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蘭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明確指出:“發(fā)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xié)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維護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不僅關系到幼兒當前的健康狀況,也將對其未來的發(fā)展產生重要、深遠的影響。要想身體健康,必須保證孩子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戶外體育活動。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拍球是幼兒最喜歡的體育活動之一,也是幼兒園體育鍛煉的重要內容。拍球對孩子來說,是一項非常有益、非常必要的活動,它不僅能促進孩子手眼動作的協(xié)調,增強體質,而且能促進左右腦的平衡,培養(yǎng)孩子的耐力、堅持性等良好的品質。在幼兒園里,我們應遵循什么原則,應怎樣來組織拍球活動呢?
一、組織拍球活動應遵循的原則
1.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吨改稀分幸裁鞔_指出“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痹谂那蚧顒又校瑸橛變簞?chuàng)設拍球的游戲氛圍、老師積極的示范、家長的參與等等都會引發(fā)幼兒參與拍球的興趣,只要孩子感興趣,拍球活動的開展就會水到渠成。
2.自主性原則
現代幼兒心理學研究認為:4歲左右是幼兒游戲蓬勃發(fā)展的時期,他們能理解游戲規(guī)則,有時還能進行自主游戲。那么在組織孩子拍球時,老師要仔細觀察孩子拍球時的狀態(tài),拍球的水平,適當放手,給他們自主拍球的空間,讓他們思考:我應該怎樣拍球?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拍球?我可以和誰一起拍球比賽?遵循自主性原則,就是把球拋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創(chuàng)造玩法,和同伴一起分享。
3.漸進式原則
任何形式的活動都是從低級的過渡到高級的,人們在這個過程中了解知識,掌握方法。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也是如此。組織幼兒拍球必須遵循漸進式原則,從最簡單的動作來開始練習,讓幼兒慢慢把握拍球技能,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發(fā)展。
二、組織拍球活動所采取的策略
1.趣玩皮球
起初,孩子們并不喜歡拍球,于是筆者就和他們一起玩皮球,讓他們喜歡皮球,對皮球發(fā)生興趣再來玩球并不遲。筆者設計了“抱抱我的球”,讓他們認識自己的皮球;設計了“滾過來,滾過去”活動,讓孩子把皮球從一邊滾到另一邊;設計了“趕小豬”活動,引導孩子用竹竿把皮球趕到指定的地點;設計了“我和皮球一起賽跑”的活動,讓孩子追趕滾動的皮球。在這些活動中,孩子們感受到皮球是圓形的特質,圓圓的皮球真好玩。一系列的活動開展后,孩子們特別喜歡玩皮球,引導孩子學拍球的時機成熟了。
2.練習拍球
拍球是全身運動,需要手眼的協(xié)調、身體各部位的配合。拍球時,手腕、手指、手臂各肌肉群、骨骼、關節(jié)等得到全面發(fā)展,站立拍球時,無論是移動還是半蹲,都需要下肢的支撐,自然促進了下肢力量的增強,體質隨之慢慢地增強。在實踐中,筆者運用了以下方法來讓幼兒學習拍球。
(1)跟著老師學拍球。學習拍球是個艱巨的過程。針對孩子愛模仿的特點,用示范的方法,讓孩子懂得如何拍球。正確的姿勢是:兩腳左右分開,雙腿微屈,手指自然分開,屈肘拍球于胸前。要用力拍打球的中間,讓球彈起到一定高度后,再拍打一下,將以上動作連貫進行,拍的次數越多越好。孩子們學著筆者的樣子,開始拍起來。有的幼兒協(xié)調性比較強,學了一會兒就會了,有的幼兒拍呀拍呀老是拍不到球,就泄氣了。應手把手地教他們。抓住孩子的手,讓孩子把手張得大大的,使勁去拍球。當孩子拍到球的那一刻,開心極了。競競文靜,對拍球不感興趣,每個練習都是在老師的反復催促下進行,筆者就和她談話,并且讓她體會能夠連續(xù)拍球的樂趣,當她受挫時,筆者為她打氣,幫助她;當她成功時,向她伸起大拇指,肯定他,競競的熱情被調動起來,拍球的勁頭足了。當孩子練習一會兒后,便請他們坐在皮球上休息休息,及時表揚已經拍到球的幼兒,給他們鼓勵,這樣動靜交替使孩子保持足夠的信心,足夠的力量去練習。
(2)多種形式練拍球。拍球也是一種枯燥的練習。為了改變這種枯燥的狀態(tài),筆者采用了多種形式讓孩子練習。有的時候,播放一段音樂,請孩子們仔細傾聽音樂,感受音樂一下一下的節(jié)奏,再請他們回憶拍球的節(jié)奏,也是一下一下的,那就讓他們跟著音樂來一下一下地拍吧。有的時候,他們拍球,筆者來數數,看看拍了多少個。能力強的幼兒會學筆者的樣子邊拍邊數,無形中還鍛煉了數數的能力。有的時候,請他們拍一會球,再滾一會兒球,然后再拍球、滾球,兩種形式交替,孩子們會玩得很開心。有的時候,邀請部分家長來幼兒園和孩子一起拍球,家長的參與,大大提高了孩子的積極性,同時也讓家長了解了自己孩子拍球的狀況,了解并掌握教孩子拍球的方法,也便于他們在家里和孩子共同練習;有的時候,來一場小小的拍球比賽,看誰拍得多,孩子們在比賽中會盡可能地在一定時間內多拍球,把拍球的水平發(fā)揮到淋漓盡致。多種形式的練習,激發(fā)了孩子拍球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拍球的水平。
(3)提高難度花樣拍球。經過長時間的練習,班里幾乎每個孩子都學會了拍球。孩子們已經不滿足于一下一下地拍球了。這時筆者聯(lián)想到皮亞杰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論中的“跳一跳,夠得著”,適當提高點拍球的難度,變換拍球的花樣,孩子們一定會有新的收獲。戶外活動時,大家一起討論,我們還可以怎樣拍球?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有的說,拍一下,身體轉一圈;有的說,跳著拍;有的說,邊拍邊走;還有的說,拋一下,拍一下。從孩子的討論中,我選出了一個比較難的拍球方式,那就是邊拍邊走。在木質地板上畫了一個大圓圈,帶著孩子們來到圓圈上,在圓圈上邊拍球邊走。少數幼兒拒絕邊拍邊走,他們可能是害怕自己拍不起來。應招呼孩子仔細看老師的動作,總結出要領:控制好手部力量,球走人走。鼓勵孩子們:“你們都已經會拍球了,這點困難不算什么,那么一定會成功的?!焙⒆觽冊诶蠋煹膸酉拢_始了練習。沒有用多長時間,大部分幼兒都能邊走邊拍了。孩子們還嘗試了坐著拍、蹲著拍,拍球跨過障礙物,左右手輪流拍等等?;优那蛟俅渭ぐl(fā)了孩子對皮球的興趣,他們真的是越來越喜愛拍球了。
三、組織拍球活動的有效價值
從小班開始練習拍球,從不會拍,到會拍一個,再到熟練拍球,再到中班能自如地花樣拍球,這個過程需要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十二分的耐心才能達到目標。他們在這種練習又練習,不會再來的練習過程中,各方面都得到了發(fā)展。
1.體質明顯增強
小班時,班上孩子的出勤率不高,經常有孩子生病請假,笑笑小朋友創(chuàng)造了一學期只上了一個月的記錄??梢?,孩子的身體狀況多差。堅持開展拍球活動兩年了,孩子們的體質明顯增強,請假的人數越來越少,特別是笑笑小朋友也能正常上學了。
2.促進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當孩子與同伴或家長一起拍球時,無論是個人自拍,還是花樣拍球、互相競賽,都會出現一些問題,產生一些矛盾,孩子自己要學著去解決,就必須學會與人交流,有些是有意的、默契的交流,有些是無意的交流,但無論是哪種交流形式,都能豐富孩子的語言,體驗快樂的情緒,促進孩子學習與人交往的方式,鍛煉了與人交往的能力。
3.培養(yǎng)了孩子的堅持性
孩子們在練習拍球時,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他們懂得了堅持就是勝利,不能輕言放棄的道理。在開展其他活動時,孩子們還能潛移默化地運用這個道理,鼓勵自己堅持完成某個任務。
陶行知說:“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未來,少年強則國強。孩子的健康理應得到每個人的重視,就讓我們從拍球運動開始,讓我們的孩子行走在快樂的拍球之路上,從而走向更寬廣的健康大道。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市級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