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燦珠
摘要:《圍城》的心理刻畫,不僅直接間接地表現(xiàn)人物精神世界的秘密,而且還把人物投入到實踐的漩渦中,作者的諷刺手法,絲毫看不出有人為的痕跡,它入骨的諷刺意味是通過情節(jié)的發(fā)展以及精雕的細節(jié)描寫,自然而然地達到諷刺目的,通過人物可笑嘴臉惟妙惟肖的勾畫,形象地暴露出人物卑下的靈魂,使作品收到良好的喜劇效果。
關鍵詞:《圍城》;錢鐘書;諷刺;文學
一、語言詼諧幽默、妙趣橫生的比喻
《圍城》中的語言獨具特色,無處不閃爍著幽默、智慧的火花,幽默可以說在《圍城》 中貫穿始終,無論是敘述還是評論,都在真實的基礎上不作空泛的指責,在諷刺可笑的人和事中讓人悟出深刻的道理。如對學國文要出洋深造的分析其它學科“都是從外國灌輸進來的,早已洋氣可掬,只要國文是土貨國產,還需要外國招牌,方可維持地位”,這里的“洋氣可掬”和“外國招牌”,語言尖銳潑辣,對于新學科的內涵,對于一些留學觀念,再沒有比這樣的諷刺更徹底的了,方鴻漸從愛爾蘭人手中買到廉價的假文憑后,回信反勸這個騙子改邪歸正,愛爾蘭人“氣得咒罵個不停,喝了酒,紅著眼要找中國人打架”,書中戲言這是“中國自有外交或訂商約以來唯一的勝利”用喜劇性的語言發(fā)出悲劇性的感嘆,諷刺中國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貧窮落后導致外交的失敗。在諷刺之外,我們更可看到作者的深心和憂慮。
錢先生很重視陌生化和難化形式運用,凡讀過《圍城》的人,無不贊賞他使用比喻的高超,無不被那妙趣橫生的語言所感動,他靈活運用反語、雙關、警句、象征、格言、典故及逸聞等等,使人淚中含笑,笑中帶淚,令人叫絕。
亞里士多德曾說:“比喻是天才的標識!”錢先生善用比喻,提出比喻的原則:“凡喻必以非類,凡比必于其倫。”大量的比喻為《圍城》增色不盡,作者常常采用拉開距離、取其一端、多用意喻、以丑為美、加入夸張、主觀解釋、喧賓奪主、廣采博收完成對傳統(tǒng)比喻的提升和超越,讓那些機智雋永的巧喻脫口而出。他把店里賣不掉的變質紅燒肉,比喻成紅人倒運。說行人腳粘上厚厚的泥巴,可抵得上貪官刮地皮。還有方鴻漸在本縣省立中學作報告時大談梅毒,令女生漲紅臉,停筆不寫,仿佛處女的耳朵當眾失去貞操。形象貼切而又俏皮,耐人尋味。
二、俏皮動漫的筆法
在《圍城》的眾生中,每個人出場,都采用含蓄、挖苦的動漫筆法對其進行諷刺性刻畫,讓其形神畢露。如那位出場一次的哲學家,他的名氣是靠同外國著名哲學家通信和會面得來的,當他沾沾自喜吹噓他與羅素會面的對話時,其實是在揭露他的空虛與無聊。寫高松年,他自稱是科學家,人們卻看不到他的科學家風范,而是一位心術不正、好色貪杯、玩弄權術的學界官僚。在法國取得文學博士頭銜的蘇文紈,號稱才貌雙全,但她的得意之作竟是一首抄襲的德國民歌。自稱是詩人的曹元朗,其杰作《拼盤姘伴》,令人作嘔。這對活寶最后卻結成秦晉,確是珠聯(lián)璧合……像這樣的例子,在《圍城》中隨處可見。在錢鐘書的筆下,每一個人都化作一幅幅諷刺性極強的漫畫,讀者于不知不覺中感受到漫畫式的幽默。
從整篇小說來看,并未對方鴻漸等作過多的評價,而是通過情節(jié)的發(fā)展,自然地把矛頭指向了方鴻漸這一類人的性格弱點,指向了當時那種文化環(huán)境和社會政治環(huán)境。錢鐘書還善于抓住諷刺意味的細節(jié),楮慎明自稱一生最恨女人眼睛近視不配眼鏡是因為怕看清女人的臉,同時聲稱自己人性里只有天性沒有獸性,但一和蘇文紈交談,卻激動得“夾鼻眼鏡潑刺一聲直掉在牛奶杯里”,這一細節(jié)的生動描繪,無疑傳神地描繪出楮慎明那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形象。方鴻漸被鮑小姐拋棄后,又和蘇小姐親近。侍者阿劉因方鮑同居時索錢不成,懷恨在心,看到此景,不禁詫異,便“‘啐的一聲向痰盂里射了一口濃濃的吐沫”。一個“啐”字表明怨恨之深,一個“射”字,表明速度之快且有力量。把阿劉久蓄的復雜而強烈的情感動作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形神兼碑。高松年和方鴻漸的初次對話,高松年出爾反爾,以政治手腕耍弄教師,先是利用抗戰(zhàn)時期郵政混亂的情況,大膽撒謊,并配之以勇敢的目光,使方鴻漸惶遽起來,反而覺得都是自己的錯。食言者變成了辦事認真,只講真才實學,善于體恤人的正人君子,而受害者卻羞愧異常。曹元朗對新詩的評價說:“不必去求詩的意義,詩有意義是詩的不幸”這幾句話對某些新詩作了尖銳的諷刺既不必追求詩的意義,它又不必有意義,所以就根本沒有意義,這對當時新詩的諷刺是相當刻薄的。這些細節(jié)都取得良好的諷刺效果。
三、靈活多樣的諷刺手法
錢鐘書以他學貫中西的文化修養(yǎng),機敏、躍動的個人氣質,讓他的諷刺小說具有極其鮮明的獨特個性,形成了既有尖酸潑辣,又詼諧幽默的諷刺藝術。
《圍城》中的諷刺手法靈活多樣,比喻、典故、比較、推理等手法處處見鋒芒,達到完美的諷刺效果。
《圍城》中采用大量的中外文化、文化典故。范圍從中國先秦的《詩經》到清代的同光體詩,從希臘的《伊索寓言》、阿拉伯《天方夜譚》到美國的軼事、法國的名句等;內容除文學之外,還涉及哲學、宗教、兵法、醫(yī)學、生物等知識。如:寫上司駕馭下屬的技巧,盡學洋人趕驢子,在驢子前面,唇吻之上掛一串蘿卜,引誘驢子拼命向前,這是取自法國《列那狐》中的生花妙筆。又如:方鴻漸買假文憑之事,引用柏拉圖《理想國》、孔子之事來為自己辯護,認為買假文憑哄騙父母,“也是孝子賢婿應有承歡養(yǎng)志”。連用幾個中西典故,細膩逼真地寫出了方鴻漸自我解嘲、自欺欺人的心理,增強了批判的力度。
四、結語
《圍城》確實是一部耐人尋味的奇書,它的味并非是涂在表面的蜜糖,而是像夾心餅干一樣,要在你吃后才能品嘗和感知到的。作為一個高明的諷刺家,應該是一個高明的劊子手,刀落處頭顱已經離開了脖子,犯人尚不知覺。錢鐘書就屬于具有這種風格的幽默大師。他時而讓你笑,時而讓你哭,在妙趣橫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著令過來人低徊輕嘆、令少不更事者惘然若失的悲劇底蘊。錢鐘書完成了一部有創(chuàng)造力的小說,機智、富有靈性,而又不乏真善。《圍城》無疑是20世紀中國文學的杰作,即便從全球范圍來看,也是一部立于不敗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彭小球,周葉青.論錢鐘書《圍城》的諷刺藝術[J].益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04).
[2]李慧莉.論《圍城》的諷刺藝術[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03).
[3]李麗.靈動機智 輕松活脫——淺析《圍城》的諷刺藝術[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06).
[4]徐琴.《圍城》與《四世同堂》諷刺藝術之比較[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