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指南針”校本課程體系構建與思考

      2016-08-13 08:04:52滕新媛
      現(xiàn)代教育 2016年2期
      關鍵詞:指南針校本課程體系

      ■滕新媛

      ?

      “指南針”校本課程體系構建與思考

      ■滕新媛

      中學階段的社會實踐活動需要有具體的內(nèi)容載體,才能落到實處,成為一個系列課程體系。而當前這類課程比較缺乏,還沒有形成比較系統(tǒng)的校本課程體系。為此,我開發(fā)了“指南針”校本課程。

      “指南針”校本課程是在山東省地理學會的學術指導下,我校教師、學生主導,并組織社會教育力量進行的。該課程是一門融合了地理、歷史、生物、政治、經(jīng)濟、人文、旅游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探索課程 ,主旨是從培育和挖掘?qū)W生興趣出發(fā),營造教學過程中的快樂,達到全面提高幸福感的教育效果。我們的口號:“指南針——指向的是幸?!?。

      一、“指南針”校本課程開發(fā)背景及理念

      (一)課程開發(fā)背景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規(guī)定:“必須開設校本課程,以增強課程對學校、對學生的適應性?!毙1菊n程的開發(fā)與實施基于我們學校本身的辦學理念、教育傳統(tǒng)和培養(yǎng)目標。國家課程體現(xiàn)著基礎性和普適性,而一個學校特色獨具的辦學理念,必須由自己特色獨具的課程來體現(xiàn)、支撐、生成。學校對其“個性”的詮釋和最終生成,一定要有課程層面的保障與支撐。

      為了推進我校“幸福教育校本課程”體系建設,豐富素質(zhì)教育內(nèi)涵;滿足學生多樣化的成長和發(fā)展需求,豐富學生生活和情感體驗;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者本人于2009年創(chuàng)建了“指南針”校本課程。

      (二)總目標

      為學生提供一個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世界的平臺,通過實踐、體驗、探索,獲得寶貴的直接經(jīng)驗和充分的情感體驗,增進學生對環(huán)境的理解能力和適應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生活質(zhì)量和生存能力。

      提供一種可能:親近自然,認識世界;

      享受一種快樂:直接探索的科學體驗和感悟社會的情感體驗;

      收獲一種幸福:快樂學習,幸福體驗,積累人生,健康成長。

      提高一種能力:綜合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精神,學會一種精神。

      (三)課程設計理念

      1.“指南針”校本課程理念: 天地皆書卷,世界即課堂。

      2. “指南針”校本課程標志:靈感來源于中國第一漢字,取自于比甲骨文更古老的的字形。其中的太陽代表天地日月,祥云和山脈代表世間萬物。既喻指地理研究范圍之廣大,又與“天地皆書卷,世界即課堂”課程理念呼應。其中的指南針就是我們的課程名稱。

      中國第一漢字

      “指南針”校本課程標志

      3. “指南針”校本課程特色

      我們將課堂搬到田野,感悟來自體驗。在快樂中學習,研究中提高。

      經(jīng)過七年的實踐和探索,形成了獨具特色和實效的教學模式:現(xiàn)場情境教學、田野地理考察、項目案例教學、寫考察報告、制作環(huán)境地圖,突出研究性學習和體驗式教學思想。

      二、“指南針”校本課程體系建設及評價

      (一)課程開發(fā)的整體線索

      “指南針”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整體線索有兩條:課程的知識內(nèi)容以時空為線索;學生活動以“體驗— 經(jīng)歷—探索—研究—展示”為主要線索。

      7年來,經(jīng)過策劃課程開發(fā)—設計課程—實施—監(jiān)督-不斷反饋與優(yōu)化,“指南針”校本課程向課程研究的系統(tǒng)性、深度與廣度發(fā)展。

      “指南針”校本課程體系的總體特點是課程設計系統(tǒng)化、課程內(nèi)容重實踐。

      (二) 課程設計系統(tǒng)化

      經(jīng)過7年的校本開發(fā)和實踐,“指南針”校本課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體系,包括校內(nèi)板塊和校外板塊兩大板塊。根據(jù)實際情況,校內(nèi)板塊和校外板塊穿插進行,內(nèi)容適時調(diào)整;并以當時發(fā)生的與地理有關的大事件為切入點,培養(yǎng)學生從地理的視角看世界的能力。

      校內(nèi)板塊主要有《巧手制作》、《熱點追蹤》、《教師講座》、《學生講壇》、《慧眼看世界》、《項目案例教學》、《身未動心已遠》、《影視劇中有地理》等。

      校外板塊是本課程最重要、最具有特色的環(huán)節(jié),主要以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到社會實踐中去,進行科普活動、野外考察活動等。野外考察活動包括查找資料、確定主題、野外考察、環(huán)境地圖制作以及后期的總結與反思??梢哉f學生參與了科學研究的全過程,形成了獨具特色和實效的田野教學模式。

      參觀場館一般安排在期中考試后的周末或者寒假第一周;大型野外考察通常安排在暑假第一周。

      (三) 課程內(nèi)容重實踐

      整體來看,“指南針”校本課程內(nèi)容重實踐。下面僅以初一年級第一學期“指南針”校本課程內(nèi)容為例,詳見表1。

      表1 “指南針”校本課程初一第一學期活動安排

      從表1中可以看出: “指南針”校本課程符合初中學生的心智特點,重視“學中做,做中學”,重視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力,重視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并將“巧手制作”系列活動推廣到全體學生和地理課堂, 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突破了地理教學難點。

      “指南針”校本課程突出研究性學習和體驗式教學思想,形成了獨具特色和實效的教學模式:現(xiàn)場情境教學、田野地理考察、項目案例教學、寫考察報告、制作環(huán)境地圖、成果展示等。

      校內(nèi)板塊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形式,還包括圖文視頻資料展示,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學生講壇,成果展示等;校外板塊包括野外考察、制作環(huán)境地圖、撰寫野外考察報告、成果展示等。

      遵循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為“生長點”,以初中地理所學知識為“基點”,以問題為載體,以社會實踐、野外考察、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融合了地理、歷史、政治、經(jīng)濟、人文、旅游等多種學科,每個學期內(nèi)容有所側重。

      (四) 課程評價

      評價目的:力求讓教師在評價中獲得發(fā)展,讓學生在評價中感受成功,讓校本課程在評價中得到提升。

      評價體系多元化:課程評價分為教師、學生、家長、學校等評價對象,進行積分考核、等級、問卷式調(diào)查等。校本課程納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之中。

      對課程的評價和對教師的評價, 由學校進行,并且反饋給任課老師。教師根據(jù)上述評價反饋,及時修正不足,完善課程。

      教師對學生評價堅持學生自評、小組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在知識技能方面建立了可操作的科學的評價量規(guī)。特別重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如興趣、情感、態(tài)度等,以過程性評價、發(fā)展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為主,關注學生的幸福指數(shù)和能力培養(yǎng)。不僅關注結果,更重視學生的學習活動過程、參與度、參與熱情。

      下圖是“指南針”校本課程評價三維度示意圖。

      要改變實踐教育的缺失、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薄弱這種現(xiàn)狀,僅靠書本、課堂教學難以達到,這種能力需要在社會實踐和野外考察中培養(yǎng)、鍛煉。因為只有借助實踐,人們獲得的經(jīng)驗才能通過體驗和內(nèi)化真正轉(zhuǎn)化為自身的智慧。

      “指南針”校本課程就為學生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成為實踐調(diào)查研究和野外考察的有效載體。我們采取現(xiàn)場授課、野外觀察、制作環(huán)境地圖,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成效與思考

      “指南針”校本課程作為學校新的文化的一部分,豐富了師生“幸?!钡膬?nèi)涵。幾年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讓學生的個性得以發(fā)展、潛能得以釋放,也使作者本人的教學經(jīng)歷得以豐富。學生們在走進社會、走進自然的活動中,也許收獲的不是應試中的分數(shù),不是純記憶性的知識,但更重要的是收獲了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收獲了如何對待家鄉(xiāng)環(huán)境的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走,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實踐中去”讓學生親自去體驗和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讓學生親自嘗嘗李子的味道,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的情感體驗和感悟,更有助于形成自覺指導個人行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而學生親自參與社會實踐,就是參與了“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對于“學習的方法”的理解就會貫穿于整個活動過程之中。調(diào)查問卷顯示,超過90%的學生喜歡“指南針”校本課程,并對自己的課堂學習有很大的促進和改善。

      中國古人很早就提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奉行“天地皆書卷,世界即課堂”。新課程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出,要構建開放的課程,課程要著眼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著力于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7年的實踐也使我們認識到,校本課程的發(fā)展空間還很大,我們還需要在如何系統(tǒng)規(guī)劃校本課程上提升理論水平,還需要在如何科學實施校本課程上進一步學習和探索。

      實踐證明,我們把機會還給學生,就能幫助學生展開科學與人文的雙翼去自由翱翔。

      山東省濟南實驗初級中學,山東濟南250001)

      猜你喜歡
      指南針校本課程體系
      天然的指南針
      觀展指南針
      汽車觀察(2021年4期)2021-05-10 04:06:36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以閩江環(huán)境保護校本開發(fā)為例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學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點校本《史記》中的“曆”字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看圖寫話有妙招
      以創(chuàng)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fā)展
      輔導員(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加強青少年中醫(yī)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彰武县| 彭泽县| 龙门县| 伊宁县| 会同县| 兰坪| 孝感市| 无锡市| 竹溪县| 乐业县| 东乌珠穆沁旗| 乌海市| 师宗县| 洮南市| 颍上县| 舒兰市| 崇明县| 沙田区| 浪卡子县| 马公市| 高要市| 吉安市| 渑池县| 凤凰县| 额济纳旗| 屏山县| 镇原县| 灵台县| 天水市| 丹凤县| 九江市| 保德县| 兴业县| 桃江县| 临桂县| 镇康县| 温州市| 远安县| 濉溪县| 荃湾区| 定州市|