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蘭 李艷芳 李云輝 李萬成
?
336例慢性咳嗽的診治分析
馬春蘭1李艷芳2李云輝1李萬成1
610500 成都醫(yī)學(xué)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1、感染科2
【關(guān)鍵詞】肺;慢性咳嗽;診治分析
慢性咳嗽是社區(qū)心肺疾病患者最常見的主訴之一,據(jù)報道因慢性咳嗽而就診的患者居社區(qū)門診量的第5位[1-2]。在美國,慢性咳嗽患者約占非吸煙人群的14%~23%[3];在英國,大約有12%的人有著不同程度的慢性咳嗽癥狀[4];在國內(nèi)的大型綜合性醫(yī)院中,估計此類患者可占專家門診量的10%~30%[5],在呼吸??崎T診中約80%以上就診者均有咳嗽癥狀[6]。臨床上通常將以咳嗽為惟一癥狀或主要癥狀、時間超過8周、胸部x線檢查無明顯異常者稱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簡稱慢性咳嗽[7]。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很多,既可以單獨存在,亦可以合并存在。由于其病因復(fù)雜,且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常造成誤診、漏診,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dān)?,F(xiàn)就我科收治的336例慢性咳嗽患者的常見病因進行分析,以期為臨床提供診治依據(jù),提高診治水平。
一、臨床資料
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我科室收治的336例慢性咳嗽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輔助檢查和治療效果等)。其中男128例,女208 例。發(fā)病時間8~52周,平均(16.5)周,年齡18~78歲,平均年齡45歲?;颊呒{入標準:均符合2009年我國頒布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以下簡稱咳嗽指南)對慢性咳嗽的定義[7]:①咳嗽為主要或惟一癥狀;②咳嗽時間≥8周;③胸部X線檢查無明顯異常。
二、診斷方法
仔細詢問患者病史(包括咳嗽的時間、加重和緩解的因素、伴隨癥狀、季節(jié)性,及既往史、用藥史、過敏史、職業(yè)史和吸煙史),并依據(jù)體格檢查、胸部 X 線或CT檢查、肺功能、血/痰嗜酸粒細胞(EOS)計數(shù)、鼻竇 CT 等作出初步診斷;部分患者進行纖維支氣管鏡、胃鏡、食道24 h pH監(jiān)測、鼻咽鏡檢查、生物過敏源檢測。根據(jù)患者病史、輔助檢查及特異性治療效果,以《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為診斷標準進行病因診斷及分類。
一、病因分布情況
本組336例慢性咳嗽患者中,明確診斷316例,占94.05%,病因不明者20例,占5.95%。在病因確診患者中,單一病因的患者275 例,占87.03%,兩個及以上病因者占12.97%。前5位病因分別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34.52%)、感染后咳嗽(19.05%)、咳嗽變異型哮喘(15.18%)、上氣道咳嗽綜合征(7.14%)、嗜酸細胞性支氣管炎(4.47%),見表1。
表1 336例慢性咳嗽患者病因構(gòu)成情況
二、治療結(jié)果
所有患者明確診斷后均給予針對性治療,病因不明者給予對癥治療。不同病因治療后的起效時間和達到最佳療效時間不同。以住院時間為療程,治療結(jié)束后觀察療效,275例單一病因明確診斷者經(jīng)針對性治療后咳嗽完全緩解228例(82.91%),部分緩解 38 例(13.82%),無效9例(3.27%)。
咳嗽是人體的重要防御機制,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頻繁劇烈的咳嗽卻是一種疾病信號,會給患者的工作、生活及社會活動造成嚴重的影響。慢性咳嗽的病因復(fù)雜,涉及多學(xué)科、多種疾病,誤診、漏診率高。本研究通過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首先作出疑診,然后進行針對性的輔助檢查,最后進行針對性治療,使咳嗽癥狀緩解,確定病因診斷。本研究顯示,316例患者(92.9%)明確診斷,前5位病因分別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34.52%)、感染后咳嗽(19.05%)、咳嗽變異型哮喘(15.18%)、上氣道咳嗽綜合征(7.14%)、嗜酸細胞性支氣管炎(4.47%),占慢性咳嗽病因的80.36%,與國內(nèi)外相關(guān)文獻報道的常見病因相似[8-14],但分布情況不相一致,考慮原因可能與環(huán)境、種族、飲食、用藥、體重、年齡以及工作壓力有關(guān)[15]。明確診斷的316例患者中有236例(74.68%)輔助檢查結(jié)果陽性,80例(25.32%)輔助檢查結(jié)果陰性,根據(jù)患者病史及治療后,咳嗽癥狀緩解予以明確診斷病因,因此慢性咳嗽不能僅依靠各種檢查的陽性結(jié)果確定病因,還需結(jié)合臨床針對性治療后,咳嗽癥狀緩解以明確病因診斷。
對于慢性咳嗽的治療首先要明確病因,之后針對病因給予治療[16]。部分慢性咳嗽病因不能確診,可根據(jù)病史進行診斷性治療??人宰儺愋拖且环N特殊類型的哮喘,多數(shù)患者咳嗽為唯一癥狀。因此就診患者多數(shù)病程較長,臨床上根據(jù)支氣管激發(fā)或舒張試驗陽性,激素、支氣管舒張劑治療有效多可作出診斷。而對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部分患者可有典型反流癥狀,部分患者僅以咳嗽為主要表現(xiàn),且食管pH監(jiān)測未必異常。對于沒有食管pH監(jiān)測的單位或經(jīng)濟條件有限的患者,可診斷性治療,抗反酸治療后咳嗽癥狀緩解,可臨床診斷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此外,臨床上慢性咳嗽常有2個或2個以上病因共存,明確診斷后需聯(lián)合治療方能有效。
綜上所述,慢性咳嗽病因復(fù)雜,臨床醫(yī)師必須重視病史采集、選擇相應(yīng)輔助檢查,明確病因診斷,給予針對性治療,方能提高診治效率、減少誤診漏診,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鄭鳳霞. 慢性咳嗽的臨床診斷及治療近展[J/CD].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 電子版, 2015, 8(6): 786-787.
2D′Urzo A, Jugovic P. Chronic cough .Three most common causes[J]. Can Fam Physician, 2002, 48: 1311-1316.
3Widdieombe JC. Adances in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cough[J]. Monaldi Arch Chest Dis, 1999, 54: 275-279.
4Morice A. Chronic cough: epidemiology[J]. Chronic Respir Dis, 2008, 5(1): 43-47.
5馬洪明, 朱札星, 賴克方, 等. 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診斷探討[J]. 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 2003, 26(11): 675-678.
6鄧偉吾. 慢性咳嗽診斷新概念[J]. 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 2006, 26(1): 3-4.
7中華醫(yī)學(xué)會呼吸病學(xué)分會哮喘學(xué)組. 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09版)[J]. 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 2009, 32(6): 407-413.
8Morice AH, Fontana GA, Sovjarvi AR, et al. The dis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ugh[J]. Eur Respir J, 2004, 24(3): 481-492.
9Lai K, Luo W, Zeng G,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cough in China: an insight into the status quo[J]. Cough, 2012, 8(1): 4.
10Lai K, Pan J, Chen R, et al. Epidemiology of cough in relation to China[J]. Cough, 2013, 9(1): 18.
11Lai K, Chen R, Lin J, et al.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urvey on Causes of Chronic Cough in China[J]. CHEST, 2013, 143(3): 613-620.
12任凱峰. 80 例慢性咳嗽患者病因分析及治療效果觀察[J]. 實用預(yù)防醫(yī)學(xué), 2011, 18(12): 2372-2373.
13唐琳. 98 例成人慢性咳嗽病因分析及療效觀察[J].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3, 16(1): 65-66.
14謝家政, 陳興無. 慢性咳嗽83例臨床分析[J]. 實用全科醫(yī)學(xué), 2007, 5(4): 314.
15Song WJ, Faruqi S, Klaewsongkram J, et al. Chronic cough: an Asian perspective. Par t 1: Epidemiology[J]. Asia Pac Allergy, 2015, 5(3): 136-144.
16馬丙蘭, 姜秀春. 246例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及診治分析[J]. 中國實驗診斷學(xué), 2012, 16(3): 504-505.
(本文編輯:張大春)
馬春蘭,李艷芳,李云輝,等. 336例慢性咳嗽的診治分析[J/CD].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 電子版, 2016, 9(3): 327-328.
DOI: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6.03.026
通訊作者:李萬成,Email:719611574@qq.com
中圖法分類號:R56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