大多認同自己先人的穆斯林故國,這種狀況招致歐洲國家的不滿,*尹斌:《歐洲的穆斯林問題》,《國際問題研究》2006年第1期, 第64頁。而針對歐洲穆斯林公民的調(diào)查顯示,一定比例的穆斯林人口有敵視西方文明的傾向。比如在英國,絕大多數(shù)穆斯林人口認為西方人是“自私、傲慢、貪婪和不道德的”,一半左右的穆斯林人口認為西方人是“暴力的”。這兩種現(xiàn)象互相強化,加劇了歐洲內(nèi)部“西方人”和穆斯林之間的緊張關系。*包剛升:《極端主義的興起與西方世界的挑戰(zhàn)》,http://news.ifeng.com/a/20160601/48891645_0.shtml。

      不過,“9·11”事件之前歐洲穆斯林與當?shù)刂髁魃鐣g的關系總體上是平穩(wěn)的。如對于宗教問題,多數(shù)居住在意大利的穆斯林都認為自己享有信仰自由,他們對意大利政府對于伊斯蘭教的包容感到滿意。盡管如此,羅馬約翰·卡伯特大學教授帕沃切洛還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歐洲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出對伊斯蘭教以及穆斯林的包容,但他們做到的僅僅是對于不同宗教或文化采取一定限度的‘容忍’,距離真正的‘尊重’還差得很遠?!?尹斌:《“9.11” 事件后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穆斯林問題》,《世界民族》2006年第6期,第26頁。結構性的同化無法改變“穆斯林身份”的剛性認同,穆斯林移民融入歐洲社會的難度很大。

      2.人口結構問題

      經(jīng)過30多年的移民,歐洲穆斯林人數(shù)增長了3倍。合法的穆斯林移民仍以每年100萬人的速度進入歐洲,非法穆斯林移民每年大概也有50萬人左右,預計到2020年時穆斯林將占歐洲總人口的10%。穆斯林移民留給歐洲人的印象是:移民總人數(shù)之大、涌入速度之快和當?shù)鼐用駥?jīng)濟的不安全感。在布魯塞爾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七個男嬰名字分別是:穆罕默德、阿達姆、拉揚、阿尤布、邁赫迪、阿米內(nèi)和哈姆扎。馬賽和鹿特丹的穆斯林人口比例都已超過25%。正如荷蘭一社會學家所言,從來還沒有這樣多的穆斯林作為少數(shù)民族在這些世俗國家里永久定居,這在伊斯蘭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現(xiàn)象。日益增長的穆斯林,不僅使歐洲的主流社會感受到壓力,而且讓歐洲穆斯林重新權衡自身的地位,以謀求新的影響力。*尹斌:《歐洲穆斯林生存現(xiàn)狀》,《中國穆斯林》2006年第1期,第58頁。

      到本世紀中葉,整個西歐的穆斯林人口可能將超過非穆斯林人口。在20世紀,奧地利總人口中有90%為天主教徒,但到2050年,奧地利15歲以下人口中伊斯蘭教徒將占多數(shù)。對增長速度的預測是有爭議的,因為出生率很難預估。但是,伊斯蘭代表的是有意愿和年輕,歐洲則是老齡化和福利。歐洲由于人口減少無法維持福利社會,只能引進移民,而進來的移民大多是穆斯林,沖突不可避免。*《美國悲傷的孤獨:歐洲的穆斯林化和西方的衰落》,http://www.21ccom.net/articles/world/qqgc/20151116130519_all.html。有跡象表明,第二代及第三代穆斯林移民比他們的父母更難融入社會。英國一家智庫發(fā)表的報告表明,55歲以上的穆斯林移民人口中有超過70%的人認為自己和非穆斯林沒什么區(qū)別。但是在16歲至24歲的穆斯林移民人口中只有62%的人這樣認為。人口變化引起了不安。歐洲人經(jīng)常在民意測驗中聲稱,他們國家的移民已經(jīng)夠多了,但政治家卻大都回避討論這個問題。隨著穆斯林移民數(shù)量的上升,加上他們的生育率高于歐洲本土人,歐洲面臨穆斯林化的可能。

      3. 教育體制以及就業(yè)問題

      法國公立學校禁止進行任何與宗教有關的教育,大多數(shù)年輕穆斯林的宗教教育在家中或祈禱室、清真寺等地方完成。在法國,相當一批伊瑪目來自開羅或突尼斯的神學院,據(jù)統(tǒng)計,他們之中只有三分之一會法語,另外三分之一法語能力很差,還有三分之一根本不會法語。*Jytte Klausen,“Counterterrism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slam in Europe,” Watch on the West, Volume 7, No. 7,July 2006,http://www.fgri.org/ww/0701.200607.klausen.integrationislameurope.html.今天法國的教育系統(tǒng)并不能保證機會平等??陀^地說,這個問題在發(fā)達的工業(yè)社會里是普遍存在的。法國的等級分層教學模式增加了不平等性。學生很少能參與討論,也就使得準備不足的學生(通常是少數(shù)民族學生)無法及時消化所學的東西。在穆斯林移民的后代中,沒有學位的人數(shù)比例遠大于土生土長的法國人。*Claire L Adida,David D Latin,Marie-Anne Valfort,Why Muslim Integration Fails in Christian-Heritage Societie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6,p.167.另外,歐洲穆斯林移民子女迫于家庭和穆斯林社區(qū)的要求,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清真寺學習《古蘭經(jīng)》,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其他的課程;他們在學校經(jīng)常受到種族主義和多元文化的壓力,難以像其他民族的孩子一樣正常地進行學習,并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低下, 甚至無法完成學業(yè)。*Ake Sander, Goran Larsson and Dora Kos-Dienes, “State Policies towards Muslim Minoriti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GrantAgreementVS/2000/0671of31/12/2000ArchivesNo:000907 (AddendumrefNo:VS/2001/0137.如在英國,穆斯林孩子的學習成績普遍低于其他民族孩子的平均水平。在德國,穆斯林70%僅有中學或中學以下的學歷,受高等教育的穆斯林平均比例為19%,取得高等學歷的僅有5%。無數(shù)生于德國的土耳其或阿拉伯裔中小學生,尤其是女學生,以伊斯蘭教規(guī)為由不上體育課,不參加學校組織的外出參觀旅行活動,不上性教育課。然而,擁有學位是成功求職的關鍵。那些沒有學位的人,失業(yè)率比那些具有碩士學位的高約3倍,比擁有商業(yè)或工程學位的畢業(yè)生高10倍。在英國,巴基斯坦裔青年(16~24歲)的失業(yè)率高達36%,而孟加拉裔的失業(yè)率高達25%。

      無論是歧視下的封閉還是封閉下的歧視都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教育水平低、失業(yè)率高、收入低的穆斯林一直生活在貧困中。收入高、需要掌握技能的熟練工人往往是本地人,穆斯林移民只能從事最艱苦、工資最低的工作。移民聚居區(qū)是經(jīng)濟發(fā)展最落后的地方,類似“隔都”。從居住的狀況看,由于沒有足夠的經(jīng)濟基礎做支撐,歐洲穆斯林的居住條件普遍比較惡劣,其居所嘈雜、擁擠不堪,而這些居所通常還是由當?shù)卣峁┑?。穆斯林移民聚居地塞納-圣丹尼省每個家庭的平均年收入為18355歐元,而與其相鄰的中產(chǎn)階級聚居地的上塞納省為31500歐元。經(jīng)濟落后、失業(yè)率高導致年輕人無所事事,引起社會不穩(wěn)定,容易滋生暴力事件。

      經(jīng)濟地位決定政治地位。正是由于歐洲穆斯林在經(jīng)濟上的貧困,使得他們的政治參與程度和政治影響力受到極大的影響。如在英國下院659名代表中只有2名穆斯林移民代表,上院也僅有4名穆斯林血統(tǒng)的代表,英國180萬穆斯林只有1名歐洲議會代表。由于所在國家選舉體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德國的穆斯林移民代表更少。*Jorgen S. Nielsen,Muslim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Europe,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13,p. 41.在法國國民議會577個議席中, 沒有一名穆斯林的代表,導致穆斯林在關乎國計民生的事務中缺少發(fā)言權。

      在西歐國家,穆斯林移民已經(jīng)形成一個不小的群體,但他們的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地位十分低下。一個固化的穆斯林社會對歐洲國家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

      三、融合的失敗

      “9·11”事件后,在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和波蘭等國的調(diào)查表明,55%的歐洲人認為,美國的對外政策要對“9·11”事件負部分責任,與伊斯蘭教無關。他們還認為,穆斯林對歐洲的繁榮與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英國《經(jīng)濟學家》認為,大多數(shù)情況下,移民的納稅數(shù)額要多于他們所享受的公共開支。*李維?。骸稓W洲穆斯林:歷史與現(xiàn)狀》,《世界知識》2003年第5期,第13頁。但是,隨著歐洲國家相繼發(fā)生穆斯林移民暴力襲擊事件,加上穆斯林移民人數(shù)的不斷上升,歐洲國家對穆斯林移民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變化。

      2004年8月,以批評伊斯蘭教對婦女態(tài)度著稱的的荷蘭導演特奧·梵高遇刺事件引發(fā)荷蘭乃至全歐排外情緒上升,鹿特丹、烏特勒支、布雷達等地發(fā)生了清真寺縱火的行為。在英國2005年倫敦爆炸案后,穆斯林協(xié)會的哈里德·索菲聲稱“整個穆斯林社區(qū)都已成為警察的目標”,“95%~98% 被搜身的人是穆斯林”。近10年英國穆斯林移民囚犯數(shù)量增加一倍,英國監(jiān)獄里的囚犯14%是穆斯林,每7個在英國的穆斯林中就有一人因暴力和吸毒被拘捕。2013年,法國的一次民意調(diào)查表明,1189名受訪者中73%的人對伊斯蘭持否定態(tài)度,他們突出的印象是“原教旨主義”、“偏執(zhí)”、“狂熱”和“恐怖主義”以及“攻擊”等,幾乎沒有正面印象。

      由于一些媒體在穆斯林與恐怖主義之間的關系上進行夸大報道,加深了歐洲主流社會對當?shù)啬滤沽秩后w的猜疑,加之一些國際恐怖主義組織在當?shù)啬滤沽稚鐓^(qū)的滲透和煽風點火,歐洲穆斯林與主流社會間的不信任感增強,特別是當?shù)氐呐磐馐录r有發(fā)生,這使原有的隔閡進一步加劇, “伊斯蘭恐懼癥”開始在歐洲蔓延。德國社會對穆斯林移民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改變,懷疑和恐懼情緒明顯增加。一名在柏林洪堡大學做研究的巴基斯坦籍學者也表示,自己接受了德國大學的教育,已獲得德國國籍,但還是很難真正融入德國,他甚至考慮離開德國。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公布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德國非穆斯林公民中有57%視伊斯蘭教為一種威脅,這種恐懼情緒要大于從前。此外,約40%的受訪者認為穆斯林就像是“本國中的陌生人”,約有25%的受訪人甚至認為,應該禁止穆斯林移民到德國。*“對穆斯林的偏見和隱性歧視使歐洲穆斯林難融主流”,http://www.guancha.cn/europe/2015_01_16_306507.shtml。

      事實上,“伊斯蘭恐懼癥”主要是由一些穆斯林移民暴力襲擊事件引發(fā)媒體渲染和當?shù)厣鐣募磿r關注而形成的。“伊斯蘭恐懼癥”是一種群際威脅,是指在社會群體生活中,某一群體擁有的資源、觀念和價值觀等特征對另一群體的生存安全、發(fā)展與福祉等帶來的威脅。群際威脅的存在使個體容易對外群體產(chǎn)生消極的態(tài)度,即群體偏見。這是一種適應性的心理機制。群際威脅可分為三大類:現(xiàn)實威脅、文化威脅和認同威脅。*李彬、楊爽、吳奇:《群際威脅及其群體偏見的影響》,《心理學進展》 2015年第5期。在年輕的穆斯林身上,由于初來乍到而引起的怨恨,他們感覺沒有得到尊重,便會受到“要是他們不尊重我們,那至少讓他們害怕我們”言論的蠱惑。

      隨著法國巴黎、英國倫敦和德國科隆相繼發(fā)生一系列穆斯林恐怖襲擊事件和爆炸案,西歐輿論普遍認為,迄今為止各國政府推行的融合政策是失敗的。伊斯蘭移民沒有融入西歐社會,而是形成一個自我封閉的“平行社會”,缺乏對主流社會的認同和響應。邊緣化越來越突出,第二代、第三代歐洲穆斯林仍舊被貼上外國人、移民、局外人的標簽,被排斥在主流社會之外。*胡雨:《歐洲穆斯林問題研究:邊緣化還是整合》,《寧夏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第32頁。

      近年來,一些歐洲國家出現(xiàn)“向右轉(zhuǎn)”的趨勢,不斷收緊文化包容政策。2010年3月27日,來自歐洲多國的右翼政黨代表在德國開會,目的是為了“保衛(wèi)歐洲文化”,并公開宣布要加強合作,在全歐洲掀起一場反對穆斯林建造清真寺宣禮塔的運動。2010年12月底,《明鏡周刊》對29000人進行調(diào)查,有76%的受訪者支持德國禁止修建宣禮塔,82%的人聲稱“覺得感受到宣禮塔的壓迫感”。2010年10月17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一次演說時稱,德國構建多元文化社會、讓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生活的努力“徹底失敗”。自2010年初以來,德國民眾的排外情緒持續(xù)高漲。2010年10月公布的一份調(diào)查報告顯示,三分之一的德國人希望定居德國的外國人回國。2011年2月,法國、英國、荷蘭相繼宣布本國多元文化主義失敗。2010年1月,意大利立法禁止該國穆斯林女性戴面紗和包裹頭巾。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在意大利還是在法國,類似的法案都獲得了70%左右民眾的支持。

      如何界定融合模式的成功與否?是不是只要發(fā)生了恐怖襲擊事件,融合模式就失敗了?一些穆斯林恐怖襲擊事件已經(jīng)成為掣肘歐洲政府的利器。2005年倫敦地鐵爆炸案后,英國開始對多元文化政策進行調(diào)整,提高了移民的門檻。或許就像美國政治學家弗朗西斯·福山所說:自由社會擁有自身的價值觀念,那就是個人的同等權利和尊嚴。那些不接受這些前提的文化在自由民主社會就不配得到平等的保護。*《英國多元文化政策下的移民融合問題》,http://www.visa800.com/a/ouzhouguojiayimin/haiwaishenghuo/20130606645.html。

      在融合問題上,主流社會和移民社會都有各自的立場。伯納德·劉易斯認為:“歐洲具有自己的文化。歐洲文化說一句‘你們必須接受它’并非不合情理。歐洲人必須放棄他們的政治正確性,正視事態(tài)發(fā)展?!?然而,穆斯林想在歐洲過他們自己的生活。他們表面上無害的要求——國家應該尊重并適應他們的認同——是更廣泛的、同一種伊斯蘭的文明,來取代“不信教的”和“墮落的”歐洲的目標的一部分。*Bhikhu Parekh,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p. 54.穆斯林人口的不斷增長,不但體現(xiàn)在移民的數(shù)量方面,而且還體現(xiàn)在穆斯林的家庭規(guī)模方面。“歐拉巴”觀念日趨突顯。*[美]彼得·伯格、[英]格瑞斯·戴維、[英]埃菲·霍卡斯著,曹義昆譯:《宗教美國,世俗歐洲?——主題與變奏》,商務印書館 2015年版,第152頁。在歐洲,許多穆斯林覺得宗教習俗應該納入西方文化范疇。戴面紗更多的是個人選擇和自由,不是傳統(tǒng)文化的延續(xù)。*Cesare Merlini & Olivier Roy,Arab Society in Revolt: The West’s Mediterranean Challenge,Brooklings Institution Press,2012,p.220.關于同化,德國《世界報》2015年8月23日刊登記者托馬斯·基林格爾對美國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前主任、當代史學家瓦爾特拉克爾的訪談錄,題為“歐洲將推行綏靖政策”*《美學者說歐洲在對待穆斯林移民問題上將推行“綏靖”政策》, http://www.cetin.net.cn/cetin2/servlet/cetin/action/HtmlDocumentAction?baseid=1&docno=247904。。瓦爾特拉克爾認為,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移民潮都被以某種方式同化了。請回想100年前的猶太人移民——他們?nèi)谌霒|道國文化的愿望是極其強烈的。當然猶太人渴望被同化,但是很多穆斯林并不希望被同化。在德國,根據(jù)1985 年所作的調(diào)查,只有13%的土耳其人寧愿與德國人分開居住,有33%的土耳其人表達了希望自己的鄰居是德國人的想法。而同時對德國人的調(diào)查卻顯示,只有9%的德國人選擇住在周圍主要是土耳其人的社區(qū)里,許多德國人對土耳其人的生活方式和宗教特點都比較反感。

      四、結語

      要判斷一個社會的外來人口是否融合于主流社會之中,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考察外來移民與當?shù)鼐用窠煌膹姸扰c頻度。這一指標可以通過當?shù)匾泼竦木幼…h(huán)境和鄰里之間的關系反映出來。就目前情況來看,穆斯林移民與當?shù)鼐用竦母糸u在逐漸加深,相互之間的猜疑和排斥也在加大。

      “寬容”是一種社會建構,可以運用在某些場合,但在其他場合卻遭到禁止。*[美]彼得·伯格、[英]格瑞斯·戴維、[英]埃菲·霍卡斯著,曹義昆譯:《宗教美國,世俗歐洲?——主題與變奏》,商務印書館 2015年版,第146頁。西方把伊斯蘭等同于文化,與穆斯林視之為信仰存在較大分歧。固有的認識框架和認知模式?jīng)Q定了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認識,即使嘗試雙方對話交流,也是土耳其人所稱的“聾子的對話”。*Jonathan Lyons,Islam Through Western Eyes: From the Crusades to the War on Terroris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p.17.同時,西歐社會面臨一個十分棘手的局面:穆斯林人口的上升與穆斯林地位的邊緣化。如何避免穆斯林移民的社會環(huán)境“固化”,或許應該拋開理想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束縛,從國家公民的角度去對待穆斯林移民,用處理日常事務的方法去應對穆斯林移民的事情,*S. Lathion,“Fight Islamophobia in Europe? Less Islam and Muslim and More Citizenship!”, Islam and Christian-Relations,2015,p.135.既不強硬地實行同化,也不做多元化的“遷就”,盡可能做到正?;?。在一些恐怖襲擊事件面前,如何客觀對待穆斯林移民,不被這些事件左右和情緒化,最好的辦法是習以為常,不把“恐怖分子”與穆斯林移民劃等號?;蛟S,最好的融合就是相安無事,不是按部就班地去爭取達到各自的標準。

      [作者簡介]虞衛(wèi)東,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猜你喜歡
      穆斯林移民歐洲
      歐洲之恐:歐洲可以迅速撲滅恐怖襲擊,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英語文摘(2021年1期)2021-06-11 05:46:56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英國穆斯林更重國家認同
      穆斯林在歐洲與居民互認度迥異
      簽證移民
      僑園(2016年8期)2017-01-15 13:57:27
      美國穆斯林群體探析
      文學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44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Immigration移民
      留學(2015年12期)2015-12-19 06:18:40
      復興中的歐洲有軌電車
      张北县| 前郭尔| 临城县| 阜南县| 梓潼县| 岫岩| 临泉县| 康定县| 分宜县| 房山区| 庐江县| 永丰县| 洞头县| 贺州市| 永州市| 南郑县| 吴桥县| 新昌县| 尉氏县| 徐闻县| 黄冈市| 同江市| 新巴尔虎右旗| 额尔古纳市| 松江区| 平乡县| 原阳县| 福鼎市| 河津市| 南岸区| 正定县| 利津县| 无棣县| 惠安县| 苍溪县| 彰化市| 蛟河市| 洛扎县| 鄂州市| 潮安县|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