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zhuǎn)暖,萬物生長,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jié),各類跑步比賽層出不窮,真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對于跑步愛好者來說,體驗不同的比賽欣賞不同的風景,既能全身心融入自然,又能健康身心愉悅自我。但是目前國內(nèi)的比賽或是純粹的路跑(各類城市馬拉松賽),抑或是高強度的山地越野(百公里越野賽),很多跑者既想跨過路跑這道坎、嘗試下山地越野,又擔心裝備不足、缺少針對性訓練、沒有合適的補給等等各式問題。在這兩類比賽之間,有沒有一種比賽能串聯(lián)起來,讓路跑者能切身嘗試下奔跑于山野間的快樂,既安全有保障,還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呢? 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山地馬拉松賽。
賽道成熟,安全可靠。
山地馬拉松一般以城市近郊山嶺中的成熟的山間路徑、防火道或是臺階為主,穿插少量的碎石路甚至手腳并用的爬山路段,70%~80%的賽道可以跑得起來,但是難以保持路跑時的配速。這對跑者的心肺能力、變速跑能力以及主動休息的能力要求都比較高。 山地馬拉松一般關(guān)門時間在7~8小時左右,一個白天就足夠完賽,所以賽事是在比較安全的環(huán)境下舉辦,因此強制要求的裝備較少。但是全靠路跑的裝備還是難以順利完賽,起碼要準備水壺腰包或是水袋背包,能容納能量膠、手機的腰帶。而且山地馬拉松的鞋要不同于路跑鞋,要有較好的抓地力、防滑性能、防撞性能。 享受愉悅,山間樂跑。山地馬拉松最美妙之處就在于可以近距離體驗與大自然的親密。山地馬拉松沒有城市馬拉松那么多的參賽醬油黨,賽道之上大家或三五成群、或結(jié)伴而行、或獨享時光,你可以在山地馬拉松里找到最適合你的跑步心情。對于想更進一步的跑者而言,山地馬拉松是一個測試裝備、熟悉越野感覺、尋找訓練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最好契機。 精致風景,各地風情。
山地馬拉松通常都會選擇一處風景宜人的地方,一邊跑步,一邊也就將當?shù)氐娘L土人情盡收眼底,可能順便還可以當做一次旅行。比如,今年中國登山協(xié)會從初夏開始就推出了山地馬拉松系列賽事,第一站在湖北恩施的利川舉行,就將清河古河床景區(qū)的三個龍門洞融入到了賽道當中;而第二站則選擇在內(nèi)蒙古的烏蘭察布市輝騰錫勒草原開賽,賽道穿越那日斯太森林公園,在萬畝白樺林掩映下的林中小道穿過,在雪白羊群的陪伴下跑向七彩花田木棧道,不得不讓人贊嘆賽道太美,甚至舍不得跑完;而第三站則一下子殺到了大興安嶺東部的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qū),賽道將山地、林區(qū)、河灘、濕地等最美風景串聯(lián)起來,跑者時而穿越萬畝紅柞林,仿佛置身于電影《暮光之城》的拍攝場景之中,在光陰婆娑中穿行,時而與雅魯河并行而跑,看山望水,讓人流連忘返。
著名越野跑者運艷橋不久前剛剛完成了2016山地馬拉松系列賽的第三站,并最終以2小時39分51秒的超強實力獲得了男子全程組的冠軍。在賽后接受采訪時小橋即表示這樣的山馬賽道讓他感覺十分舒服,完賽感覺非常的輕松。尤其是當?shù)厥孢m的溫度,清新的空氣,怡人的風景讓他感覺一路跑下來都是一種享受。小橋也感慨道:“山地馬拉松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帶領(lǐng)跑步愛好者離開了城市環(huán)境中令人無奈的污濁空氣,高樓大廈的壓迫感,在自然環(huán)境中可以真正的釋放自我,很多跑者都會越跑越興奮,沒有路跑那種枯燥和疲乏的感覺。同時,坡度較緩的山馬路線也非常適合跑步愛好者們將此作為由公路跑向越野跑過渡的一種嘗試和練習。” 而選手們選擇參賽的理由,除了難度之外,沿途的風景無疑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蚴巧降兀蚴橇珠g,或是草原,或是在少數(shù)民族風情濃郁的地區(qū)。每一個山地馬拉松賽事都要找到自己的個性標簽,并且切實做好賽事服務,才能吸引更多的選手參賽。
在跑者們享受一場精彩的山地越野馬拉松賽的背后,從組織者的角度,又有怎樣的心思和思考?比賽線路的設(shè)計是山地馬拉松賽的核心,它必須是保證人員安全與展示獨特景色的折中。 西烏旗鐵木真草原馬拉松通常會在每年夏季開賽,其比利時籍賽事總監(jiān)凡克思(Kris Van de Velder)表示,同時滿足跑者體驗和應急救援的線路設(shè)計,是做好一場經(jīng)典山地越野馬拉松比賽的重中之重。以鐵木真馬拉松為例,在遼闊的草原上,憑肉眼和直覺確定方向并不容易,因此,清晰明確的路標設(shè)置就格外重要。為了防止動物或是大風損毀路標,在比賽前還要進行徹底的巡查和補充?!盀榱吮阌诰仍?,在設(shè)計賽道時,我們選擇了一條全程可通行越野車、能夠保持手機信號覆蓋的路線。同時還要體現(xiàn)草原特色,減少人工元素,更多地體現(xiàn)出越野的含義。鐵木真馬拉松不提供GPS導航地圖,是因為受制于各種現(xiàn)實原因,比賽路線臨時調(diào)整的可能性始終存在。不過,我們的路標設(shè)置完全可以保證跑者認路辨向的需要。”凡克思如是說。 為順義國際山地馬拉松等比賽設(shè)計路線的“毅道體育”創(chuàng)始人趙鑫這樣說:“首先賽道設(shè)計師要有一個理想的概念,在一條賽道上展現(xiàn)出那些獨特的風景元素。如果同一地區(qū)有多個比賽,還要考慮如何做出獨特個性的點,避免同質(zhì)化。有了概念,就可以用地圖軟件工具,來規(guī)劃具體比賽線路、補給站點設(shè)置和應急救援線路。然后就是借助車輛和人力,攜帶GPS設(shè)備去實地勘探,驗證通過性;期間還要向熟悉環(huán)境的當?shù)厝藢W習請教,了解自然氣候和危險動植物等知識;結(jié)合試跑,對路線進行調(diào)整,直到最終成型。我認為,在比賽中,應當盡力避免出現(xiàn)10公里以上的無法通車路段,來降低后勤與救護運輸?shù)碾y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