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為炎熱、悶濕的季節(jié),身體容易感到不適。不過熱在三伏,養(yǎng)生也在三伏,如果能借此季節(jié)排毒,可謂是最佳時機。除了適度流汗,借助刮痧、拔罐等傳統(tǒng)方法來排解三伏暑濕之毒,在飲食調(diào)養(yǎng)上,還應(yīng)注意清暑祛火、多酸多甘等原則,以舒適度三伏。
三款靚冰粥,清涼過伏天
三伏天熱癥較重,容易火氣上升、情緒煩躁、焦慮激動、失眠等,夏季暑濕,適宜清補,“祛火”是夏日食補的關(guān)鍵。
【荷葉綠豆粥·祛暑養(yǎng)生】
這道冰粥具有祛暑清熱、和中養(yǎng)胃的功效,老少皆宜,特別適于伏天食欲不振、發(fā)熱口渴的少兒食用。荷葉綠豆粥以荷葉、綠豆、粳米、冰糖為原料,做法是:綠豆用水泡發(fā)后,另用水將綠豆煮開花,制成綠豆湯;粳米煮成稠粥,半熟時加入綠豆湯、冰糖,攪拌均勻,一起煮開;粥熟后,取荷葉1張,趁熱蓋在粥面上,待粥變涼并呈淡綠色,即可食用。
【水果冰粥·美容養(yǎng)顏】
在眾多食物中,水果是最具美容養(yǎng)顏作用的,而夏季本身就是水果成熟的旺季,香蕉刺梨冰粥、蘋果冰粥、西瓜冰粥、……這些時下流行的水果冰粥不但具有涼爽祛暑的效果,更有美容養(yǎng)顏的作用。
制作香蕉刺梨冰粥的方法是:香蕉去皮,切成丁塊,刺梨搗爛去渣,或刺梨煮汁去渣,加入煮開的米粥里,再加入紅豆粉、冰糖,制熟晾涼食用。
【山楂冰粥·消脂開胃】
山楂冰粥能開胃養(yǎng)脾、消脂益氣,更適合老年人食用。山楂洗凈備用,糯米洗凈,冷水浸泡2小時后瀝干水分。鍋里注入涼水,旺火煮開,倒入山楂,煮15分鐘后,撈出山楂,倒入糯米,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晾后存入冰箱,適時取出食用。喜歡冰粥“凍”人的年輕人,還可在晾涼的粥里加入碎冰。
一碗羊肉湯,不用開藥方
很多人認為,牛羊肉僅是冬天進補的佳品,在夏天吃容易上火。食療營養(yǎng)師表示,實際上這種觀點是對牛羊肉滋補性的一個認識誤區(qū)。中國養(yǎng)生講究“三因原則”(即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無論是食物還是藥物的使用,關(guān)鍵是要結(jié)合體質(zhì)、氣候、地域等具體因素。
伏天吃牛羊肉、喝羊肉湯,強身健體,滋陰補氣。因此,也有“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醫(yī)開藥方”的說法。此外,夏季吃牛羊肉對補充營養(yǎng)非常必要,吃點性溫和的牛羊肉,不但能夠補充豐富的營養(yǎng),還能以熱制熱,將冬春之毒與濕氣通過排汗等方式驅(qū)除。
Tips
除了飲食,三伏天還有六怕:
頸椎最怕吹: 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diào),室內(nèi)空調(diào)溫度建議不要低于25攝氏度。如果溫度不能自行調(diào)節(jié),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或晚上洗個熱水澡。
喝水最怕快: 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體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貪涼,10度以上的溫水對身體最好。
眼睛最怕曬: 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白日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也可多吃點養(yǎng)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胡蘿卜、紅棗等。
晨練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晨練也大都會提早。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點前,各種有害物質(zhì)在空氣中聚集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于6點。
家里最怕灰: 夏天悶熱、濕度大,使得灰塵更容易附著在空氣里,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nèi)。建議夏天應(yīng)增加清潔的次數(shù),兩三天打掃一次。
腸胃最怕涼: 夏天,冰淇淋、冷飲、冰凍水果,吃起來那叫個爽!但夏季也是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專家建議,這個季節(jié)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而且,應(yīng)及時給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