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關鍵詞】關注 體育教學 實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7A-
0119-01
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根本,就是關注課堂質量、課堂效率。當前,不少學生對體育教學方式以及體育鍛煉意識仍然很薄弱,學生不能從根本上認識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體育訓練效果明顯不足。筆者認為,要有效提升初中體育鍛煉的實效性,教師就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有些教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體育訓練是否達標。在這種教學情形下,學生只是生搬硬套,機械地隨著教師完成各種動作,而對于學生是否承受得了技能訓練缺乏應有的關注,嚴重影響學生體育技能的正常發(fā)揮,甚至阻礙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要把學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關注學生的訓練心理和訓練情況,要根據訓練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并且從學生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等方面,與學生進行溝通與疏導,使學生克服訓練中的困難,平等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在教學“障礙跑”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在快速運動中穿越移動障礙,提高學生穿越固定障礙與移動障礙的能力。雖然教學目的非常明確,但學生內心深處仍然對障礙跑有著一定的畏懼心理,尤其是一部分女同學由于畏懼障礙而不敢去嘗試。體育教師不光要關注學生“障礙跑”技能的訓練效果,還要發(fā)自內心地去關心學生,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探明學生不敢嘗試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因勢利導,使學生從中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與勇氣,培養(yǎng)學生頑強進取的精神,為正常進行體育訓練奠定基礎。
二、關注師生的和諧互動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體育高效教學的前提。在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就是權威,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和諧互動。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由于缺乏學生與教師的積極配合,教學顯得單調枯燥,缺少體育教學中應有的競技意識或合作參與意識等,致使學生的訓練積極性不高。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營造良好師生關系。教師不光要注重傳授學生體育技能,還要關注與學生的互動情況,師生之間的只有關系和諧,友好互動,學生才會樂學,自然提高體育教學成效。例如在教學“籃球的投球技巧”時,很多學生拿著籃球瞎玩,而關于籃球的投球技巧往往一問三不知。那么,怎樣才能調動起學生投球的積極性呢?教師可以從創(chuàng)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入手,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探索籃球的投球技巧,在學生投球完畢以后,教師再針對學生投球的不足之處進行示范性指導,這樣一來,學生就會發(fā)自內心地覺得投球是有趣的,是沒有硬性任務規(guī)定的。這樣教學,避免了傳統教師單項傳授知識的方法,又讓師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保持友好和諧的關系,為提升學生的體育質量奠定了基礎。
三、關注教學的靈活設計
高效的體育課堂不應是枯燥、刻板、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形式靈活豐富,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才會更高。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激趣、喚醒、情境等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不論是學生已知的體育訓練項目,還是沒有接觸過的,教師都要關注課堂設計的方式,也只有教師的教學方式更靈活,更符合學生的鍛煉需求,才能真正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標。
例如在“跳繩技巧”的教學中,雖然這項活動很平常,但由于跳繩技巧對于男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教師如果在教學時利用純粹的理論知識,向學生講解跳繩技巧,反而會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在跳繩技巧的指導方面,教師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動作規(guī)范的學生做示范,采取“一帶一”的形式練習跳繩,或是播放音樂,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讓學生隨著節(jié)拍跳繩,或是模仿小動物跳……這樣教學,真正寓教于樂,使學生不僅掌握跳繩技巧,也收獲體育學習的快樂。
總之,學生良好身體素質的養(yǎng)成離不開體育訓練,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關注師生之間的和諧互動、關注課堂教學的靈活設計等,真正實現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達到高效體育教學的目標。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